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时间:2022-10-10 02:17:08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降糖治疗,治疗组用银杏莫达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银杏莫达注射液;血液流变学

糖尿病(DM)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而其并发器官损害的病理基础之一是微血管病变。这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体内代谢紊乱改变了血液流变学的特征,从而造成血液及血管的改变[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本病早期常缺乏明显的表现,主要以微量白蛋白尿为主。早期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三联征"之一。为了探讨银杳莫达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我们对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1999年WHO推荐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和Mogensen诊断DN的标准,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型DM患者50例,排除自身免疫疾病及合并心、肝、肾原发病变所致的尿蛋白异常,并排除18以下、有吸烟或饮酒史、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近3个月未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凝药物。其中治疗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4~70岁,平均52岁;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32~72岁,平均5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入院血糖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降血糖治疗,包括饮食治疗、口服降血糖药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加用银杏莫达注射液20 mL(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869,每10 mL含银杏总黄酮10 mg、双嘧达莫4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禁食12 h后采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及肝素抗凝血5 mL,测定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北京普利生N6-COMPACT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测定:准确留取24 h尿,采用蛋白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总量,计算出UAER。治疗期间进行规律随访。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 ANOVA 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的研究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两组经治疗后,血糖、血脂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两组随着血糖控制的改善,血液流变学、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均有好转,而治疗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约为15%~25%,在2型糖尿病发病率约为30%~40%。在美国,DN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占所有终末期肾病的40%[2]。机体在高血糖的状态下,过多的葡萄糖渗透到红细胞内,改变了红细胞的渗透压及液态流动性,导致细胞内黏度升高,并且使红细胞膜的脂蛋白成分发生改变,细胞膜弹性降低进而造成红细胞携氧能力和变形能力的下降[3]。另外,由于血浆中纤维蛋白升高及脂质成分增高,表面负电荷减少,从而使血浆黏度升高,增加了聚集黏附机会,进而使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更易于聚集,最终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4],这也是造成糖尿病大、小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的病理基础之一。

高血压高血糖是导致DN发生的基本因素,而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血小板黏附性及聚集性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是DM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DN患者因胰岛素抵抗及高血糖、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功能障碍,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和抗凝血机制障碍,导致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表现为高凝集、高黏及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微血管内血栓的形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加重肾脏缺血、缺氧、肾小球基底膜中硫醇类肝素减少,导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产生蛋白尿,故高凝、高黏、血流缓慢等血液流变学变化可加速肾功能损害[5]。也有作者认为,血液流变学改变在DN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体现在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流速减慢以及微血栓形成[6]。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脑血管、冠脉血管,改善记忆功能和脑缺血症状。双嘧达莫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以往研究表明,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通过调节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减轻早期DN患者氧化应激反应[7]。本研究结果表明,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有效改善DN患者脂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从而有效降低UAER,改善肾功能,且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DN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不同程度的延缓甚至逆转早期DN患者的肾损害,具有多重肾保护作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程度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新近报道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以头痛、头晕居多,且主要集中在中老年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8]。所以临床上仍需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咏菊.100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检测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2(5):112-113.

[2]Abdel-Rahman EM, Alhamad T, Reeves WB, et al. Manage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he Elderly:Special Considerations[J]. J Nephrol Ther,2012,2(5):124.

[3]陈鑫,杨丽娜.8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血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05,45(29):67.

[4]赵建红,黎土生.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5):2797-2795.

[5]潘丽娟.丹参粉针加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流变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 21):2343-2344.

[6]胡筱娟,李群,李婷,等.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与瘀血证相关性研究[J].陕西中医,2012,3(11):1487-1488.

[7]熊毅,赵秀梅,陈明,等.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30(2):169-171.

[8]瞿艳红,文九芳.48例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10):106-107.编辑/肖慧

上一篇: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探析 下一篇:公司内控信息化实施的规范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