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时间:2022-10-10 05:59:42

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要“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就明确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着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将我国建成一个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理念界定

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它认为教育应当贯穿每个人一生的全过程,不应将人生分成截然有别的两阶段,即前阶段用于受教育,后阶段用于干工作。终生学习的提出稍晚于终身教育。终生学习与终身教育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两者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是一致的。终生学习侧重从个体的角度,强调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终身教育则侧重从社会的角度,强调社会的教育制度应当为所有人终身参与教育提供条件和可能性。

学习型社会是由终生学习和终身教育理念发展而来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它以终生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为核心和基石,是由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在于不断学习,包括终生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等等。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二、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关系

学习型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凸显了传统教育的缺陷,传统教育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育目标,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无论是教育评价体系还是教育管理体制,都有严重缺陷。传统教育观念把人生分为学习阶段、工作阶段和退休阶段,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学校接受的一点知识在信息社会里几年就老化无用;学校只重知识传授不重学习能力培养也给个人后来发展留下缺陷。一场教育革命势在必然。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培育终生学习风气,创建学习型社会应运而生。另外,近百年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也为学习型社会理念的形成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提供了实验依据。成人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有不受年龄限制、不具义务性质、没有终点、与工作生活结合紧密、教育途径方法灵活多样等特点,更具终身教育的性质。

学习型社会是终身教育思想给未来社会描绘的蓝图。在学习型社会里,教育和学习在时间上向个人终身延伸,在空间上向全体社会成员发展,教育和学习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也不再是某一特殊年龄阶段的特殊活动;社会的教育功能不再为学校所特有,学校之外的各种组织机构、设施均有教育功能;教育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训练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学习者有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场所及时间的自由,学习是开放、互动、自主和创造性的;学习不以职业和经济为主要目的,而是个人爱好与兴趣为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人格的形成及人生真正价值的培养和实现,教育与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简而言之,学习型社会就是终身教育,终生学习,全民教育、全民学习的理想社会。

三、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策略

21世纪是一个面临巨大变化而又充满严峻挑战的世纪。为了应对21世纪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必须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教育相对比较落后,建设学习型社会自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而应考虑自己的国情,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认为,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条件下,采取如下策略,将能更好地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一)观念引导策略

终身教育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所倡导的教育观念与传统教育观念有本质的区别,确立适应于学习型社会的学习、教育观念就更需要来自社会的引导。适应于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观是终生学习观,它有如下特点:1、学习不仅包括个体的学习,还将扩展到团体的学习、行业部门的学习、国家民族的学习。团体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个体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样重要。2、学习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即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所需的一切方面。3、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包括正规的、系统的学习,还包括非正规的、自发的、偶然的学习。大量的学习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发生的。4、学习是终生的,无围墙的。从时间上说,个体的学习是终身的,人生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需要。从空间上说,学习是无围墙的,不局限于学校的学习,还有家庭学习、在职学习、社会学习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进入虚拟学校学习也是可能的。5、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要善于进行创新性学习。6、学习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者的态度、方法、能力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和成效。

(二)教育变革策略

学习型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仅仅是教育的量的发展,如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教育设施的增加等,而更加要求教育的质的提高。首先要求现行学校教育的改革。学校教育要重在培养个人终生学习的习惯、态度、方法和技巧,为个人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的对象包括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并使教育机会能分布于人生全过程;课程结构要改进,注重各科目之间的统整性,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课程内容更要注重方法的学习,而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课程安排要增加弹性,方便学生学习,教育方法要多样化、现代化,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育的场所要遍及整个社会;学校要和社会加强联系,资源向社会开放,使学校成为终生学习的场所。其次是整合学校内外的教育体制。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制不但兼重正规、非正规、非正式的教育,而且强调三者的结合。注重各级教育渠道的衔接与贯通,还要注意不同教育类型间的相互转换,使不同类型的教育结合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这里关键的一点是学校内外的教育机构要相互承认学习成就。

(三)组织成长策略

组织是社会的细胞,在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学习型组织是现实的过渡形式。学习型组织具有“裂变”作用,一个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成员流动到其他的组织,成为新组织的核心,就会又产生若干新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量的扩张将形成社会的知识网络结构,这是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家庭、企业、政府、社会团体都应该建成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组织,除了舆论宣传、倡导外,还要在组织内部制定治学促学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办法。学习型社区是有效地实现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基本单位。应当开发社区内的所有显形和隐形教育资源,由社区居民共享。社区内显性的教育资源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社区学院、培训中心,以及少年宫、图书馆、文化馆等。隐性的教育资源包括医院、企业等几乎所有社区内的机构。应当贴近居民需求,贴近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学习活动。

(四)政府主导策略

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及学习型社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领导者、组织者,这个角色非政府莫属。虽然民间的社会团体、企业等在重组现有的教育资源方面也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但政府所担负的责任和所发挥的作用则是民间所无法比拟的。我国传统上行政力量一直比较强大,对经济社会各方面影响很大,而且由于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市民社会发育不充分,民间组织力量薄弱,因此,我国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及学习型社会,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应是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发起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第一推动力”,研究、规划、启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政府应当建立一个机构,指导和管理学习型社会的各种创建工作,以保证学习型社会建设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政府应运用法律、财政、税收等手段,多方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发展,促进全社会的学习化进程;政府应当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学习和援助系统。

作者单位: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上一篇:对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浅显认识 下一篇:现代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