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怪胎 第1期

时间:2022-10-10 02:36:57

人才怪胎 第1期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教育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存在着一种“带头”现象,由这种现象折射出的人才价值观和现行教育模式值得深思。

自下来说,一个较为普遍的现实就是中小学师资考核中的所谓“学科带头人”现象。学校以学术为本,不是部队行军打仗,不是单位行政命令,何来“带头”人?纵使是教师指导学生,老师也只是起辅导、引导作用,不能称之为“带头”人;纵使是教师、学者群体攻克一个课题,则其总指挥也只是起的协调和“后勤”补给作用,何来“带头”人?可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却对评定“学科带头人”乐此不疲,有的三五年评定一次,作为评“特级”的先决条件。更有甚者,2000年后,一些省市还设有“跨世纪人才”一项,提法更是莫名其妙,难道我们还要把人才分为“不跨世纪的”与跨世纪的人才?

自上来说,媒体披露:除军事科学之外,不少学者只要挂上“院士”头衔便不再追求学术,而追求学帽、学衔。近十多年来中国自然科学特等奖一直空缺,一等奖也少见,而我们的院士数量却不断增加。

“学科带头人”、“跨世纪人才”、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育专家、院士,所有这些称号全由上级下指标评审任命,并且直接与工资报酬挂钩;学校教师编制由教育主管部门核定,每年大中专招生人数由国家计划核定公布……,折射出的是一整套计划经济人才观。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是一种行政行为,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是不断通过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真正的人才由社会认定的而不是评审出来的。因此,西方国家对人才只有企业性质的测评机构,绝没有什么评审机构,综观全世界优秀人才,他们的成长是竞争出来的,而不是计划出来的。然而,观察中国的教育人才成长,我们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中小学,至今还沿用计划经济下的评先进、评优育、评典型、评职称;一些学校项目开口就是国家级、省级,大而空,除了制造各种名分、身份、座次、头衔以外毫无实质性内容。

这种计划经济的人才模式、人才观是反科学的。笔者考诸发达国家科技史,没发现哪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称自己是什么院士!在科学前沿和学术领域,对人的分级宜粗不宜细,对事的研究宜细不宜粗。市场经济就是不断地通过公平竞争打破这种把人固化、进行封号的所谓秩序规范,打破封建和准封建的等级制度。但直到2005年了,计划性的现象依然在中国教育界浓厚地存在着。

这些学术方面的“带头”现象对中小学教育有消极影响。现在不少人稍微搞点关系,一些省市教育科研部门没有质量的“文章获奖证书”“科研获奖证书”漫天飞,大量帮助评审机构制造求假求名的“计划人才”几乎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当我们的学术管理制度设计出与国际观念毫不相干、在学术上毫无建树的“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专家、“跨世纪”人才、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院士、资深院士、首席教授、特聘教授、资深教授之类等级头衔的时候,我们的学术和教育就变成一个只有名利座次、有“术”而无“学”的“江湖”,中国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根源就在于此。

上一篇:45名博导下岗等 下一篇:构建企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