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尔王人物形象的再探讨

时间:2022-10-10 01:12:58

对李尔王人物形象的再探讨

摘 要:主流观点都认为李尔王是一位年老昏聩的暴君,他最终的不幸遭遇及悲剧命运都源于其刚愎自用、爱慕虚荣和不辨忠奸的性格。而本文将从人物对话及行为的逻辑性、暗示性入手,联系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对李尔王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再探讨,认为李尔王不仅不是昏君,还是承载了人性崇高的君王,并且他的毁灭对加深剧作的悲剧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李尔王;人物形象;《诗学》;悲剧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97-02

《李尔王》被称作莎士比亚最优秀的悲剧作品,主要展示了主人公李尔王放弃权位之后的悲惨命运。普遍观点都认为是李尔在分配国土及王位继承权时爱慕虚荣、不辨忠奸的性格将其自身推向了悲剧命运的深渊。而我却认为,莎士比亚作为一代文豪,在这部悉心研就的悲剧作品中穿插“爱的表白”这样一幕看似漏洞百出的情节,理应有其特殊的用意,我们不能由此就得出李尔是昏君的结论。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阐述道:“反转是事物从一个状态转向相反的方面,这符合或然律或必然律”①,李尔在几日之内便由国王沦为被女儿厌弃的老头,最终悲惨地死去,李尔王的命运发生反转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李尔王的君主形象、其命运“反转”的原因以及李尔王的毁灭对作品悲剧性的作用三方面进行分析,重新探讨李尔王这一人物形象。

一、李尔并非昏君——被误读的君王

初读《李尔王》,读者都会对李尔仅凭女儿们“爱的表白”就武断划分国土决定王位继承权的行为惊诧不已,也正因此,李尔王总被解读为爱慕虚荣、不辨忠奸的昏君,甚至被视作刚愎自用、武断自负的暴君。然而,当我们深入去分析人物间对话及行为的逻辑性和暗示性,就会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作品开头肯特和葛罗斯特间的一段对话。

肯特:我想王上对于奥本尼公爵,比对康华尔公爵更有好感。

葛罗斯特:我们一向都觉得是这样;可是这次划分国土的时候,却看不出来他对这两位公爵有什么偏心;因为他分配的那么均匀,无论他们怎样斤斤计较,都不能说对方比自己占了便宜。

——《李尔王》,第一幕第一场②

这段对话给读者暗示了三个信息。第一,在臣子们看来,李尔王是更偏爱他的大女婿奥本尼公爵的。而在后面的情节中,我们足以明了奥本尼的为人确实比康华尔更优秀更值得被信任。第二,虽然李尔更偏爱奥本尼公爵,但是在划分国土时,他却并未表现出自己的偏袒,而是将国土分配的公平均匀,使他们无论怎样计较,“都不能说对方比自己占了便宜”。这一点体现出了李尔作为老国王的精明和敏锐的政治嗅觉。第三,肯特和葛罗斯特的这段对话是在李尔正式给女儿们分配土地和王位继承权之前发生的,由此可以看出,李尔对土地范围的划分并非是在女儿们的“表白”现场临时决定,而是之前早已做好准备和打算,只是在“表白”现场宣读结果而已。并且,肯特和葛罗斯特提前已预知了土地分配情况,说明李尔在划分土地范围时或者在向女儿们正式宣读结果之前,一定跟朝堂大臣讨论过这件事。这表明,李尔并不是一个将国土分配和王位继承问题视作儿戏的君主,也没有仅根据女儿对自己的“爱的表白”程度就确定对其的赏赐和分封。

李尔从一开始就偏爱正直善良的奥本尼和考迪利娅,这说明他看人识人的眼光依然尖锐而准确;他虽然心中自有偏向,却并不在利益分配上体现出来,这是政客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由此可见,李尔并不是个昏庸糊涂、远贤亲佞的昏君。

二、李尔王命运“反转”的原因

李尔的性格是其命运悲剧的原因之一而并非全部,事物的反转,总会有一个从量变积累到质变突破的过程,因此,接下来本文将继续探讨李尔的人物形象并分析李尔命运“反转”的原因。

在作品开头,李尔王给出的退位解释是,“我因为年纪老了,决心摆脱一切事务的牵萦,把责任交卸给年轻力壮之人,让自己松一松肩,好安安心心地等死”③,这一原因,应该是真实并且可以被理解的。上文已经阐述过,李尔并非仅根据女儿对自己的“爱的表白”程度来确定对其的赏赐和分封,而宣布结果之前,李尔却很严肃地提出了一个很荒诞的要求——以言语作为评判标准,使得这一情节的荒谬性与整部作品的严肃性和悲壮性相冲突。其实,言语并不是评判标准,李尔只是从君王权威的角度要求为自己的继承人宣布过程营造气氛庄严的仪式,就算不假托 “爱的表白”,也必然会有其他的形式来使结果的公布更具荣誉感和高贵感。

从李尔的话语来看,他主观的预想是考迪利亚在这一仪式上热情地表达出自己对父王的爱与孝,于是顺理成章地继承国土和王位。然而李尔万万没有想到,考迪利亚的个性却使她不懂父王的特意安排,她的单纯、执着和真诚决定了她只愿默默的爱。李尔之前并未料到考迪利亚是如此执着,但他也从考迪利亚的坚持中看清了她的性格,这种性格决定了考迪利亚不适合政治生活,也不会成为合格的掌权者。考迪利亚单纯善良,没有政治谋略,不会趋近权术,不像她的姊姊们会曲意奉承、勾心斗角,因而一旦给了考迪利亚国土与继承权,强行把她拖入政治生活和宫廷纷争,她受到的伤害会更深更大。这才是李尔王选择与考迪利亚断绝关系的原因。

紧接着,李尔又要给考迪利亚选择夫婿。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爱慕考迪利亚的是法兰西王。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李尔并非不辨忠奸,而从在选夫婿这一情节中,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观点。当勃艮第与法兰西王到来之后,李尔一直是在跟勃艮第吐诉考迪利亚的“不孝”,强调她已被剥夺王位继承权、身家跌落的事实,甚至说出了十分明显的督促勃艮第不娶考迪利亚的话语。在李尔的暗示和煽动下,勃艮第最终放弃了对考迪利亚的追求。然后是法兰西王与李尔的对话,而此时,读者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李尔对两人的不同态度,当法兰西王表现出对考迪利亚的爱慕,同时勃艮第也表示只要能给他之前许诺的嫁奁就愿意娶考迪利亚时,李尔果绝地说“我什么都不给”,并对法兰西王说“你带了她去吧”,这是很明显地拒绝了勃艮第而把机会留给了法兰西王。如此一来,他把考迪利亚阻挡在政治漩涡之外,又给考迪利亚找到值得托付的夫婿,虽然他没能给考迪利亚权势,却给了适合她的安全而清净的生活。

就这样,李尔让最爱的女儿考迪利亚离开了自己。李尔的身份决定了他的性格,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为。可是在仪式的进行中,他却发现之前自己最中意的继承人并不适合接近权力法则,而这一发现又迫使他不得不做出之后的看似荒谬的选择。命运像一条锁链,一环一环地钳制住李尔王的行为选择并最终将其置入孤立的深渊。李尔命运的反转不是骤变而成,而是这一系列的“意外”与“发现”积累质变而成的。

三、崇高的毁灭——加深悲剧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一书中说,“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更好的人的描述”,“他们或者有突出的优点和特别正直的美德,或者享有富贵生活和很高声望”。对于主人公李尔而言,他至少是满足第二个条件的。由君主沦为常人,从此衣食难保、历经沧桑,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而本文接下来要论述的,是寄托在李尔这一人物形象身上的崇高的毁灭。鲁迅曾经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打碎给人看。李尔王的毁灭,以及死亡导致的他的全部生命意义的毁灭,都给这部作品的悲剧性起到了推动作用。

李尔身份尊贵地位至高,这是他外在的光环。可是对于他本身而言,他已年老体弱日薄西山。当他放弃让考迪利亚继承王位,并让肯特远离权利中心之后,他只有独自去面对风险。高纳里尔和里根在得到王位和土地之后会对父亲的态度发生变化,李尔理应是可以预感到的,只是他没有预料到这种变化会来的如此之快并且如此猛烈,这是令李尔愤怒和措手不及的原因。然而当李尔被驱逐出宫殿流落荒野之后,他却从未屈服。在困顿中,弄人对李尔说,“老伯伯,回到那所房子里去,向你的女儿们请求祝福吧”,可李尔却倔强地回答“不,我要忍受众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我要闭口无言”,作品中也多次有类似话语的出现:

李尔 你见了一头熊要转身逃走;可是假如你的背后是汹涌的大海,你就只好硬着头皮向那头熊迎面走去了。

可是我要重重惩罚她们。不,我不愿在哭泣了。

尽管倒下来吧,什么大雨我都可以承受。

——《李尔王》,第三幕第四场④

“享有富贵生活和很高声望”的李尔,却宁愿在荒野中露宿也不愿向女儿低头,他带着满腔怒火和坚定的信念,下定决心要向命运挑战,要重重惩罚忤逆的女儿。这是挫败后的崛起,这一需要巨大勇气的行为给了读者震撼。这时,读者在怜悯李尔的同时,更多的是肃然起敬。李尔说,“我心灵中的暴风雨已经取去我一切其他的感觉,只剩下心头的热血在那儿搏动”⑤。他因极度的愤怒而完全置身于自己的世界中,内心强烈的情感控制着他,使他忘却了自然界的暴风雨,只感触的到“心灵中的暴风雨”。自然界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令人恐惧,但是人类内心的暴风雨更是激情凝聚之后的喷发,是一种超越自然的人性力量。而这种超出理性规范的精神振奋,给人一种有感于人类力量强大的崇高感。

但是,纵然李尔承载着人性的崇高美,他最终还是悲痛欲绝地惨死在小女儿考迪利亚的身边。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悲剧应该给人带来恐惧和怜悯,“恐惧的产生是由于这些遭受了灾难的人与我们很相似;怜悯的产生是由于感觉某人遭受了不应遭受的灾难”⑥。李尔命运极端反转,而人生的不确定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存在的,他的悲剧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这种人生的共性使人们感到恐惧;李尔已是风烛残年,却要在此时看见家庭破裂子女成雠的境况,这是日薄西山的李尔所不应遭受的灾难,因此使人们发出怜悯。而正是这种崇高的毁灭,才打碎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正是这种恐惧和怜悯,才极大地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性。

由此可见,作为莎士比亚最伟大悲剧的主人公,李尔不仅不是一位刚愎自用任人玩弄的昏君,还是一位保护了女儿和忠臣、坚强不屈、体恤人民并承载了人性崇高的君王。本文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剖析了李尔王言行举止的深层含义,透过表象探源李尔王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他的行为选择,并逐渐由对他的怜悯升华到崇高的敬意。人们亲眼见证了寄寓人性崇高的李尔王历经人世沧桑之后揭示内心的最后时刻,也正是从他的毁灭中才得到了悲剧的情感体验。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P30.

②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M].朱生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P270.

③同上:P288.

④同上:P292.

⑤同上:P232.

⑥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P35.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M].朱生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郝久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王德胜.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上一篇:直面音乐音响的感性体验 下一篇:动漫元素在影视广告创意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