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时间:2022-10-10 11:51:08

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摘 要: 阅读能力是英语能力的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技巧等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阅读兴趣 习惯 技巧 能力培养

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利用课堂教学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就是说,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联系学生实际,针对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教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加大背景知识的输入。教师可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联系相关的新闻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在教学新课前设置一定的问题,使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心学习;还可以从旧知识入手,创设一种认知“期待”,让学生带着要“验证”新知识的心理积极学习。

比如在教学NSEFC Book4 Unit5 “Theme parks”时,教师可以设问:What is a park?What is a theme park?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Disneyland?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阅读,获得信息会更快更准,阅读也会变得轻松愉快。

二、利用课堂教学,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速度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要提高阅读速度,必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课文阅读教学为此提供了最佳平台,因为在教师监控下产生的阅读效果是学生个体阅读所不能达到的。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下几个习惯。

1.默读文章的习惯。默读就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信号,其获取信息的速度比出声读快得多。

2.整体浏览获取信息的习惯。即把握意群和句子的整体结构,摒弃逐字逐句对应理解的习惯,以便更有利于对句意、文意的整体理解。

3.尽量避免指读、回视、唇读和重读。这些不良阅读习惯必然影响阅读速度和整体理解,要求学生阅读时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提炼,争取一次性读完材料。

4.猜测词义的习惯。阅读时,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而要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为广泛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课堂教学,掌握阅读技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具体可如下操作。

1.略读全文,确定中心。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是一个有机整体,段落和段落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首段或末段、每段的首句或句中的黑体字(句)等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教材中的许多阅读课文都设计了在文中找关键词、主旨句和概括中心思想的练习,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类练习,培养学生快速浏览文章、迅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2.查读课文,掌握细节。阅读课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具体数字、日期、人名、地名及其他信息进行有目的的查阅,这样既为归纳、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打下基础,又培养学生迅速找出所需信息的能力。课堂训练时,首先要让学生每次只查找一、两个项目;查读前向学生说明此信息可能以哪种形式出现。比如人名、地名、书刊名等,应注意大写或斜体字;时间、年龄和门牌号等找数字;定义类信息则找that is 或其他解释的标志语。另外,与所查内容无关的信息,尤其是个别生词要很快掠过,以免影响阅读速度。

3.细读抓住重点,精讲突破难点。学生阅读课文时,在重视文章细节的同时,要加强对语言结构和语言点的分析;既要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的内在联系,又要学习赏析优美的语段或语篇,领悟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比如教学SEFC3 Unit 10 “workbook,”在“On Reading”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此句语言优美,描述形象,可让学生欣赏并领悟其富含哲理的语境。此外,教师要对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语言难点或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讲解、说明,这既有助于学生积累相关的语言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语言难点的能力。

4.推理判断,深层理解。推测文章的内在含义、因果关系及词语的内涵意义,是阅读必备的能力之一,它既能提高阅读速度,又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常识进行判断;又可运用构词法、语境等推断关键词义;还可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把握文意。比如在教学NSEFC4 Unit 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时,最后一段(32行):Each ear of rice was as big as an ear of corn ...只有和上下文信息结合,并联系生活常识,才能理解ear在这里的意思。

重视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对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介绍和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努力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了解生活在不同社会背景中人们的语言特征和文化习惯,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四、结语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史爱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2000(21)(第6版).

上一篇: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究 下一篇:寻找连接体中的特殊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