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海岸:从马赛到尼斯

时间:2022-10-10 02:30:00

蔚蓝海岸:从马赛到尼斯

马赛――旧港的集市和老城

关于马赛,有很多关键词:《马赛曲》、《基督山伯爵》、地中海、北非风情……马赛,大普罗旺斯省的首府,也是蔚蓝海岸最大的港口。在很多驴友的描述里,马赛另有一番截然不同的印象:脏、混乱、治安差……仿佛那不是法国第二大城市,而是某个非洲战乱国家。

说实话,当我们从阿维尼翁来到马赛,安宁祥和的乡村小镇变成脏乱喧杂的大城市,确实产生来到了另一个国度的错觉。行走在Canebiere大道(马赛最有名的中央大街)上,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是各种不同的肤色、服饰和族裔。这就是马赛,法国距离北非最近、拥有最多北非移民的大城市。大量移民涌入,带来了属于北非的青想、热情与活力,马赛因此成为充满风情的魅力之城。2013年,它当选为“欧洲文化之都”。

混乱与美的奇特感觉,在Canebiere大道尽头的马赛旧港达到了最高潮。这座海港由希腊人在公元前600年建立,直到现在依然有游轮、快艇、渔船络绎不绝地穿行其间。站在旧港、面朝大海,我有一刻微微的眩晕感。海鸥发疯一般四处翻飞,挤挤挨挨停靠在港湾里的各种渔船,桅杆像剑戟一样林立,比太阳还早起的渔贩摆开一长溜鱼摊,无所事事东游西荡的青年,空气有鱼腥味和机油混合的味道,晓风带来海的潮湿气息,警察踩着时髦的单轮车在巡逻,吹奏萨克斯风的街头艺人,一群孩子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学做法棍……

最有趣味的当然还是马赛历史悠久的鱼市。每天早上,渔民们出海归来,直接就在旧港码头上排开了长蛇阵,自销刚刚捕来的各种海产。马赛本地人也都到这里来采购鲜鱼,游客们如果买了鱼,还可以拿到港口周边的餐馆去,请大厨现杀现做,绝对新鲜。我们好奇地拿着相机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寻找各种稀奇古怪的海鱼,看当地人与鱼贩们讨价还价,听不懂也没关系,那满满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就够令人迷醉了。

鱼市收市以后,可以沿着海滨,深入旧港北侧历史悠久的Le Panier老城区。马赛的老城区充满了波西米亚风情,墙壁上的各种涂鸦仿佛时刻都在提醒我们,这里是马赛,充满活力的马赛。

老城是艺术家的聚集地,小巷里有很多有趣的工作室,游客可以随意参观,艺术家们大多专心致志在工作,也有的会饶有兴致地跟客人聊上几句。老城中心有一座引人注目的粉红色石头建筑,原来是救济院,如今变成了博物馆,富有艺术感的“四合院式”庭院里分布着地中海考古博物馆、非洲与美洲印第安艺术博物馆。即使你不参观什么展览,只是静静地坐在庭院里,抬头凝望蓝天,也已经够惬意了。

马赛是活力的,例如早晨的鱼市,例如傍晚的集市,但马赛也绝不缺乏普罗旺斯特有的悠闲和慵懒。鱼市会慢腾腾挨到上午9点钟才开市,而傍晚的集市也懒洋洋一直追随着太阳的脚步,在这个每天晚上9点天色还仿佛正午一样明亮的海港城市,生活就像马赛人说的那样:“如果晚上9点钟了,太阳还挂在天边,那还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伊夫堡――体验自由和希望

来到马赛的游客,鲜有不走一趟伊夫堡的,因为伊夫堡就是那座将基督山伯爵关押了14年的孤岛黑狱。

小说一开篇,就是年轻的水手邓蒂斯随着法老王号回到马赛港。而小说中最激动人心的情节之一,基督山伯爵化名水手辛巴德拯救摩莱尔船主一家,新法老王号在上万马赛人的见证下重返港口,就发生在这里。

如今要去伊夫堡,需在马赛旧港搭船。我们运气不错,顺利登上了“爱德蒙・邓蒂斯号”――没错,游船正是以基督山伯爵的名字命名。船行约半小时,抵达了距港口仅2公里的伊夫堡。

伊夫堡其实挺小的,是一座石灰岩小岛,在蓝天碧海间风景颇为优美。然而,前为军事要塞,后为国家监狱,高墙深院的伊夫堡更多还是让人联想到阴森、严酷和绝望。这里曾经关押过很多名人,但他们都比不上小说中的英雄主角,一楼两间地牢被设定为关押法利亚长老和青年邓蒂斯的黑狱,那种不见天日的感觉真能让人不寒而栗。据说这两间牢房之间的洞穴是某个犯人企图越狱而挖掘的,但计算错误挖错了方向,这个故事启发了大仲马的灵感,于是有了长老和年轻水手的狱中相遇。

伊夫堡监狱也有好玩的地方,比如说,这里竟然有需要付费的私人牢房!其中最著名的一间,囚禁过法国大革命的英雄小米拉波伯爵。这种付费牢房有壁炉可以取暖,有窗户可以看风景,称得上“海景牢房”。但我相信,那些曾经在这里看风景的犯人,一定更加渴望能够自由自在地看到大海,而不是通过这些深深的石洞铁窗。

戛纳――凑一凑电影节的热闹

在马赛逗留的时候,忽然发现戛纳电影节居然就在这两天呢。那当然要去凑一凑电影节的热闹!

往返于尼斯和戛纳之间的火车每天十数趟,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就置身于棕榈成行、彩旗招展、海报满目的电影之城戛纳了。

作为一个影迷,我对戛纳最感兴趣的是米拉玛电影空间。但是既然撞上了电影节,那么节庆宫、红毯秀当然才是首选。

节庆宫就位于海滨,有道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什么,这个超“朴实”的两层小楼就是电影宫?这条只有二三十米的地毯就是红毯秀?这副寒酸样儿就是号称世界级的时尚盛会?围观的影迷,刚好是里三层外三层,也没有想象中疯狂,处在外面第三层的我们踮着脚尖,也只能从后脑勺之间窥一窥红毯的影子。只有那个红毯边的大型显示屏,展现着我们曾在电视里看过的盛况:人头攒动的影迷、手臂林立的欢呼、阳光打在明星的笑颜上、亮成一片的闪光灯、风情万种的驻足和回眸……哦,原来这一切都是头顶那架长长的摇臂摄像机的功劳,原来影像就是这样制造氛围和梦幻般的场景。这样看起来,明星们绝对不能得罪摄影师啊!

红毯乱哄哄地走了半小时便散了。对于纯凑热闹的我们来说,海滨大道可能更加有趣,因为这里有着各种热闹可看,边溜达边东瞧西瞧――西装革履的墨镜保镖是一道耍酷风景线;香车美女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时尚元素;巨幅海报挂满了酒店外墙,显示着好莱坞的大手笔;而海边的Party现场,觥筹交错、衣香鬓影,是名利场的真实写照……在电影节期间的戛纳,感受着不一样的熙来攘往,也是一番独特体验呢。

尼斯的埃兹――法国最美的小镇

尼斯至芒通的海边峭壁公路,被公认为是蔚蓝海岸最美的一段海岸线。而海拔427米的山崖上,一座叫做埃兹(Eze)的乡村小镇,则是蔚蓝海岸最闪亮的一颗明珠,多次被评为法国最美乡村。

我们从山腰处沿着石阶慢慢向上,不多时,眼前出现一座线条简约的米黄色小教堂。在法国乡村,教堂总居于村镇的中心或最高处,彰显着宗教在村镇社区生活中的精神主导地位。

村庄里蜿蜒的山路上,满是各种各样充满了艺术感的小店。我们最喜欢的,是一家出售南法风格布艺的小店。这间洞穴里的小店摆满了白色亚麻布的靠垫、桌布、包包等,老板骄傲地说,“这些都是我老婆设计、我亲手画的!”

登至山顶,这里有一座热带植物园。一进门,立马就被眼前美景惊得大叫了一声“哇塞”!植物园内种植着仙人掌、龙舌兰、芦荟、大戟等数百种富有异国情调的热带植物,有的高达七八米,有的小似毛毛虫,对我们来说,全都那么新奇。更有趣的是分布在生机盎然的珍奇植物之间、极富神韵的十几座雕塑,它们是法国雕塑家Jean Phillppe Richard的杰作。植物园大门旁的第一尊雕塑是生育之神艾西斯,“埃兹”这个名字就源自于此。每尊雕塑都是线条洗练、身姿优雅、淡定从容,仿佛埃兹的守护神,一同眷顾着这颗地中海畔的璀璨明珠。

上一篇:银行是弱势群体?总理都笑了 下一篇:从英国皇家歌剧院的演出看中国舞美创作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