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赢家?!

时间:2022-10-10 05:23:56

《小时代》上映半月票房破3亿,与此同时,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其实关于《小时代》电影是不是烂片,明白人心里都有数(见本期作品版标题),但粉丝的忠诚让人不得不对“少数服从多数”产生怀疑。总的来说吵架的双方势均力敌,一边掌握传统媒体话语权,另一边,郭敬明本人除了对影评人周黎明进行了反击,以及回应了新浪提出的少许技术质疑,基本没有卷入骂战,但,他们人数实在太多了。

关于粉丝的战法,影评人李星文在博客里的自嘲总结得很到位—1,穷,中年屌丝牢骚盛;2,笨,自己不会拍,只能指责别人;3,酸,老了还不甘老去;4,小题大作,把电影当国计民生了;5,心思不纯,看见浮华是因为自己很浮华;6,眼界狭窄,跟不上国际娱乐潮流;7,你这种存天理灭人欲的陈词滥调还要闹到什么时候?

李星文说的第5条“看见浮华是因为自己很浮华”,其实也出自郭敬明微博对周黎明的反击,郭敬明说:“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很显然属于气话,你也不能因为看了《多啦A梦》就幻想着明天考试不用复习了,是吧。而第1、2、3、4条实际上可以用于对任意偶像的辩护,属于粉丝常规武器,不提也罢。有点意思的是最后一条,恰恰是对价值观的争论不休,为这部电影赋予了源源不断的话题度—早期的《非诚勿扰》也是靠这招成为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综艺的。 价值观之辩

《小时代》价值观的辩论在各类媒体上早已有之,而周黎明是将其推向最高潮的人,他先是发表影评文章称:“该片对物欲和美色的炫耀完全是恶趣味的,它不像时尚杂志里的高档商品广告。广告需要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它往往借用憧憬。而郭敬明对于富和美的观念,如同一个小时候挨过饿的人,长大后看到一桌子食品时垂涎欲滴,没有淡定或自发的快乐,只有病态的贪婪。”继而在微博中写道:“多数郭粉想要买得起影片中那些东西,过上影片里那种生活,就得乖乖去找‘老东西’当小三小四小五,才有可能。这,就是该片隐含的价值观。”

周黎明是著名影评人,如果你足够关心八卦新闻,应当记得他是章子怡“泼墨门”后唯一就此事专访了章子怡的人,这大概能说明其在圈中的人缘和地位。而周黎明对《小时代》价值观毫不留情的批评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包括导演高群书,高发微博称:“真得认真说说了:偶像和老板们联合起来赚粉丝的钱,没问题,很好,但要拿出真正物有所值的东西,要让粉丝无论是辛苦挣的钱,还是从辛苦的父母手里要来的钱花得值,不能利用粉丝年少狂热对偶像无限崇拜就心安理得地去恶意引导消费。孩子们幼稚,大人们也别太老谋深算装傻。”

可以看到,周黎明和高群书一开始的言辞仍比较克制,比如周黎明的影评就比他后来的微博有理有据得多,实际上他在圈中也一直是翩翩君子形象。但在粉丝的不断攻击下,他们的微博也变得轻佻,例如周黎明暗示“当小三”才能买得起奢侈品,这一结论和郭敬明反击“你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同样缺乏基本的逻辑。至于高群书,他看上去已经濒临在微博上爆粗口了。 粗口是一种态度

粗口,的确也有圈内人爆了。《小时代》上映后,导演程青松在一次活动中对《小时代》做出评价,称《小时代》“是一个傻B电影。微博说《富春山居图》是给精神病看的,我觉得《小时代》是给脑残看的。”

其实程青松去年就和郭敬明打过嘴仗,郭敬明发的一条“爱国微博”招来程青松的鄙视,随后郭敬明也在微博上予以反击,表示爱国无罪,由于话题略敏感因此很快平息。随着《小时代》被众多影评人杯葛,程青松也算新仇旧恨一块报了。 郭敬明在这场论战中表现出来的风度和气质,也可参考本期“人物观察”。

周黎明的批评还引起了一位明星的不满,那就是林更新,林更新发微博力挺郭敬明,他的说法和普通粉丝差不多,无非是“有能耐你导呀,有能耐你演呀。”接着他干脆半点名了:“这翻话是针对某个专业素质极低自封影评人的家伙。”对此我们必须指出,“这翻话”的“翻”是个错别字。至于“你怎么没找一外国爹呢?酸得要命,负分滚粗。”则跟粗口无异了。大概这种冲动型的选手也经不起什么考验,没多久林更新的微博就不见了。 从校园青春淳朴到社会纸醉金迷,四个女孩演绎了当下一种盛行的价值观。 骂战变成个人秀

相比程青松的破口大骂,编剧史航(微博ID“鹦鹉史航”)就以一己之力,把骂战变成了个人的秀场—他秀的是自己的优越感和文笔。

这也肇始于史航的微博,他刻薄地讽刺:“《小时代》有一点是对的,导演把关把得好,全片没出现一个演技派,大家水准一般齐。”“其实,《小时代》这些偶像派演员,是短跑选手,却被迫参加了俩小时的马拉松,令人惋惜。真让他们去主演五分钟的微电影,只怕个个还让我们意犹未尽呢。”接着粉丝一拨又一拨地杀来,成就了史航的Showtime—

粉丝:“你永远不会有铁杆粉丝!”史航:“这种铁杆粉丝,我有了都能想办法卸载。”

粉丝:“你个老不死的有什么资格批评别人,别人再差劲也比你有知名度,比你厉害比你强,你又算哪坨屎敢去批评别人的演技,有本事你去演。”史航:“抱歉,我演的电影拿过金马奖最佳影片。”

粉丝:“你自卑又狭隘。”史航:“我要真的是那样,我应该很喜欢《小时代》啊。” 骂战能促进反思吗?

《小时代》上映后何平先后写了两条微博:“做电影就像生活一样,装真实是装不像的,装奢华也是装不像的,就像一些装着桃木、黑檀木内饰的汽车,只要用手敲敲,马上就会知道是片塑料,蒙蒙爱虚荣的可以,蒙识货的就难了。做电影、做艺术、做产品还是要用真材实料的好,用之长久。”

以及“最近微博真无聊,多大点事儿啊,扯来侃去,娱乐这个行业,各领没几年。”

而贾樟柯也在微博上旁敲侧击:“法国为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规定一部影片的排厅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市场经济并不等于没有约束。”

在《小时代》公映前的上海电影节上,何平与郭敬明有过一次对话,那次郭敬明大谈观众年轻化,遭到何平吐槽,何平当时举例说:“北美和欧洲观众的年龄幅度要比我们大得多,所以可以让不同年龄层的导演在一个环境里面共存。70多岁的伊斯特伍德从演员到导演,照样拿奥斯卡奖。”他以伊斯特伍德及斯皮尔伯格等人为例,表示大师级作品几乎都是50岁以后创造的—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何平最好看的电影还就是他年轻时的《双旗镇刀客》。而贾樟柯的论调则将关于《小时代》的争论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因为贾的看法遭到了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胡说八道”的驳斥,许小年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认为文化多样性不应受行政干预,哪怕是保护—这俨然是关乎意识形态的形而上的辩论了。

所以,我们索性翻过这一页……

上一篇:LTE MIMO室内改造方案及信道容量分析 下一篇:爱个花枝乱颤 骂个狗血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