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的市场倍增效应

时间:2022-10-10 12:57:28

吉林的市场倍增效应

推进体系建设

吉林省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为农产品流通和营销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11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农副产品市场发展到452个,年成交额700多亿元,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共302个,占市场总数的67%。其中,批发市场137个,占市场总数的30%,年交易额达504亿元,占农副产品市场交易总额的72%。在批发市场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26个,年成交额232亿元,占批发市场成交额的46%,占农副产品市场交易总额的33%。批发市场尤其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在农产品促销中发挥着显著的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作用。

深化市场开发

2011年,吉林省为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积极开展农业展洽活动,全年在长春、四川、河南、海南、上海、广州、香港和韩国等地共筹办和参加了长春农博会、中国农交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洽会、海南冬交会、上海有机食品博览会、广州绿博会、香港吉林名特优农产品推介会和吉林长白山人参产品推介会等8个展洽活动,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额12.6亿元,签订招商引资和经贸合作项目近212 个,引进和利用资金达200多亿元。通过举办和参加展洽活动,一大批跨区域、国际间农业合作开发项目在吉林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力地拉动了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和市场占有率,吉林省以实施品牌战略为切入点,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大力开展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创建工作。一年来,通过农产品“三品”认证确认3766个品牌,其中2011年新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256个,绿色食品45个,有机食品10个;通过“名牌农产品”认定培育1257个品牌,其中吉林梅河大米等25种农产品曾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有880个产品被吉林省政府认定为吉林名牌农产品,有352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长春农博会名牌产品;通过联合重组整合大米和人参两大品牌,其中吉林“鼎吉”大米加盟企业14户,吉林“长白山人参”加盟企业19户,产品86种;通过国内外的农交会、农博会、招商会等洽谈活动,大力宣传和推介上述各类品牌。通过培育和创建品牌,吉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企业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品牌效应利润。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生产出来的粮食和农特产品质优量大。2011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34.2亿斤,比2010年增加65.7亿斤。为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省农委根据市场需求,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

在吉林农网和吉林农业报上开设专栏,适时报道吉林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产销情况。2011年通过网上推介企业近千家、2000多种产品,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35亿元。

专门举办农产品产销衔接会和推介对接会。2011年,吉林省先后在长春举办了农超对接会及玉米产业高层论坛,在韩国和香港、海南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了吉林名特优农产品推介会和吉林长白山人参推介会,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1年8月,长春农超对接会组织70多家大型农产品超市、批发市场等采购商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等供应商参加活动,签订农超对接项目23项,订单金额5380多万元。

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对接试点。2010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成功开展了生产资料电子商务试点,2011年扩大到20个县、500个终端网店,网上交易品种由化肥、农药等生资产品扩展到农产品。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已开始启动。通过这一探索,逐步实现农民足不出户卖出产品、购进所需生产资料。

加强市场监测预警

为合理引导农民调结构、抓生产、促销售、保增收,吉林省紧紧围绕主导农副产品玉米、水稻、大豆和蔬菜开展市场监测预警工作,切实提高市场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准确性、前瞻性。一是开展蔬菜价格监测。2011年年初,针对蔬菜价格上涨过快状况,及时启动了蔬菜价格周监测,秋菜上市期间,又启动了地产秋菜价格周监测,形成10多篇监测分析报告。二是开展新粮上市价格周监测及走势分析。自新粮上市以来,对新粮玉米、水稻、大豆价格开展周监测,形成报告13期,向农业部报送水稻价格监测报告10期,撰写《玉米、水稻、大豆新粮价格走势分析报告》、《关于吉林省玉米新粮购销形势分析及有关建议的报告》等监测分析报告10余篇,其中《玉米、水稻、大豆市场趋势分析》被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市场信息工作简讯》采纳刊出。三是开展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及效益分析。通过2011年9月和12月两次对全省15个基点县的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形成准确详实的《2011年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的报告》。四是开展经常性的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监测。通过吉林省“百村千户”调查系统,对全省各地上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每月编辑出版两期《市场信息简讯》,全年共24期,对全省主要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进行全年经常性监测。

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农产品市场预警分析报告和向社会有关信息,对领导宏观决策、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引导农产品市场流通和消费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2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将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以促进农产品营销、保障市场供给为目标,进一步强基础、拓市场、促衔接、抓预警,建设和完善城乡统一、布局合理的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流通效率,促进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扶持物流园区建设

按照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结合吉林省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经过努力,在中部长春市启动建设一个集大宗农产品现货与期货交易配套、资源流与信息流互动、辐射全国、影响东北亚的大宗农产品物流中心,在东部通化市启动建设一个集特产品和药业为主体的吉林特产品物流园区,在西部白城市启动建设一个集杂粮杂豆和畜产品物流园区,逐步形成完善的“中粮东特西杂”的吉林省市场流通区域格局。

实施农产品市场提升工程

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部定点市场,广泛开展标准化农产品市场创建工作,升级改造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全省9个市州1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上规模、上水平,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建设。

抓好会展经济,拓展农产品市场

2012年,吉林省将筹办和参加5个重点农产品展洽活动,包括第十一届长春农博会、第十届中国农交会、中国绿博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点筹办好第十一届长春农博会和抓好第十届中国农交会的参展工作。通过会展活动,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提升吉林省优质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

推进产销衔接

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企业和大型超市、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产销各方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和“农批对接”活动,努力建立长期的稳定产销关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电子商务应用网点,扩大网上交易规模和交易量,让越来越多的产销各方尽早享受现代信息科技带来的便捷和实惠。

做好农产品市场预警

进一步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机制,根据对农产品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及时作出市场预警,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引导生产和消费。

上一篇:办理消防行政案件中询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下一篇:浅谈外语学习与智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