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10 02:27:43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各大城市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仅就常见的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

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桥梁垮塌、房屋倒毁、大堤冲毁、路基沉陷等,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政工程的这些质量问题,已日益严峻地摆在人们的面前。

一、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如果道路不平,会降低车速,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原因有:基层压实度控制不严格或软土路基处理效果不好,导致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因此,施工时应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二、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由于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或在夏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大,而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致使板体开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强度、稳定性、均匀性。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的技术指标,使用合格水泥和低碱含量水泥,禁止使用小窑水泥。另外,板块混凝土的过振,会产生分层离析和板块裂缝。所以振捣时要注意加强监督对易产生不密实的部位的振捣,防止发生过振产生的混凝土分层。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为防止断板、开裂现象的发生,可采用碾压式干硬性混凝土,同时预留的伸缩缝必须符合要求。

三、堤防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应采用以下方法和措施进行处理:

1、模板面要清理干净。

2、尽量采用刚度好的大模板,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应拼严,控制跑模,防止漏浆。

3、钢模隔离剂涂刷要均匀,不得漏刷。

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

5、混凝土振捣要密实,应不漏振和不过振。

四、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雨季或冬季施工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土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填料的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还有就是市政工程因为要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往往工期要求非常紧,没有考虑足够的路基沉降期,这些问题均会导致发生此质量通病。在使用过程中,路基产生固结沉降,致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

1、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要求来控制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在机械难以压实的地方,如检查井的周围,可用蛙式打夯机具进行分层夯实。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

3、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土质进行回填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五、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即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施工控制措施不当。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二是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这些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局部变形,扩展成网状裂缝,形成龟裂的主要原因。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初期虽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长期照射下,会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防治措施主要有:

1、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2、严格控制路基层的施工质量,保证压实度和弯沉值合格。

3、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

4、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

5、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

6、在潮湿、寒冷、高温等特殊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六、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由于桥头填土的沉降与桥台沉降有差异,以及伸缩缝、桥头搭板做得不好,在桥台处形成台阶,不仅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还对桥梁产生很大的冲击力。避免上述问题必须做到:

1、桥台后背填土应选用排水和压实性能好的回填材料,以达到最好的压实度,减少路堤填土的后期沉降量。

2、对于桩柱式桥台,应先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桩柱式桥台,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

3、选用性能好的伸缩缝,并精心施工,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

4、做好桥头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

七、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对软土地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对基底进行加固。

2、设置白灰粗砂桩。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成孔后,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用木棍捣实,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填充料体积膨胀,起到挤压土基作用,提高路基承载力。

3、采用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对苇塘、稻田、藕池及沼泽地区的路基进行处理。

4、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织物。

八、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在预应力后张法施工过程中,由于灌浆强度低,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如某工程预制工型梁,因波纹管不畅而未引起重视,导致压浆不充分,经超声波无损检测后发现孔道内出现空洞,最终废弃,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声誉的损失,给业主造成工期的延误。因此,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1、灌浆用的水泥宜选用是新出厂的批次,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进行试验确定。

2、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吹干。

3、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最好二次灌浆、抽真空灌浆等工艺。每孔道应由底处向高处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加强压浆的旁站监督,并做好压浆记录。

九、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不止上述几条,本文只是对工作实践当中接触到的常见病例加以归纳分析,总之,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必须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从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面、各环节齐抓共管,才能使市政道路工程

的质量有根本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肖钢.浅谈如何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J].科技信息,2009.26.

[2]周昭光.浅谈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控制[J].广东建材,2009.8.

上一篇:浅谈工程机械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胶州市产业规划建设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