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初中历史“卓越课堂”

时间:2022-10-10 06:05:11

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初中历史“卓越课堂”

【摘要】“卓越课堂”是重庆市全面落实新课改要求、着力推进“减负提质”的一种优质课堂形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初中历史的学科特色,阐述了“卓越课堂”对初中历史教师所带来的全新挑战,然后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对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初中历史“卓越课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卓越课堂教学模式

为贯彻重庆市教委关于“减负提质”的文件精神,创造性地实施“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江津区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全区教育质量,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上、体现在学生发展上,江津区教委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结合全区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卓越课堂”发展战略,为全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卓越课堂”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经过认真学习、研究、贯彻《重庆市江津区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文件的精神,我认识到:“卓越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全区上下齐心合力,分阶段推进,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全面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普遍达到有效课堂要求,总体水平明显提高,最终创建出“卓越课堂”,这对全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历史学科,目前的教学改革不够深入,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卓越课堂”对全区的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一是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将历史学科视为以记诵为主的“单向接受的科目”的思想观念。要争取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重大事件,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人文素养。作为人文学科,历史教学的真谛并不只是传递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而是在于传递人文信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同时加深自己对历史的思考。教师要广泛地阅读,大量地了解相关信息,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不断地进行思考,养成开放性的思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是要改进教学方式,教师应充分考虑江津的区域特色和教育现状,以学生学为本位、以开放生成为本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并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出发,组织教学活动。

四是要在反思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技能。在历史学科中要真正地实施反思性教学,教师必须增强自觉反思的意识,知晓教学反思的内容、策略与方法,并懂得在教学反思中逐步改进和完善,最终创新教学模式。

二、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卓越课堂”。

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它是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富有成效的教学实际经验的系统总结。科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一套具有科学依据的、稳定的、系统的操作方式,有利于教师摆脱凭个人经验和感觉教学、在实践中摸索的被动局面,从而帮助广大教师尽快走上教学的科学化和正规化的轨道,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所以,要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历史“卓越课堂”,探索出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在江津范围内广泛适用的、优质高效的历史教学模式非常关键。

江津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夏昭禄说:“‘卓越课堂’是一种教育理想,是一种价值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基本要求是既要体现10年课改的成果,又要体现新课标修改的精神,使师生双方都得到最优化发展。”的确,10年课改初见成效,江津区的历史教师们逐渐探索出一些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一些课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此,积极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改变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深化历史课程改革,打造初中历史“卓越课堂”的当务之急。

(一)、优化整合多种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初中历史新课改的发展和深入,一些有创见的教师已探索出多种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如“自学辅导法”、“六步教学法”、“愉快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目标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图示教学法”、“电化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有的是传统教法的集结,有的是现代教学方式的创新,它们推动了新课改的深入,比较适用于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虽然教学模式并不等同于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但教学模式的建立必须依靠科学的、合适的教学方法作为依托。所以,我们教师要加强学习,从上述的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中吸其精华,弃其糟粕,选择性、批判性地进行取舍和优化整合,从而探索出适合江津教育现状的、适合江津师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加以实践、改进、补充和完善,逐渐形成一套理论的、系统的、综合的、稳定的教学模式。

(二)、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

有的省市改革起步早、力度大,已经探索出较为成熟而且颇具前瞻性的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榜样。比如北京的“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模式,上海的“主体历史比较教学模式”,湖北的“导向、展现式”教学模式;海南的“抛描式脑图”教学模式等等,都是初中历史教学领域中创建的、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它们已初步显现出独到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并为培养创造型跨世纪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其中的成功经验,推动我们的教学模式建设和“卓越课堂”建设。

(三)、结合江津的实际情况,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卓越课堂”

虽然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10年课改所取得的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决没有万能的教学模式,我们不能信手拈来,而是要充分考虑到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条件和有差异的实施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和措施。结合江津的区域发展特色和教育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在全区范围内较为实用的教学模式,打造出颇具特色的“卓越课堂”。

总之,初中历史“卓越课堂”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卓越课堂”行动的责任感。然后要积极投身课改实践,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作为引领,探索“卓越课堂”建设的有效途径。最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最终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卓越课堂。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融合与渗透研究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