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为的大时代

时间:2022-10-10 03:20:03

大为的大时代

引言:盛世兴收藏,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时代,赋予了年轻收藏者丰富的话题和追求精神层面愉悦的机会。他们不同于以往的收藏者,他们注重与作品之间的交流,关于情感的,视觉的。而对投资增值的功利性追求相对要淡很多。他们用一些美好的事物来使自己放松,缓解心情。

正文:

小标题:意气风发

周大为似乎浑身都充满了干劲,说话干脆利落,对于采访的问题,也都是以直接了当的方式回答,没有过多的粉饰。虽然1980年前后出生的青年,因为较多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今天的成绩,所以价值认知系统方面依傍的缺乏与社会的错综和人际的复杂给青年造成无形的重压,以至于他们在生活和作品中都不时流露出莫名的感伤,并传达出孤独的情绪。但自小在加拿大长大的周大为却有着他特有的理解方式。不同于前者的消极,他对于周遭都保持的乐观的心态,与此同时他也能够在不断地创造着一个个天价的浮躁的拍卖市场中保持着自己冷静,清晰的思考。就连艺术本身都存在争议,收藏则更是争议不断。藏家需要建立自己的认识,自己的价值观。不盲从任何的专家,或市场评论人士,兼而听之,择而取之。

周大为在遵守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并坚持收藏适合自己脉络的。“收藏了的作品都是我喜欢的东西,就算有人怀疑,我反而会觉得因为和别人不一样而窃喜”事实上,对于自己收藏物品的坚持也是需要意志的,独生子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即意志力薄弱,意志的失败中包含着我们时代的主要病症,也是致命的。感性地喜欢与理解一件作品只是收藏的一部分,“意志”则承担了另外一部分。意志暗示着某个非此即彼的选择的可能性,而单纯的喜爱则没有。爱好赋予了意志以温暖、满足、想象、新鲜感以及丰富性。而意志则保护着兴趣,允许它在不冒太大风险下继续。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几个大藏家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平衡。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没有明确的体系来规定哪些艺术家值得收藏或者不值得收藏,完全是以资本市场来说话的现况。“我收藏的第一件作品是一位加拿大籍的艺术,他没有什么名气,当时也不是什么机缘巧合,就是喜欢,现在那幅作品还挂在我加拿大的房子里。”对于周大为来说“收藏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有些人天生就具有这种天性,喜欢收藏。刚开始,没有很多的说头,只是喜欢作品就收藏了。”正如他所说,但是没有了最初的喜爱,意志就失去了生命之源,失去了生机,就会在自相矛盾中死亡。如果只有意志,而无对作品的理解,那这种收藏就是个枯竭的。如果只有理解而无意志,收藏就成了一个被驱动的、不自由的,甚至是机械式的。

美术史专业背景的周大为,因为通晓中国古美术史,因此整体的收藏脉络还是根据美术史的发展而循序渐进。比如说他收藏的300多幅的老油画,在收藏老油画的圈子中,周大为小有名气。当然,他收藏的方式也是多元化的作品如装置,影像。对于收藏,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解。标准来于来自于个人的世界观,个人的美学修养,以及对事物的基本判断。当代艺术的多元化,纷繁复杂,大多数初入收藏在在收藏路上已经交了很多“学费”,也学到了很多“实战经验”。也许正是因为害怕承担不起风险,国内新生代收藏家稀少,不过近些年,情况有所好转,在收藏市场上80后年轻人也逐渐参与进来甚至成为收藏市场上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占收藏者两成左右。如今,周大为大多集中在体系内的收藏,“主要考虑艺术家在美术史中是否有一定的地位以及其艺术本身。”

大时代也有恒常不变的日常性,有生活就有艺术。至于艺术的形式和语言,都是随着对时代的认识自然带出来的。虽然生长于加拿大,但周大为收藏的动力、思想和武器,确实得益于中国这个特殊文化背景。其文化、学识也是这个国家奠定的。他的根在上海,自然对于上海的老记忆是深刻的,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也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是盛传已久的历史。在上海人儿时的世界里,上海滩大亨、海派大家、申城名人的故事久听不厌,上海魅力被无法抗拒,这样的上海血脉是值得骄傲的力量。 这些关于儿时弄堂的记忆,是那样的美好、精彩,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我的收藏刚开始还是围绕第一代以上海,杭州为主的艺术家展开的,像林凤眠,赵无极这一代大师的作品。”

“就收藏氛围来说,上海虽有很多藏家,但北京毕竟是文化中心,上海的收藏理念和北京不一样,会藏家大多是低调地收藏。”除此之外,中西方的“收藏”在周大为眼里更是有区别的。在中国,因为自古依赖于土地这种田园式的生活方式,让中国人从骨子里崇尚的是静与稳。正是得益于这份“稳”,收藏文化的发展在远东这片大陆上也显得井然有序,收藏自然也是漫长的过程,一点一点从皇室渗入民间。众所周知,西方世界的最初的拍卖目的在于处理战争中掠夺的战利品,艺术品金融化的概念也就此诞生。在19世纪的时候,为了抵御突然来临的战争等灾祸,欧洲贵族选择以艺术品收藏的方式来保证其财产不流失。艺术品保值的功能也逐渐随着战乱的平息而演化成了一种投资方式。当时间到了二十世纪中叶,欧洲的艺术市场也开始疯狂起来,有人这样形容过:“收藏导致了藏家们的一种病态,他们的目地不再是审美,学术,也不是投资。而是像一样上了瘾的,他们把收藏看作一场游戏,一个赌局,他们走向了极端不可自拔了。”颇有点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风采”。虽然中国将艺术品收藏作为理财方式,还只是上世界的90年代末,但对于“收藏”或者“考古”的启蒙却早于西方,甚至还一度出现过艺术品交易商这种角色。

小标题:“跨界”

“跨界”已跃然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词汇之一,艺术、设计、科技、商业领域的“跨界”行为屡见不鲜,运动员可能是歌星,摇滚歌手可能是个法式大厨,不想当个厨子的司机不是好裁缝。同样跨界收藏对于收藏最大的益处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会,从而给藏品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但这当中“毫不相干”的“元素”,在周大为看来,并非是界之所在。在与周大为的谈话中不难看出他将设计类的作品也圈定了艺术范畴,“让大家看到当下的文化和设计,符合他们的生活理念与姿态。无法分别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设计,更多的是看作品的本身体与本质。”事实上艺术与设计的关系,一个老生常谈,却又常论常新的话题。最中庸的论断是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样,周大为也以他特有的方式理解两者的关系。

同时,对于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他的观点也是匠心独运的“我们中国关于文人与商人隔离的心态。但我觉得这是不矛盾的。”周大为正在筹划做一个以内容为主导,结合社区同时能捕捉到崇尚时尚、设计、创意、艺术的高端受众群的电商网站。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导入他自己对于服务和品牌的理解,对于项目的出众,他解释到:“经常会有人说当代艺术很难理解,其实很多情况是当代艺术缺少一个供人了解的平台。本身当代艺术就是批判性的生活态度,都是在批判后被接受的。现阶段最重要的不是批评家来定位,而是要老百姓更广泛的参与到这个运动中。”周大为想在中国建立这样的一个平台。

收藏品的深刻与否往往取决于收藏家家思考的层次。牟宗三(1909-1995)曾言:“青年宜借努力学问开扩自己。规模未建,心思未开,则无论大力突破,或潜心陶养,皆不能落实。大力突破是假狂荡,久之气泄,仍未突破。潜心陶养是虚做作,压缩久之,仍旧慌张。……努力学问以明事理,借理以开扩客观意识。”依牟宗三所言,青年不应进行“虚做作”的潜心陶养,而是经过真正的“努力学问以明事理”的潜心陶养后,方能达成大力突破。周大为的“学习”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他除了是上海华氏画廊艺术总监和CEO之一,香港lishen基金会执行董事,还是收藏机构、艺术基金和银行顾问、专栏作家与时尚圈达人。似乎这种多重身份的转换对于他来说不是问题,收藏也是他用来平衡生活的一种方式。他自己解释说:“也许因为我是水瓶座又恰好是o型血,所以导致我兴趣爱好会很多。”

如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大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各种文化层和现象在次丛生的、丰富的、不确定的影响下滋生。而对于这片土地认识最深刻的一批人不一定是艺术家或传统概念中意识形态的文化人,反而是商界的人,他们似乎深刻地参与到了整个大时代的进程,而周大为游走与两者之间,则有着更加客观的理解,而他的年轻给了他更广阔的思维与视野。

上一篇:这些人,那些事 下一篇:看图识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