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进益:见证两岸关系发展的台前幕后

时间:2022-10-10 04:33:26

邱进益:见证两岸关系发展的台前幕后

他曾经是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他曾为“汪辜会谈”做了很多前期和准备工作,他是舟山嵊泗人,在那里生活了14年。他,就是奔走两岸的台湾知名人士邱进益。

见证“九二共识”形成的台前幕后

1993年3月,邱进益出任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1992年香港会谈的时候,他还不在那个位子上,但是他实际参与了幕后的决策。

邱进益说:“那个时候双方都没互信。因此对对方提出来的任何意见或者对方所提出来的想法,总觉得有点计谋在里头,这个方案会不会有陷阱。所以有点‘谍对谍’的味道。因此,当海协会相继提出五个方案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海基会也相继提出了五个相对的提案。香港会谈时,双方就胶着了,因为海基会提出的五个方案,海协会没有办法接受。那么,相对的,海协会提出的五个方案,海基会也不能接受。结果就僵在那里,怎么办?后来,海基会的代表就请示我们在台北的最后的决策单位。当时,我在这个决策单位里头。我们觉得这个结要想办法解开。所以,我们又提出了三个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方案。我记得非常清楚,第三个方案也就是后来双方能够接受的方案。当时的文字是我跟先生草拟的。因为当时先生也在我们这个决策单位里头。我们最后就草拟了这么一个方案。后来会谈虽然中止,海协会回到北京之后,用书面的方式来确认,同意我们所提出来的第十三个方案,也就是后来双方都能接受的‘九二共识’基础的那个文字”。

邱进益说,他和先生制定的历史性文字是这样表述的,即“统一过程中,虽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对一个中国的内容,认知有所不同……,但事务性会谈不牵涉一个中国”。他说:“大陆方面表示同意、尊重与接受;对于一个中国,双方各自以口头表述,而不用文字表达。”这是后来“一中各表”的由来。

邱进益认为,“九二共识”是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创造的名词;因为大陆与台湾在一个中国原则上有共识,口头各自表述“一个中国”有共识,但是对“一个中国”的内涵没有共识,于是双方搁置争议,求同存异。邱进益说:“因此,我主张称之为‘九二谅解(understanding)’,不过大家既然已经约定俗成,也就都采用‘九二共识’这个词汇。”

邱进益认为,“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如果没有1992年的“九二共识”,就没有1993年的“汪辜会谈”,也就没有1998年的“辜汪会晤”,更没有先生上台以后,接续下去的这么多次的“两会”商谈。所以,“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两会”协商进入新阶段

在“汪辜会谈”举行之前,海基会副董事长邱进益与海协会副会长唐树备,就举行“两会”最高负责人“汪辜会谈”和“建立‘两会’制度化沟通管道”等问题进行磋商,达成“七点共识”。之后,又在新加坡就“汪辜会谈”有关问题再进行预备性磋商,其中有关两岸经济交流议题,因双方立场差距极大未能达成共识。

“当时是两岸40多年来最高层面的接触,彼此有许多猜忌”,邱进益表示,基于这种不同的考虑,他与唐树备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一定要让双方“双赢”,“因为我与唐树备有相同的背景,都是‘外交’系统出身,而且又是同乡,很多想法都一致,所以在谈判中许多技术性的问题也比较好解决”。

邱进益高兴地说:“如今,非常值得庆幸,两岸的氛围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两会’协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两岸关系多年来累积的结果”。

“汪辜会谈”:一扇两岸的“机会之窗”

1993年4月27日上午10时,举世瞩目的首次“汪辜会谈”准时在新加坡举行,时任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的邱进益是这段历史的直接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

邱进益回忆:“辜汪会谈的时候,新加坡方面对我们蛮不错的,给予我们隆重的接待,尽量提供优惠条件。但是,辜先生什么时候到新加坡?我们就有很多考虑,是辜先生先到新加坡,还是等汪道涵先生到了以后再到呢?为什么有这样的思维呢?后来,我们就讲了,因为汪道涵先生发的邀请函,所以他是主人,借个客地,他还是主人嘛,那我们客人不能先到嘛,如果我们客人到了主人还没到,那主人显得很失礼,对不对?所以我们一定得安排在汪道涵先生到了的第二天,好像中间我记得间隔8个小时还是几个小时,辜先生到了。到了之后,问题又来了,比方说,他们两个人之前也在很多场合见过面,但是正式以‘两会’领导人身份是第一次见面。那怎么见呢?我们住在不同的两个地方,新加坡给我们安排了同一个会议场所,但是给我们两个休息室不同,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我就跟唐树备先生商量。我说,第一,汪先生是主人,我们是客人,客人应该来拜会主人,而且汪先生比辜先生大两岁,中国人长幼有序,一定要来拜会。但是,也不能让辜先生自己来敲门说,我是辜振甫,我来了。作为主人,你得派一个代表去接辜先生过来,那么,派谁呢?就派你唐树备。我说你就代表汪先生去请辜先生过来,我把你介绍给辜振甫先生,一起出来以后,你再把辜振甫先生介绍给汪道涵先生。这个过程看起来其实不是很要紧的事,但事关礼仪,事关观瞻。那时有283个记者采访,诸如此类事情稍微安排不适当,我们回台湾去,就会被台湾的老百姓说:你自我矮化自己,你们去朝贡等等的话都会出来。所以说蛮艰难的。因为当时你们是一个团队,一套班子,一套人马。可是我们有‘陆委会’,有海基会,而且‘陆委会’和海基会意见常常不一致,所以我们当时去从事谈判的时候,的确是蛮艰难的”。

“应该说首次‘汪辜会谈’前后这一段时间,是两岸关系最好的时期,隔绝40多年的两岸关系终于跨出了重要的一步。”邱进益说,“汪辜会谈”首次实现“两会”最高负责人直接见面会商,也是两岸高层人士的一次正式会晤,它表明两岸接触对话的大门从此正式打开。

对这段历史依然记忆犹新的邱进益回忆,当汪道涵与辜振甫伸手越过不足两米的会议桌,双手紧握在一起的时候,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已是热泪盈眶。“40多年来首次两岸民间授权的领导人见面、握手,大家坐在一起握手言欢的场面,让许多人都百感交集”。

此生最念是乡关

邱进益14岁离开舟山,在台湾生活了60年,直到2005年才第一次回家乡。“变了,几乎变得完全不同了。发展之快,超出想像。”邱进益感慨地说,“唯一不变的是,它还是我的家乡”。

邱进益是舟山嵊泗嵊山人。解放前,其父邱人海曾任嵊山镇镇长,叔叔邱人智任花鸟乡乡长。父亲和叔叔都是当地的殷商,当时经营着嵊泗第一大渔行“邱公兴”,家中有跑上海的渔船,还有百货店。少年时的邱进益,生活优越,百事不愁,更“稀罕”的是他还被父母送到上海去读书。“嵊泗有几个家庭有财力送孩子去上海念书呢?我父亲对我这么说”。

在邱进益14岁那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随父母到了台湾基隆。父亲在当地做起了生意,惨淡经营。邱进益则插班进入基隆市立中学,开始了边打工边求学的艰苦岁月。生活境遇发生了巨大变化,更令邱进益没想到的是,这一离家,竟是茫茫的大半辈子。“1993年来北京时,按说我是有机会回老家看看,但我任务在身,不敢分心。”邱进益说。

直到2005年,邱进益终于踏上了归乡的路。一切都变了。虽然老屋仍在。站在嵊山最繁华的街上,邱进益感慨万千。走在街上,邱进益听到了一个称呼“台胞”。怎么是台胞呢?“我是舟山人!请叫我‘舟山人’!”邱进益动情地说。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首先必须得记住自己是个中国人;然后你应该永远记得,你的家乡在哪里,记得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报答她。这跟我们必须报答养育我们的父母,是同一个道理。”邱进益说。

邱进益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他的目光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舟山虽然偏居一隅,但舟山人要把眼光放远,比如宁波和舟山港口的联结,这是一个很好的跨越。舟山跨海大桥的开通,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创举。作为一个舟山人,我期待舟山的未来有更多类似的联结和创举。”邱进益说。

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从事了近30年公务生涯的邱进益并不太懂旅游,但旅游是家乡的支柱产业,所以他也开始关心。“我经常去意大利和夏威夷,坦白说,我并不觉得那里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海水清澈一点,还有一些当地的文化吸引。我们舟山也有很漂亮的沙滩啊,如果能加强旅游区的文化建设,开发一些互动性的旅游产品,我相信也会吸引很多游客。”“舟山能不能和杭州、宁波联手,推一个区域性的旅游产品?杭州玩几天,宁波玩几天,再到舟山玩几天。因为普陀山在台湾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光靠一个普陀山,恐怕不能吸引足够多的台湾人到舟山来旅游。”“促进舟台两地合作交流,我想宗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我们也可以在台湾找一个和舟山相似度高的城市,结为姐妹城市或友好城市,然后由这个城市推及到台湾其他地区。”“如果两地交流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自当竭力,在所不辞。”邱进益说。发已白,心还在。少小离家老大回,邱进益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多为家乡发挥余热。

上一篇:巧用墙壁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艺术创新研究的几点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