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智障儿童创造了奇迹

时间:2022-10-10 07:27:35

她让智障儿童创造了奇迹

1896年,一位致力于智障儿童教育的精神病医师在“教育议会”上就如何教育智障儿童发表了一篇讲演,在场的意大利教育部长对其理论心服口服,任命她主持一个智障教育中心。不久之后,在一次国家举行的读写考试中,她的几名八岁的智障学生不仅通过了考试,而且分数还高于考生的平均成绩。当时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意大利和欧洲,因为在意大利,那些智力有障碍、没有读写能力的孩子是不能上小学的,他们只能生活在精神病医院里。没有人相信这些孩子可以通过政府举办的考试。这件事无疑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奇迹,而这一奇迹的缔造者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

离经叛道的求学路

蒙台梭利1870年生于意大利的一个小镇,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为了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她12岁时把家搬到了罗马,这对于蒙台梭利发掘自己的兴趣、丰富学识是非常关键的。14岁时,蒙台梭利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一度希望自己能发展这份志趣,成为一名技术人员。事实上,即便是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女性不适合担任技术方面的工作,而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女性当技术人员更是很难被接受。所以蒙台梭利的想法在当时被视为异类,她的父母也不能接受这一点。不过,蒙台梭利仍毅然决然地进入了以男性为主的工科大学学习。

在工科大学学习期间,蒙台梭利的兴趣也发生转移,她起初对生物学很有兴趣,经过对各种新事物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充实后,蒙台梭利最终确定医学才是她真正的理想。所以,从工科大学毕业后,蒙台梭利期盼着能进入医学院读书。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当时的社会仍然非常保守,女子进入医学院是理所不容的,而且还会受到严厉批判。经过几番奋斗,蒙台梭利终于如愿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就读。但围绕她的质疑和反对却从没有停止过,在所有的反对声浪中,蒙台梭利的父亲是最激烈的一个,为了迫使她屈服,她的父亲甚至切断了她的一切经济来源。但蒙台梭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持,她没有退缩,而是凭借奖学金和家教的收入撑过了这段艰苦的学医岁月。

发现孩子内心的秘密

1896年,26岁的蒙台梭利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毕业后,蒙台梭利在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诊所担任助理医师,她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到罗马各地的精神病医院寻找智障儿童,将他们集中在一起进行治疗。在当时,人们大都认为儿童智力障碍是医学上的问题,对其治疗多以药物为主、教育为辅。因此智障儿童和精神病患者是没有什么差别的,都是被关在一起,采取封闭治疗,遭遇十分可怜。蒙台梭利在一家精神病医院看到一群智障儿童挤在一间空无一物的房间里,那里没有玩具,甚至没有任何可供儿童抓握的东西,管理人员的态度也很恶劣,根本不组织任何活动。

然而,通过与智障儿童的实际接触,蒙台梭利发现,与其说这些孩子智能的不足是医学上的问题,还不如说是教育上的问题。他们所需要的不只是一日三餐这么简单,每个孩子都有其内心发展的秘密,这个秘密是其内心深处唯一的向导,能够推动其成为注定要成为的那个人,他们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唤醒内心那个沉睡的力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内容。她认为孩子出生后就已经是一张蓝图,有很多内在潜力,老师的角色就是帮助他们把与生俱来的潜能激发出来,这一观点与当时其他的教育者都不一样。

要想激发儿童的潜能,就需要老师为其提供某些外在的刺激。如果缺少这些刺激,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充分地发展,他们看起来就会有些智力障碍。蒙台梭利发现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本能地想抓住身边的某些东西,她由此提出“利用双手操作发展智力”的教育方法。通过研读前人对儿童精神障碍方面的著作,蒙台梭利学会了运用教具促进儿童的发展。她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补充和发展了各个学科的教具,并用这些教具帮助那些智障儿童。

这一方法立刻收到了奇效,它让这些智障儿童通过了国家举办的考试,媒体称赞此事为治疗精神障碍方面的奇迹。但蒙台梭利却说奇迹只存在于孩子内心深处,只有我们给孩子准备一个完备的环境,奇迹才可以发生。蒙台梭利认为教育不是老师教、儿童学的过程,在合适的环境下,儿童自己会从环境中学习。因此环境的提供是教育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个环境应该是成人对儿童的使命清楚了解后所准备的,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积极事物。

儿童要在“工作”中成长

帮助智障儿童通过国家考试让蒙台梭利赢得很多赞誉,但这种惊人的成就也给她带来了深刻的沉思。既然智障儿童都可以通过考试,为什么很多正常孩子却无法通过,而且他们还常常出现厌学的现象?如果她的方法对智障儿童有效,那么其背后的教育原理必定也能更广泛地运用在正常儿童身上。

基于这个想法,蒙台梭利在1907年创立了第一所“儿童之家”,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蒙台梭利将儿童使用教具的活动称为“工作”,而将儿童日常玩耍称为“游戏”。通过观察和研究,她发现游戏只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工作”才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工作”中儿童非常投入、专心致志,能够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进行,直至完成内在的工作周期。

有一天,蒙台梭利看到一个孩子很专注地制作一个圆柱体的模型,他的专注几乎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这令蒙台梭利非常好奇。她叫来其他小朋友在这个孩子周围大声唱歌、游戏,但他却丝毫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继续做眼前的事。蒙台梭利不死心,她又小心翼翼地将这个孩子连同他的椅子抬到桌子上,阻碍他工作,但他还是继续做他自己的事,仿佛没有发生任何事情。大约过了40分钟以后,这个孩子突然如梦初醒般停下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尽管经过了长时间精神集中的工作,但他一点也不疲惫。

由此,蒙台梭利发现全神贯注的注意力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关键,孩子的智能、情绪、秩序感、安全感、社会性及敏感性全部来源于此。而训练儿童注意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置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中。

蒙台梭利坚信:儿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土。教师的职责不是说教,而是为孩子在特别的环境中准备一系列活动,激发孩子内在的潜力。这样造就的是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独特的个人,当他成年后,外来压力再也限制不了他内在的发展、征服不了他的精神。

上一篇:今天,展览的都是商品,卖的才是艺术! 下一篇:海藻天然的“雨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