一例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动脉损伤患者术后护理

时间:2022-10-10 07:16:41

一例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动脉损伤患者术后护理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动脉损伤术后患者的早期细致观察和护理为患者康复创造条件。方法 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尤其是术后并发症的早期细致观察与护理,积极加强与医生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挽救肢体创造条件。结果 预后良好。结论 动脉损伤加强术后并发症早期观察与处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 动脉损伤 修复 大隐静脉移植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

随着交通和工伤事故的增加,近年来动脉损伤增加趋势明显,动脉损伤临床检查及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容易漏诊,有文献报道动脉损伤致残率高达30%-50%,为下肢损伤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1]。动脉损伤是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和膝关节脱位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若缺损大于3 cm,应行自体健侧大隐静脉移植,血管吻合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和血管危象,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血管危象的发生,它也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我科近日收治一例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动脉损伤的患者,通过严密观察病情,积极加强与医生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挽救肢体创造条件。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16岁,农民。2010-6-25不慎被重物砸伤下肢,速来我院就诊,当时可见右膝肿胀,出血,功能受限,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微弱,足趾苍白,发凉,X光片示右膝关节开放脱位。即刻在全麻下行右膝血管神经探查,右

膝复位内固定取对髂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血管术。术后患者意识清楚,呼吸平稳,给予骨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氧气吸入、测皮温Q2h,持续右膝烤灯照射,罂粟碱30mg及654-2 10mgQ4h交替肌肉注射,测双足背、胫后多普勒听诊Q2h,右下肢高分子托制动,垫枕抬高,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目前皮温正常,多普勒听诊正常,伤口分泌物培养提示表皮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感染,通过伤口生理盐水冲洗和百克瑞纱布湿敷,感染得到控制。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大隐静脉移植修复术后一般需绝对卧床两周,且患肢制动固定,是考验患者耐性的手术,因过多活动及不当易引起血管痉挛,甚至栓塞[3]。使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因此我们经常与患者交谈,给予安慰,使患者意识到自己被医护人员重视,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加强宣教,术后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注意事项以及同种疾病的成功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在疾病恢复期为患者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使其产生乐观向上的情绪。

2.2 一般护理 此例患者因伴有右膝关节开放脱位,,入院及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做好血管探查手术准备,为抢救、治疗赢得有效时机。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严密观察尿量的变化,以防损伤后毒素吸收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术后将患者安置在专人房间,保持室温25oc左右,空气喷雾消毒2次/天,严格限制陪探人员,室内禁止吸烟,以防血管痉挛。治疗护理操作应轻柔,即使给予疼痛处理。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工作,使其消除紧张情绪。

2.3 患肢末梢循环血运的早期观察 严密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毛细血管充盈度等,防止血管危象。测皮温每2小时一次并与健侧对照,皮温靠流动的血液维持在30oc左右,,初期高于健侧或后期低于健侧1-2oc均正常,发现患肢皮温下降(低于健侧5oc以上或接近室温),感觉减退或有针刺感,甲床充盈迟于健侧,应是肢体急性缺血最有价值的指征,需立即手术探查。皮肤颜色苍白一方面可能是循环血容量不足,也可能是动脉损伤,应结合皮温和动脉搏动进行分析。每2小时双足背、胫后多普勒听诊,患健侧肢体对比观察,一旦发现患侧动脉搏动由强变弱,应通知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2.4 应用抗凝药物的观察和处理 此例患者术后应用大量的抗凝药如万脉舒4100u皮下注射QD,有时可继发出血甚至大出血。护士应加强巡视,不可放松对伤口局部的观察及护理。严密观察全身出血倾向,加强护理,禁食硬性、粗糙食物,口腔护理动作要轻柔,肌肉或静脉注射后按压时间要大于5min。同时严密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并估计出血量,防止发生低血容量休克。

2.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2.5.1伤口感染 感染是术后动脉损伤截肢的主要原因[4]。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注意患者有无发热及伤口局部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术后72小时体温升高为手术反应。如体温过高或术后4-6天体温仍高,应警惕感染的可能性,加强抗感染措施。及时抽血常规进行送检,根据化验结果选用合理有效抗生素。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刀口敷料清洁干燥。做好空气,物品的消毒工作,控制探视,减少空气中细菌数量,以防止交叉感染。加强营养,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我科该例感染患者根据药敏实验采用亚胺培南抗生素治疗,伤后予以生理盐水冲洗和百克瑞纱布湿覆后,感染得到控制。

2.5.2血管危象的预防和处理 术后72h是血管危象高峰期,24h以内尤其多见[5].若患侧末梢皮肤苍白、灰暗,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皮肤切开后不出血或缓慢渗血,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常提示动脉危象。一旦出现血管危象,应立即解除血管外压迫因素,如去除敷料、拆除过紧的缝线、制动患侧、保证舒适的或保暖。予罂粟碱30mg及654-2 10mgQ4h交替肌注,万汶500ml静滴,不缓解者行手术探查。

3小结

通过对此例患者术后的护理,认为对此类患者术后应加强观察患、健侧肢体皮温及双侧足背、胫后多普勒听诊的对比,如术后出现患肢足背动脉消失或减弱、皮肤颜色苍白、皮温过低、毛细血管回流征缓慢或消失等表现应考虑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因此,术后对护理有很高要求,不允许有任何疏忽和差错。我们通过严密观察病情,积极加强与医生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截肢率的发生,为治疗、抢救患者赢得有效时机。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43。

[2]李惠兰。动脉损伤的护理[J].山西护理杂志,2000,4:107

[3]徐玲。动脉损伤修复术后护理体会[J]天津护理杂志,2006,18(3)225-227

[4]东秋英。动脉损伤20例临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24(2):144

[5]李月明,张丽。动脉损伤17例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8):279

上一篇:钛夹在胃镜下治疗中预防消化道出血的价值及护... 下一篇:脑梗死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