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HPV—DNA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10 02:10:29

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HPV—DNA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HC2)法检测人瘤病毒(HPV)分型基因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作用及意义。 方法 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不同年龄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2400例,采用HC2法检测高危型HPV-DNA,并与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进行对比,异常患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C2法与TCT的诊断效果。 结果 罹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女性以青中年为主。TCT检查、HPV检测与病理的符合率是随病理级别的上升而上升。CINⅢ及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其中以HPV16、18、58为主。 结论 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主要致病因子,HPV16型感染易导致宫颈高度病变;HPV-DNA联合TCT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宫颈异常细胞并及时发现宫颈癌的诱因。

[关键词] 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人瘤病毒;宫颈癌;基因分型;癌前病变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c)-0101-03

近年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目前认为高危型人瘤病毒(HPV)+长时间持续感染(一般为10~15年)=宫颈癌。由此可见,感染HPV并不可怕,关键是通过定期进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1]。宫颈癌病因十分明确,它的发生与HPV的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2],宫颈癌是唯一确定病因的癌症,就是由HPV感染引起的[3]。故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2)检测对宫颈癌的预防与早期诊断有着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对不同年龄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HC2、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门诊机会性筛查的宫颈疾病患者并按自愿原则采用TCT联合HPV基因分型检测的不同年龄妇女2400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年龄25~55岁,平均(39.64±8.24)岁。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无急性生殖道炎症,无子宫切除等病史,无妊娠、无盆腔放射治疗史,基本排除混杂因素。纳入标准:①年龄在25~55岁曾有过性生活史的妇女。②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该项研究,配合临床调查。

1.2 检测指标

1.2.1 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技术检测 采用美国Digence公司的HC2技术试剂盒,利用对抗体捕获信号的放大和化学发光信号的检测,一次性检测操作和结果判读按试剂盒要求进行,21种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2类,高危型15种,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低危型6种,包括HPV6、11、41、42、44、81,有2型或2型以上者为多型感染(不论是高危型或低危型)。具体如下:①DNA双链释放并分解成核苷酸单莲;②DNA单链与RNA组合探针结合为RNA-DNA杂交复合物;③捕获特异性抗体与DNA-RNA杂交复合物并固定在微孔壁上;④第二抗体与RNA杂合体结合反应;⑤冲洗并收集信号;⑥判读结果。RLU/CO≥1.0即为阳性结果,即相对于标本中检出的DNA负荷量≥1.0 ng/L,反之为阴性。

1.2.2 TCT检测 采用美国新柏氏公司TCT技术取材制片。由细胞病理学主治以上专科医生阅片,按2001年国际癌症协会TBS分级系统作出诊断报告。①正常范围。②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和腺细胞(ASC-US、AGUS)。③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④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⑤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本研究将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以上定为细胞学异常。

1.2.3 病理组织学诊断 专人负责对TCT异常和HPV阳性和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组织病理学诊断。在阴道镜图象异常区及碘实验阴性区多点活检,如为正常转化区,则在转化区3、6、9、12时点处取活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检阳性者年龄分布

共526例出现阳性结果,其中HPV(+)者426例,患者发病年龄以25~44岁为主;TCT(+)者89例,患者发病年龄以35~55岁为主;HPV和TCT均(+)者11例,占2.09%。因此,本地区宫颈疾病多发于青中年。

2.2 TCT异常与宫颈活检的比较

89例TCT异常者中,随着宫颈活检病理级别的升高,TCT阳性率亦呈上升趋势。TCT的TBS分级中LSIL占26.97%,但其中50.0%的病理结果却是正常或慢性炎。见表1。

2.3 HPV阳性与宫颈活检的比较

将HPV阳性者按高危型、低危型、其余类型分类,再与宫颈活检比较。高危型HPV的阳性率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低危型及其余HPV感染则集中于CINⅠ~Ⅱ及慢性炎。尖锐湿疣与高危型、低危型HPV都相关。HPV阳性病理确诊为CIN者200例,HPV阴性确诊为CIN者14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8.28,P < 0.05)。见表2。说明HC2联合TCT检测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宫颈异常细胞并及时发现宫颈癌的诱因,但需以宫颈活检病理为标准来验证其筛查异常结果。

2.4 HPV各亚型的分布

HPV16、18、58等亚型在CINⅢ及宫颈癌的阳性率多见,且阳性率较高,说明CINⅢ及宫颈癌主要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在单一亚型和多种亚型感染中,均以高危型HPV16最常见;而在多种亚型感染中,高危型HPV58感染率仅次于HPV16,以下依次是HPV33、56、18等和低危型中的HPV11、43、6等。

3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中发病率第二高的癌症,仅次于乳腺癌。2008年德国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因发现HPV与宫颈癌的关系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颁奖礼上说:“宫颈癌是一种可通过性传播的疾病,通过HPV传播。从古至今,上百万人殁于此。其病原体的确定,使得开发疫苗成为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降低了死亡率”。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方式是采用巴氏涂片以及改进后的TCT技术,这些方法只能从细胞学病变的角度来评估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也就是说,要等到遭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开始出现明显变化时才可以检测出来。随着对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认识加深以及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HPV基因检测作为宫颈癌的一种筛查手段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主要寄宿于人体皮肤及黏膜。性接触是其主要的感染途径,除此之外,不干净的手、不卫生的公共浴池等都可能成为HPV的感染途径[4]。HPV主要包括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低危型HPV感染可能会引起生殖道湿疣病变,高危型HPV感染则与宫颈癌、阴道癌相关[5-6]。目前已经发现的HPV有200多种型别,不同型别与不同疾病的相关性也不一样,其中14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与宫颈癌密切相关[7],因此,在检查是否遭受HPV病毒感染的同时,做好HPV基因分型检测也十分必要[8]。

HC2检测是目前临床HPV检测领域的金标准[9],HC2阴性预测值很高,因此对于HPV阴性的人群,其筛查宫颈病变的时间可以延长到3~5年,对于持续高危,适当缩短筛查时间至半年,因为这一人群有20%~25%在4年内发展为CIN Ⅲ和浸润癌。20~39岁生育年龄段女性为高发年龄段,另外,50岁以上免疫力低下,易感染HPV,因此必须定期筛查[10-11]。本研究中结果显示,罹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女性以青中年为主。TCT检查、HPV检测与病理的符合率是随着病理级别的上升而上升的。单次TCT检查的假阳性率达38.89%,假阴性率高达41.25%。CIN Ⅲ及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其中以HPV16、18、58为主。结果表明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主要致病因子,HPV16型感染易导致宫颈高度病变;HC2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宫颈异常细胞并及时发现宫颈癌的诱因。

[参考文献]

[1] Keam SJ,Harper DM.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16 and 18 vaccine(recombinant,AS04 adjuvanted,adsorbed)[Cervarix]: profile report [J]. BioDrugs,2008,22(3):205-208.

[2] 乔克林,章文华,李凌,等.山西省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横断面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1):30-50.

[3] Joura EA,Leodolter S,HemandezAvila M,et al. Efficacy of a quadrivalent prophylactic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6,11,16 and 18)L1 viruslikeparticle vaccine against highgrade vulval and vaginal lesions:a combined analysis of thre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J]. Lancet,2007,369(8):1693-1702.

[4] 张向楠,王英红,张文杰,等.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宫颈癌及高危癌前病变与HPV感染亚型关系研究[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4):321-323.

[5] 杨丹球,陈凤坤,唐惠英,等.广西沿海地区妇女宫颈癌患者HPV感染各亚型分布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5-7.

[6] 亚力坤·,刘开江.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及意义[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2):160-162.

[7] 黄桂凤,周霓,莫秀英.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12-13.

[8] 吴向晖,杜趁香,王焱,等.豫西地区女性宫颈病变HPV感染分子流行病学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05-1506.

[9] 周红,王秋伟,朱自强,等.宫颈病变人状瘤病毒分子检测及分型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4):438-441.

[10] 陶琨,杨静,杨华,等.宫颈疾病液基细胞学和人状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联合检测及与组织学检查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2):201-204.

[11] 刘敏,王传新,邓小梅,等.应用液相基因芯片技术筛查山东地区高危人群人瘤病毒基因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5):487-490.

(收稿日期:2012-11-27 本文编辑:李继翔)

上一篇:老板电器:何以取胜? 下一篇:伊能静女神妈妈保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