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T三维成像在埋伏牙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10-10 02:30:08

VCT三维成像在埋伏牙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64排VCT三维成像在伏埋牙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 对32例14―29岁齿科正畸矫形患者,采用64排VCT行颌面部容积扫描,并用全景齿科成像技术重建图像。结果:VCT三维成像能清晰的显示患者埋伏阻生牙在颌骨中的形态、唇、腭侧位置、萌出方向及于邻牙的关系。结论:VCT三维成像技术是精确显示埋伏阻生牙形态、位置的影像学技术,可为齿科矫形提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埋伏牙;VCT;三维成像技术;正畸

【中图分类号】R816.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089-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2008年至2010年来我院就诊牙齿正畸矫形患者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4―29岁,平均18岁。术前均已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确诊颌骨中有埋伏阻生牙。

1.2 设备与方法:采用CE公司Light Speed VCT,扫描协议:螺旋扫描模式,旋转时间1.0s,层厚及间隔0.625mm,螺距0.562:1, 电压120kV,电流240mA,标准重建模式。扫描方法:患者仰卧,上、下颌微张,使上、下牙列不重叠,咬合牙平面尽量平行于扫描平面。范围自下颌骨体下缘至上颌窦顶壁。扫描时嘱患者头部制动及暂停吞咽动作。

图示:VR图像清晰显示上颌骨内伏埋阻生牙两颗

图像处理在AW4.4工作站上应用全景齿科成像软件进行MPR、CPR、VR及SSD重建图像,可任意角度任意平面显示牙体断面或三维立体图像,从而获得埋伏牙的实际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与其邻牙关系的详细信息。

1.3 三维成像:本研究所采用的三维及透明成像的方法是容积重建法(VR),这种方法能够从皮肤肌肉到肌腱骨骼逐层显示多种组织,可模拟术后进行多角度观察并任意切割,即所谓“剥皮”、“去骨”。也可以将埋伏阻生牙和邻牙及周围组织同时显示出来有助于观察和邻牙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如图。

2 结果

32例患者共41颗埋伏阻生牙均显示清楚,其在颌骨中的形态、唇、腭侧位置、萌出方向及邻牙的关系较为直观,术后证实与颌骨内的实际情况所见完全一致。其中有8例患者所获信息与原先全口曲面断层片有较大出入,通过改变娇治设计,从而获得了很好的矫治效果。

3 讨论

在齿科正畸矫形中,以往的全口曲面断层片及根尖片只提供二维平面图像,存在分辨率低和图像重叠的缺点[1]。而VCT以其强大的三维图像后处理功能,能显示埋伏牙的位置,数量,牙冠牙根的形态,直观显示颌牙发育情况及精确测量牙齿与牙槽之间的立体关系,包括埋伏牙间隙的大小,邻牙受压情况等。综合运用任意角度旋转及切割功能,有助于对埋伏牙进行准确的三维定位和分型[2],简化了形象思维,便于医生选择最佳矫治设计及手术方法,极大的提高成功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由此可作为齿科正畸的首先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雨雪,陈铀,郭杰,等.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5):410-411

[2] 于江,范春花,许艳珍。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在齿科正畸中的临床作用[J].中外医疗,2009.,22(4):166

上一篇:略议现代保健型中药美容 下一篇:像束TM(PixelTM)激光治疗寻常痤疮的近期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