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老师”的玩乐型创想园

时间:2022-10-10 03:46:22

“鸟老师”的玩乐型创想园

一天,鸟老师接待了一对母女。母亲说:“鸟老师,我的闺女要请你费心,她有问题。”她有什么问题?“她不会画画。”不会画画怎么是问题?“反正,一会儿您就知道了。”

自从开办“汉苗创想园”,鸟老师从来都害怕家长跟他说:“我家小孩画画特别好,得过什么什么奖。”这位家长也让他心生嘀咕。

那一天,别的小朋友挥笔胡画时,这个小女孩就只画了一个小黑点。鸟老师问她怎么不画,小女孩忸怩地小声说我不会。鸟老师蹲下来,也学她用细微的声音说话:“但你不是已经画了吗?这是什么?”小女孩不回答,鸟老师说:“你不说,那我就瞎猜了啊。这个是马,是房子。”他故意乱说一气,小女孩听了半晌,轻声说:“我画的是暴风雨。”

虽然一下子有些吃惊,但他立刻说:“我明白了,这个是暴风雨,天都黑了,全都是漆黑漆黑的,下着雨好吓人。”他也拿起笔画了一个更大一点的黑点:“我也画一个,雪崩了!雪崩了!”这个孩子自己在想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她不会表达,所以一直在遭受打击,家长说:“教她的老师都不喜欢她。”

送孩子来汉苗的家长多数比出生于1969年的鸟老师年轻,而他的本名是向华。说汉苗创想园是一个培养小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艺术教育机构,用词显然言过其实,因为这里只有鸟老师一个人教课,每次两个班,每个班只招10个人。

现在是一个“创意”被没完没了地提及的时代。打开网页,推开会议室的门,你都对创意这个词避闪不及。汉苗教的是关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课程,但这要如何付诸实践?

更常见的培养儿童艺术修养的课程是直接教孩子绘画,家长面对孩子画出来的有模有样的作品,就像农民面对秋天的稻谷一样,有踏实的收获感。

汉苗不教孩子绘画,带他们玩。

汉苗现在在望京的一个小区里开课。这个有两间房的屋子,原本是朋友试图请人来开小型幼儿园的,那个愿景落了空,留下的唯一遗产是一面大黑板,做不成生意,朋友干脆免费送给鸟老师用。

但借用也只是暂时的,汉苗有随时关闭的危险,因为向华觉得自己主要还是一个“写字的人”,虽然与孩子在一起很开心,但他害怕失去业余的状态,只在周六上课,每个班每周上两小时的课,一个孩子一次交200块钱,这些挣来的钱撇开其他成本,完全不可能在北京承担房租。他说:“要是这个朋友要把教室收回,我就再去拜托其他朋友。”

教室门口有片开阔地,向华想把它改造成峡谷里的小舞台,物业无理由拒绝了。在想要精心装扮一个乌托邦乐园的愿望和随时被驱逐的危机意识互相拉扯之下,他请了绘本界的朋友帮忙在墙上画画;屋顶安上格子状的隔层,以备随时往上面添加小朋友的作品;绳子、贝壳和葫芦装扮了一面墙壁;水池里的笼头中有一个被马虎的装修工人装反了方向,水流向上喷出再往下坠落。而前人留下的那块黑板,再也没有被使用过,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汉苗的教室里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基本上分为两类:大自然里捡来的树枝、树叶等,然后就是各种生活废弃物,比如装月饼的盒子、吸管、果壳、废纸等等。

向华带着孩子们用这些捡来的东西做手工,就像他自己那一代人小时候玩的一样。他鼓励孩子们自己提出一个愿望,或者对着现有的材料想象,他只在旁边起“添油加醋”的作用。孩子们的家长往往缩手缩脚地在一边坐着,向华请他们一起玩,有的家长连连摆手:“老师,我不行,我没有一点美术细胞,我什么也做不了。”向华鼓励他们做自high型家长,但必须也是自己玩,如果对着孩子指指点点,就要被请出教室。“孩子的荣耀感和家长完全不同。成年人帮助孩子解决他/她技术上无法完成的事情,但所有环节都由他/她自己决定和动手,他会由衷地觉得这个东西是他自己做的,会带着荣耀感走出教室,而内心的荣耀感对人来说是重要的。”

尽管招收的是3至10岁的孩子,但汉苗的教室里不仅没有任何防止孩童跌倒碰撞的保护垫,还有一个“可怕”的角落,摆着各种锋利的刀具、插电的热熔胶枪,几岁的孩子真的可以使用它们吗?在汉苗开办几年来,向华的经验是不要刻意保护,让孩子自然地去接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东西,只要你教会孩子正确的使用方法,他们就不会受伤。当然,每次上课期间,他也总是要特意留一些心思在那些正在用刀做木工活的孩子身上。这个角落也是父亲们喜欢的地方,常常乘送孩子来上课之机,带点家里坏掉的东西来修理。

热熔胶枪用来融化胶条,然后用来粘各种东西,它其实比较容易烫到手,现在那些孩子每次被烫到了手都像获得荣耀一样,大声喊老师来看:“鸟!看我的手,被烫了!”

汉苗的教室里来过一个人,课后对向华做自我介绍,向华一脸茫然。对方说:“你应该知道我的,我是国内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你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我们华德福的理念是一样的。”华德福倡导呵护孩子的童年,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成长。

但是,向华完全不喜欢理念,也从未学习过任何理念。在接触了几年儿童教学之后,他发现在中国完全不缺乏好的理念,缺少的是好老师,他自己现在成为儿童教育界略有名气的老师也纯属凑巧。

他曾经是《宝莲灯》和《我为歌狂》的编剧,在电视台和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产量作为动画制作核心之后,他离开了动画行业,三年之后回来一看,动漫产业基地在各地兴建,热钱涌入,资本方口出豪言,但细谈之后会发现,资本方愿意付出的成本只是给低端“血汗”加工行业一些微薄的报酬,编剧和导演的价值完全不被看重,这种情况迄今仍未改善。

向华从此开始进入绘本领域,原创绘本这个行业迄今为止还没钱、没人关注,他觉得太好了,可以有时间沉下心来做点什么。2010年,有一个朋友“看我们这帮做绘本的人挺可怜的,没地方开会”,就把一个不常开放的画廊借给他们用。用着用着,对方就说:“我们每家有个小孩,你们周末来这儿给小孩讲讲故事,别让小孩瞎玩儿。”

几个人一商量,就去找老师,找到一个搞幼教的年轻男老师。向华他们设计了一个有关葫芦的故事,到网上买了大大小小一堆葫芦回来,还设计了一个环节,编织了很多葫芦藤和假叶子,把葫芦挂在藤上,上课时不是发葫芦给大家,而是孩子们自己去摘葫芦下来画。

主题、故事、环境全有了,请来的老师开始上课了,弄来一个巨大的黑板,一笔一画教孩子怎么画葫芦,小孩们都听傻了。向华说:“不对,这不是我要的,我费这么大劲布置,就是为了打开孩子的想象力。”老师说:“您不知道,如果不教他们怎么画,他们能直接在脑袋下面画腿!”

跟这位老师费劲沟通了三堂课,向华想还是自己来吧。刚开始,他一边讲故事一边紧张得发抖。“那个时候才知道,虽然做了那么多年的动画,口口声声做的是给孩子看的东西,但成天揣摩的是领导意图、投资人意图,实际上完全不懂儿童。”

但因为坚持做原创设计课,他越来越知道,教课还是最终回到自己身上:什么事最好玩?

孩子把水泼在桌上划拉着玩,让水顺着桌檐往下流,家长生气:“老师你怎么不教他们画画?我交了钱,难道就是送孩子来玩?哪儿不能玩?”向华说:“还真是哪儿都不能像这样玩,在幼儿园可以吗?早被老师喝止了。不要小看它,孩子在玩水的时候,其实创造水流下去的节奏。”

一个才3岁的孩子,让他画一幅画是不对的,3岁的孩子一定让他把3岁过够。3岁没有过够到4岁,4岁没有过够到5岁,就会永远焦虑。每一个年龄都没有过够,那将是很可怜的。向华说:“我是从小问题极大的一个孩子,所以我知道问题。”

18岁之前,他都是一个“怪物”,完全不适应主流教育体制,“笨”到奇特的地步,功课一塌糊涂,自卑,“自卑是一种天性,不一定是环境造成”,其他小孩都长得歪瓜裂枣,就他瞪着一双大眼睛,跟别人都不一样,所以为自己的漂亮而自卑。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是《红高粱》的编剧,家中永远谈笑有鸿儒,但在某种程度上,文化也会成为压力,父亲指着一柜子的书对他说,18岁之前要看完。孩子对命令永远是叛逆,他至今都没有看过几本世界名著。他和姐姐(艺术家向京)小时候一直羡慕那些没有文化的家庭,父母不管孩子。如果父亲不那么说,他可能会抽出几本书出来看,他从自己身上知道:父母要强制推送给孩子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有好结果,只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过程比结果重要”不是一句空话。一个始终立不起一根牙签的孩子在某一次把一根牙签立起来,和一个能做三层楼的孩子的荣耀感是一样的,因为大家起点有差距。向华说世间有两种力量:狮子的力量和大象的力量。现在的中国,倡导的是狮子的力量,当你还是一个小狮子的时候,其他狮子就会告诉你,当一个狮子要强壮,要爪子尖利。实际上草原上还有一个动物是大象,大象小的时候也是很脆弱,但是它默默长大,长成草原上最大的动物,所有的动物包括狮子都会回避大象,我们可以共存。向华希望保护孩子们的自由天性,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内心茁壮起来,既可以一人独立,又能与其他人和谐相处。

一个周末、2个小时,不可能给孩子带来大的改变,只是种下一颗种子,孩子一定要在人生中的某一个阶段感受到想象力飞扬的幸福感。尽管未来一辈子可能将过着庸人的生活,但他/她一定会想起这种快乐的瞬间。

家长对向华说:“孩子以前去上学,下楼走进小汽车,在车里瘫着,下车进教室,家长在外面等,孩子下课上车回家。但是现在他一下楼就蹲在地上玩。”这是向华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改变,他对家长说,不要带孩子满世界转地去看大自然,自然就是在身边,砖缝里的一棵草就是自然,几根树枝可以摆出好玩的东西来,窗边飘过来一片云,在玻璃上对照着把云画下来,云飘走了,窗户上还留着云的痕迹——这些都是自然。

关于那个只会画黑点的小女孩,有一次,汉苗的孩子们一起做一个春天的鸟窝,小女孩画了很多五颜六色的鸟,她说那是热带的鹦鹉。但是向华又在其中发现了一个小黑点,他知道小女孩的黑点都有含义:“这个是什么?”她指了指向华,她想画他,她还不会画人,所以采用老办法画了一个小黑点。孩子如果想画你,说明这个孩子爱你。向华眼圈湿了。学这个东西有没有什么用处?她可以不画画,但这个孩子体会到了爱。

上一篇:动画界的“幸存者” 下一篇:做自己的“富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