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语文活动课 让孩子在玩乐中发展

时间:2022-10-10 07:49:53

优化初中语文活动课 让孩子在玩乐中发展

活动课是落实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学会和掌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及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并进一步培养政治思想、社会公德意识与世界观、人生观等是新课标下对学生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近年,在一些中学,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着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越来越手打学生的欢迎。因此,在教语文时,我既追求课堂上的抓纲务本,也注重课外活动的训练,力图通过优化语文活动课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得到发展。

1 转变教学观念,认识特点循序渐进

要上好语文活动课,作为教师首先应正确认识它的特点,追根溯源,注意到它低迷的状态和渐变的发展。同时要认识到它既不同于课堂上的语文课,也不同于课外活动语文活动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特长,提高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素质的一门课程。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比较复杂,封闭的教学内容和陈旧的教学方法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语文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和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语文活动课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教材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它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2 内容形式丰富活泼,培养学生重在参与的热情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外在表现。语文广袤的知识需要用丰富活泼的形式来表现。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不断变化活动课的方式,运用变化多样,具有趣味性、新颖性和知识性,并能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拓展教学内容。

2.1 新学期新生讲话活动

对于来自不同学校的初一新生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他们的新学校,新老师,更希望能尽快认识他们的新同学。因此,刚进校的一两周,利用轻松活泼的活动课时间,让学生作自我介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还在无形中为接下来的活动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2 重点抓朗读训练

初中语文课文有很多较短小的朗读材料。因此,要重点抓朗读训练,除了课堂训练外,我还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加以强化。例如,在教了《皇帝的新装》后,我在课外进行了分角色朗读训练,要求每个人都参加,进入角色,充分利用角色语言再现人物形象。每次比赛都制定评分细则,选评分员,每次比赛后都要给以点评。可见,这一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还使学生在熟读中掌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同时,通过带表情的朗读,还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

2.3 写课外笔记,交流发展

新生一入学,我就鼓励多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每人准备“三本”,即一个日记本,一个小作文本,一个摘抄本,然后规定每周写一则日记,每周写一篇由老师命题的小作文,每日摘抄一句格言警句。还安排每个月有一到两次活动课用来评讲读书笔记,让写的好的同学分享心得和体会,介绍经验和方法。这一活动课,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促进了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了积累知识的习惯,而且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其他方面诸如文化艺术素,意志毅力等心理品质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应用网络技术,优化语文活动课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它是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和学生的积极主动配合参与下,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智力和能力、组织协调性的训练,从中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种活动。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量的信息涌进了学校的课堂。现代社会需要具备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才能的人,网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空间。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能让语文活动课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发挥活动课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3.1 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起编导和引导作用。在编导方面,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安排活动的内容,选择活动的形式。网络活动课中,教师可在学生学完生字后,设计了互动天地,创设摘苹果、生字排排坐、词语万花筒这些题目。另外还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活动课与课程的协同运行,以达到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目的。网络活动课中,教师可设计制作适宜的拓展阅读材料,挂到网上,指导学生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生字,学会积累语言。在引导方面,教师在活动开始时要设计问题情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活动程序之中,重在导“趣”、导“动”、导“法”。让学生在真正的兴趣老师指引下“活”中求学,“活”中做文章,在“动”中求知,启发思维。好奇爱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让他们感兴趣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齐“动起来”。语文活动课就是要让学生把身上的器官全部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通过动眼,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通过动口,提高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动脑,提高思维素质;通过动手,提高写字和习作的本领。

3.2 以学生为主体,使学习各方面都得到提高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不管怎样都必须落实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从事主动经历和探索发现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上下功夫。只要学生参与了,能在活动中慢慢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首先让学生开展某项活动之前自觉主动地查找资料、自我准备。进行自我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其次是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的欲望。在活动课中运用网络,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这些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最后是让学生勤于总结、自我评价。每次活动结束时,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开展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同时要求学生把小结情况,输入电脑并存盘。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信息时代的到来,丰富多彩的信息涌入学生的视野,开放性教学、多样性教学变得越来越成为可能和有必要。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空间,它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正适应了活动课丰富多彩的特点,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更应该积极利用这一技术。

上一篇:小议职业技术学院的钢琴教学 下一篇:优化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快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