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道“难题”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10-10 11:16:25

由一道“难题”引发的思考

一、“难题”再现

在六年级毕业班的一次质量抽检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0平方米,半径是0.2米,求这个圆柱的体积。”此题错误率高达70%。大多数学生的思路都是先求圆柱的底面周长,再求出高,而后根据“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的公式求出体积,能够直接用“20÷2×0.2”求解的学生寥寥无几。

二、解决策略

为什么只要两步便得解的题目却成了一道“难题”,回到教学“圆柱体积计算”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六年级的课堂上年复一年、一成不变地重复着这样的学习过程:

1.课件演示: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大屏幕动态演示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16份,拼成一个长方体。并定格成下图。没有多媒体的,一般教师用教具演示操作,同样定格成教材的标准图。)

2.操作:小组合作照上图那样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3.观察比较,推导公式。

提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注意观察圆柱的底面与长方体的底面,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的关系。

学生交流后,借助上面的示意图小结: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相等;长方体的高与圆柱的高相等。

追问:想一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根据学生回答推导小结圆柱的体积公式。

从表面上看,这个教学过程似乎无可非议:有演示、有操作、有观察、有推理、有抽象,学生经历了圆柱体积公式完整的建模过程。实质上,教师的课件演示和观察时的问题提示,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动动眼、动动手而已,他们按图索骥“直奔主题”:把圆柱转化成标准形态的长方体――观察、分析、比较圆柱与转化成标准形态的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推导、抽象体积公式。整个过程没有给学生对操作结果产生不同想法的时间与空间,也不容学生有不同的观察视角,更没有启发学生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或发现新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没有丝毫的旁逸斜出,根本不是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正是这个看似开放探究,实则封闭灌输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求圆柱体积只能机械地套用公式,无法根据题意灵活选择解题方法,更别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史宁中教授认为:“创新意识不要认为创新真是创新,孩子真能创造出新东西很困难。就是他得到了他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是创新。创新很重要的是培养自信心,他觉得有趣,他觉得经过了认真思考,得到结果很高兴,这是创新意识,这个是很重要的。”据此,可将上面的教学过程略做些许变动:

1.课件复习圆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2.操作:小组合作尝试着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3.展示学生拼成长方体,至少出现三种情况:(如果没有条件让学生操作,教师演示后,至少也要呈现这三种形式让学生观察转化的结果。)

4.自由观察:转化后的长方体与圆柱体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求?

5.学生交流,对应上面的三种操作结果,可能会得出如下计算方法: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侧面积÷2)×半径;

圆柱的体积=(半径×高)×(底面周长÷2)。

6.教师启发引导,殊途同归。

同样是操作、观察,只是让操作、观察更自主、自由一些,只是让操作结果与观察视角多样化一些。可是,正是这个自主、自由与多样化,让学生真正参与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学习活动,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全过程。由于圆柱体积的求法是学生自主操作、观察、发现的,而且,最后公式的推导也源于学生最初得出的结论,因此,学生的体验是深刻的。有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遇到类似上面的“难题”,就自然会调度已有的经验,轻而易举地找到最佳解法――20÷2×0.2。正是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有可能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孕育提供丰富的“营养”。

可见,同样的教学内容,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深度是不一样的,参与学习的情感是不同的,教学的价值也是迥然不同的。

上一篇:“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学难点诊断与改... 下一篇:刍议GIS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