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山地引种营造林技术初探

时间:2022-10-10 08:45:57

湿地松山地引种营造林技术初探

摘要:系统总结了贵州省三都县多年来湿地松山地造林的经验,对贵州省南部乃至南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山区湿地松山地造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湿地松;引种营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1.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04202

1引言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是重要的速生用材及纸浆材针叶树种,还能生产优质松脂,是世界上采脂树种中产脂力最高的一种。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用途广,在世界亚热带和部分热带高海拔地区广为种植,是很好的经济树种,松脂和木材的收益率都很高,一般栽植后10年就可达到平均年收益每亩2000元。三都县位于贵州省南部, 是典型山区林区,属南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1月均温7.6℃,7月均温26.7℃,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7.6℃,≥10℃积温5644.5℃,无霜期328d,年平均降水量为1349.5cm,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196.3h。其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湿地松是2001年三都县从广西引进的一个造林树种, 开始大面积用于荒山造林。由于该树种在三都县具有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前期生长迅速等特点,深受群众的喜爱,是该县2001~2010年荒山营造林的重要树种,目前发展到7万多亩,笔者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摸索出一套湿地松山地造林技术。

2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宜选择低山丘陵或低中山中、下部,坡度30℃以下,海拔600m以下的丘陵、岗地,以及河谷、湖滩地等背风向阳、潮湿地块;母岩类型为第四纪红黏土、页岩、板岩、千枚岩、砂页岩、红色砂岩等;土层较深厚、肥沃、层厚度在80cm以上,腐殖质层厚度大于5cm。三都县引种造林部分地块因海拔较高,立地条件较差、土壤脊薄、干燥,林木的生长营养不良,长势不旺,10年生的湿地松树高仅有5~7m,胸径6~8cm,难以成有用材,为此,笔者认为造林地选择是引种湿地松成败的关键。

3营造林

3.1林地清理

为了便于整地、栽植和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进行,为新造林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必须进行造林地的清理,将造林地上的所有杂灌、藤、草等全部砍倒,并选择有利天气进行焚烧炼山。

3.2整地

主要通过翻土、松土和冬天冻垡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改善幼林成活生长的条件。整地时间一般要在造林前3个月,三都县一般要求在上一年的12月底前完成,以便充分发挥整地的蓄水保墒作用。为防止水土流失山地造林整地采用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方式,一般采用块状整地为主,其规格约为40cm×40cm×30cm;整地要求表土和心土分开,杂根和大的石块拣尽,整地翻出的土壤经过一段时间充分冻垡后方可回土,回土时要先回表土,后回心土。通常结合整地在回填土时施钙镁磷肥或复合肥作基肥,施肥量为每穴300~500g。

3.3栽植

(1)苗木准备与保护。选择1年生优质湿地松容器苗造林,苗木规格高30cm以上,地径0.4cm以上。苗木内部的水分平衡直接关系到栽植的成活率,因此,从起苗到栽植的过程都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苗木,要把好起苗关和运输关。起苗要打足水再取苗,保护根系不失水,做到不散袋、不伤茎、不伤稍;运输要求尽量缩短从起苗到栽植的时间,尽快送到造林地,最好是随起随栽。

(2)栽植方法与要求。采用容器苗可以四季造林,但造林季节多在冬、春两季。选择阴天或细毛雨天气栽植。栽前将袋底抠通,栽植时,将苗木扶正,用表土或湿润土埋苗根,栽植深度一般比苗木根际原有土痕深2~3cm,分层填土打紧踩实,上覆盖细土略高于穴面呈弧形。采用容器苗造林栽植保证成活率关键技术是起苗、运输、栽植都要防止容器袋土散落。

(3)初植密度。湿地松的栽植密度视经营目的的不同而异,湿地松适宜的初植密度为每亩133~166株,其中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纸浆材林、油脂林为株行距2m×2m,每亩167株;建筑一般用材林为株行距2m×2.5m,每亩133株。

4抚育管理

4.1幼林抚育

由于湿地松是强阳性树种,为提高幼树保存率,确保幼树生长,提高林木生长量,及时清除造林地上杂草杂灌,湿地松林地幼林期间应及时进行幼林抚育和科学追肥,达到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早郁闭,缩短成材年限,提高林地利用率。湿地松造林后的3年内,一般当年松土除草2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份,结合抚育每穴施复合肥0.5kg;第二次抚育在10月份前后进行。抚育方法:全刹杂灌,扩穴培土。松土除草要做到“三不伤、二净、一培土”,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杂草除净、石块拣净;把锄松的土壤培到根部并覆盖杂草,以减少表面水分蒸发和增加有机质以及抑制杂草生长;松土深度要适当,做到里浅外深,坡地浅平地深,第一年松土浅,以后逐年加深。

2014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覃会敏:湿地松山地引种营造林技术初探资源与产业

4.2间伐修枝

为了培育丰产林,林分应进行1~2次间伐,首次抚育间伐一般在8年左右,间伐株数为保存株数的25%左右,主要间伐林木分化后的林下被压木。然后视林分生长状况及培育目标,再间伐1次,间伐强度为20%~25%,间隔期4~5年,一般以下层疏伐为主间伐。其中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纸浆材林、油脂林纸浆材林间伐1次,建筑一般用材林间伐2次。

经营管理模式是决定湿地松林是否早产、丰产的关键环节,必须及时进行幼林抚育和科学追肥,如果粗耕粗作,放任管理,湿地松林则会出现早衰、老化现象,甚至停止生长。

5对策与建议

(1)根据三都县引种湿地松800m以上山地湿地松林出现了早衰、老化现象,甚至停止了生长的实际情况,建议今后800m以上荒坡不宜大面积连片营造湿地松林。应当在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好的600米的潮湿、深厚、肥沃土壤背风山谷、山中下部营造,呈点状分布,栽植后10年可以利用。

(2)湿地松作为一个外来引进树种,具有自身许多优良的生物学特性,但在三都县也表现出很多弱势,尤其与该县主要的乡土树种马尾松相比,有很多不足之处。湿地松前10年生长快,但以后生长就明显缓慢,而且它不能培育成大径材,在材质的抗性上比不上马尾松,马尾松可以培育成大径材。所以,建议在规划造林时,湿地松作为薪炭林、采脂、造纸林、建筑等用途是可以的,不宜培育为大径材用材林。

(3)合理采脂。湿地松从第10年时开始采脂,生长良好的林分每年每亩生产松脂27kg,目前价值约1000元,这份采脂的收入是其它树种所无法比拟的。前期营造湿地松可以合理采脂,发挥产脂率高的优点,增加群众的收益。

(4)增加后期投入,改变原来的粗放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对现有的湿地松林,在全面清理基础上要进行培土、施肥等抚育管理措施,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让出现了早衰、老化现象,甚至停止了生长的湿地松长成可用之材,提高林地的利用价值。通过努力,巩固提高三都县引种湿地松的成果和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三都林业志[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3.

[2]杨国荣.湿地松引种栽培在大理州的推广应用[J].林业建设,2002(5).

[3]于永根,蔡开锋,徐庭标.湿地松芽苗移栽育苗技术[J].江苏林业科技,2011(1).

上一篇:林业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及措施 下一篇:浅谈大学精神与校园景观的“美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