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全球要考虑的3大因素

时间:2022-10-10 04:03:09

细看三一全球布子的路径,也可以浓缩出整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甚至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海外扩张的轨迹,而除去地域因素之外,三一为代表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参与全球竞争时,类似其常常提及的优质性价比,强大的服务网络和质量、创新的专业研发也开始频繁抛出。这背后,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怎样的竞争逻辑呢?

地域对国际化的影响。前些年,很多公司都把研发的中心搬到了中国,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中国较为充足的研发人才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对一个想要国际化的公司而言,如何布局走出去的路线是门学问。总体而言,全球布局时如何基于地域做出选择,取决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和时机以及资源配置,并没有一条可以复制的路,也不建议企业照搬。

对有些公司来说,循着发展中国家市场到成熟市场的路径未必是最好的走法。比如华为,不同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全球化路线,华为很早就突破欧洲市场,拓展品牌并建立起较好的品牌与口碑。

服务胜过价格。进入当地市场之后,如何打开局面同强势品牌竞争?显然,靠在新兴市场通常使用的“价格”杠杆,是无法获得竞争优势的。工程机械行业的产品,通常价格很高,且对用户的安全影响也很大。与简单算单价相比,这类产品的客户通常算的是整体的经济账,看产品整个使用生命周期的成本。这种情况下,用户尤其看重服务能力是否够强,是不是有全球快速的服务网络。

这个行业的代表企业如卡特彼勒,制胜的关键,就是其强大的零部件物流体系。一旦产品出故障,它保证有快速的服务响应。所以,这个行业全球发展时过程中,最见效的办法是找到当地有很好服务体系的合作伙伴,与之合作或者收购它。比如当初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是基于有效整合IBM这一块原有的服务体系迅速发力。

收购兼并是个“技术活”。并购之难在整合,这已经有点老生常谈,但是中国企业在收购之后,市场运营和管理实践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有的企业在国内有十几年的市场经验,但不同区域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都不一样,在国内都无法实现管理流程、风险控制、财务制度等方面的统一和标准化,如此,又怎么做国际化统一?

企业走出去的通常做法中,有一条就是先做好内部流程标准化,形成完整的可复制的管理体系,然后再往外冲,无论是收购还是新建,只需要做一些本地化,其他都可以复制到全球其他地区。韩国企业比较多选择这个办法。另外两种办法,一是找到一些好公司做兼并收购,典型的案例就是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二是被比喻成“高速公路上换轮胎”的做法,即“边走边打造全球化管理能力”,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国内某知名电信设备制造商——在进入欧洲市场之前,该企业从技术导向变为市场导向,学习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设计和交付,核心能力是整合产品研发;此后,他们打造的是交付能力,即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整合;如今,该企业着力打造的是风险控制能力。

如今回首,原来一些产品线、事业部较多的国内企业向海外拓展,都在纷纷整合业务线,提出“one company”战略。这个整合过程,从企业全球化演进的阶段特点来看,尚处于五个阶段的第三阶段,即局部标准化的起步阶段(IBM把企业全球化演进度分成松散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局部标准化管理——全面标准化管理——全球整合企业五个阶段)。

评述嘉宾:

徐永华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

上一篇:存在,但不合理 下一篇:论我国中小学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模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