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0 03:08:59

90例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胎膜早破产妇的病例资料,所有产妇均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 所有90例胎膜早破产妇经针对性的治疗后,17例顺产,25例实施侧切,48例实施剖宫产分娩。结论 产妇发生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高龄产妇多见,可致难产、母婴感染、早产等并发症发生。故要及时给予处理,以避免影响母婴的健康。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早产; 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PROM)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37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称为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是围生期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率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增高,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均升高。胎膜早破的原因有:创伤;宫颈内口松弛;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支原体感染;羊膜腔压力增高;胎儿先露部与骨盆入口衔接不好;胎膜发育不良;孕妇缺乏铜、锌微量元素等等[1,2]。2008年4月~200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90例胎膜早破产妇,所有产妇均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月~200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产妇1158例,90例患者发生胎膜早破,发生率为7.8%。其中初产妇74例,经产妇16例,年龄22~41岁,平均(28.5±2.8)岁。足月前胎膜早破共34例(37.8%),孕35周25例,孕34周9例;足月胎膜早破56例(62.2%)。所有90例胎膜早破孕妇都有大量液体自阴道流出的表现,进行酸碱试纸测定阴道分泌物pH>7。窥阴器检查见羊水自宫颈溢出,入院时均无发热、宫缩或偶发激惹宫缩,B超检测羊水平段≥3 cm。

1.2 方法 所有产妇均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所有产妇入院后,均实行抬高臀部,绝对卧床,并注意产妇的外阴清洁。破膜12 h后仍未临产患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应用至产后3~5 d。未足月胎膜早破者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口服安保片行保胎治疗,应用硫酸镁抑制宫缩,25%硫酸镁溶液16 ml置于5%葡萄糖100 ml静脉点滴,半小时滴完,以后用25%硫酸镁溶液60 ml加入5%葡萄糖1000 ml静脉滴注,速度为1~2.0 g/h,直至宫缩逐渐停止,剂量为24 h不超过30 g,并给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6 mg,肌注,2次/d,共2天。治疗原则为促进胎肺成熟,尽量延长孕周,并密切观察产妇的体温、白细胞计数、胎心变化、羊水性状。B超实时监测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度、胎盘成熟度、羊水量等。每周2次胎心监护,计数胎动。发现异常及时终止妊娠[3]。

1.3 观察项目 观察90例胎膜早破产妇的分娩方式、并发症等情况,并在新生儿娩出以后1 min进行Apgar评分。

2 结果

所有90例胎膜早破产妇经针对性的治疗后,17例顺产,25例实施侧切,48例实施剖宫产分娩。Apgar评分:8~10分67例,4~7分21例,3分以下2例。并发症发生情况:产褥感染征象5例,新生儿窒息14例,新生儿肺炎2例。见表1。90例胎膜早破产妇中>35岁的产妇42例(46.7%)。

3 讨论

胎膜早破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分娩并发症,胎膜早破的病因不十分明确,过往从传统力学观点来进行解释,之后有学者发现胎膜本身结构变化和感染因素对胎膜早破很重要,最近几年又进一步探讨酶类和细胞因子在胎膜早破过程中的作用。胎膜早破与感染有关,妊娠期存在于阴道内的各种细菌可由阴道及宫颈上行感染至胎膜,引起胎膜的局部感染。除感染外,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宫颈功能不全、宫腔内压力异常、创伤以及胎膜的结构发育异常、孕妇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因素有关,易于引起难产,妊娠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虽然终止妊娠是未足月胎膜早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孕妇有利,不过由于未足月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所以又需要尽可能延长孕周促胎儿肺成熟[4~6]。

胎膜早破易引起绒毛膜炎,产后易患子宫内膜炎。胎膜完整时防御感染甚为重要。阴道内寄生菌群以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淋菌、支原体多见,胎膜早破易引起病原体上行性感染、危害母婴健康。感染、创伤、头盆不称等是PROM的高危因素,也是剖宫产的相对指征。破膜后,羊水减少,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且宫壁紧裹胎体,致宫缩不协调影响分娩机制,所以增加了手术率也增加了围生儿病死率[7,8]。

本组资料显示48例(53.3%)实施剖宫产分娩,发生产褥感染征象、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并发症的几率也很高,这证明胎膜早破对孕产妇的影响很大。且从资料中发现,患者多为高龄的孕产妇,90例胎膜早破产妇中>35岁的产妇42例(46.7%)。这表明高龄孕产妇发生此病的几率很高。

羊水中的致病菌可使子宫及宫颈对缩宫素的敏感性降低,影响有规律的有效宫缩,宫颈扩张延缓,产程易停滞。胎膜早破发生于胎先露未衔接时,由于胎头高浮,大量羊水流出使羊水减少,降低了羊水对宫壁和胎儿压力的缓冲作用,从而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流出后,宫壁紧裹胎体,导致宫缩不协调,妨碍分娩机转,形成胎头位置异常,甚至影响子宫收缩,同时胎膜早破可带来产妇精神负担,上述因素导致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增加[9]。

做好胎膜早破防治工作十分重要,首先应做好产前保健,普及孕妇知识教育。预防胎膜早破是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对胎膜早破的防治应做好产前保健、普及妊娠知识教育、重视孕期卫生指导、保持营养平衡,多进食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的食物;告诫孕妇在孕中晚期不要劳累、注意休息,食易消化食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避免腹压突然增加;尽早治疗生殖道感染和子宫颈内口松弛。在妊娠后期注意产前卫生、保健,尽量减少阴道检查,孕晚期避免性生活及重体力劳动,积极预防PROM的发生。对胎膜早破>12 h未临产者,选择对母儿无害且能迅速通过胎盘的抗生素,对预防感染有一定的作用,对孕儿≥36周者应积极终止妊娠。如孕周<36周且宫内无感染、无绒毛膜炎、无明显胎儿宫内窘迫者可等待,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必须终止妊娠者,在给予预防感染的同时,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尽量减少新生儿的病死率。自然分娩是最佳方式,对母婴不良影响较小。但胎膜早破多发生于胎先露、胎位异常或骨盆异常、头盆不称者,临产后应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时发现潜在的难产因素,正确选择阴道助产或剖宫产结束分娩,以免延误时机而增加母婴并发症[10]。

综上所述,产妇发生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高龄产妇多见,可致难产、母婴感染、早产等并发症发生。故要及时给予处理,以避免影响母婴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陶冶,王克涛,王智慧.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8):858-860.

[2] 陈必良,马向东,辛晓燕,等.孕34-37周合并胎膜早破的处理.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2):1118-1119.

[3] 李婵娟,丁依玲.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3,14(2):75-77.

[4] Tran SH,Cheng YW,Kaimal AJ.Length of rupture of membranes in the setting of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at term and infectious maternal morbidity.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8:5878.

[5] Seong HS,Lee SE,Kang JH. The frequency of microbial invasion of the amniotie cavity and histologic chorioanmionitis in women at term with intact membranes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labor.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8:568.

[6] Shim SS,Romero R,Hong JS.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tra-anmiotic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4:8656.

[7] 张雪茹,李伟.100例胎膜早破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09,6(33):12-13.

[8] 吕小燕,彭朗鸣,尹春艳.孕34~36+6周合并胎膜早破的处理比较研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10):1464.

[9] 徐建平,王彦林,徐玉苑.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分娩方式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8):478-480.

[10] 刘新菊,马杰,赫立恩.孕妇血清中维生素C含量与胎膜早破关系的研究.河北医药,2009(5):321-324.

(收稿日期:2010-12-2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728例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其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