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重创洪湖水产养殖后的反思

时间:2022-10-10 02:16:14

干旱重创洪湖水产养殖后的反思

摘要:洪湖在淡水鱼类养殖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2011年罕见的干旱让洪湖渔业经济陷入僵局,脆弱的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2011年干旱对湖北洪湖水产养殖产生的影响,并对此暴露出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洪湖;水产养殖;干旱

一、洪湖水产养殖的特点

洪湖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全国七大淡水湖之一。境内有大小湖泊103个,拥有水面88万亩,其中洪湖大湖水面53万亩。广阔的水域为洪湖全方位开发水产养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湖中水生高等底栖动植物量居全国首位,底栖动植物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黑鹳、白鹳、中华秋沙鸭等十多种珍禽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这里盛产各种鱼、虾、蟹、龟、鳖、螺和莲藕等。

从2008年数据看,洪湖水产养殖面积达71.19万亩,水产品产量33.19万吨,渔业总产值30亿元,水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水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均在72%以上。近来年,洪湖水产结合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水产,通过做强小龙虾产业、做响洪湖和谐养殖、拉长水产产业链、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特色水产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二、旱灾重创洪湖水产养殖基本概况

受持续干旱影响,湖北洪湖水产养殖业遭受重创。据荆州市水产局最新统计,全市共有147万多亩养殖水面受灾,其中精养鱼池和湖泊、水库、河沟等受灾严重,成鱼损失7万吨,鱼种损失2万吨,虾蟹等水产品损失4万多吨,渔业总经济损失14.8亿元。洪湖市水产局办公室主任曾继参表示,截至目前,洪湖水产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近5.3亿元。同时,由于船只搁浅在暴露的湖滩上,时间一长就拦腰折断了。每艘船大约6万元,仅此一项就损失30多万元。

干旱不仅让水产养殖业遭受灭顶之灾,更让洪湖湿地的生态受到沉重打击。从2010年的“水漫金山”到2011年的湖底龟裂,洪湖正经受着一场水与火的考验。旱灾的出现,使得洪湖的水产养殖遭受重创,渔民的生活出现严重危机。但是对于旱灾的出现,政府和渔民的反应是被动的。这样的灾害是天灾,同时也是在人们长期的不注重水利设施的兴修和对河道破坏下造成的。2011年罕见的大旱,是对“渔业大市”荆州农田水利设施的一次严峻考验。

三、干旱重创洪湖水产养殖暴露出的社会问题

第一,盲目扩大养殖规模,易破坏生态平衡。在洪湖渔业发展迅猛时,当地渔民开始对洪湖不加计划地开发。超容量开发利用水域滩涂,造成了局部的生态不平衡,导致生物物种的局域化。围栏和土埂使湖区分成不同的区域,湖水变成死水,在旱灾或是洪灾来临的时候,水体不能有效地流通,导致抗旱和防洪的不利,加剧渔业的损失和给恢复生态带来更加严重的困难。

第二,引水灌溉设施不足。据了解,荆州所属的四湖地区原本是全国有名的“水袋子”,洪涝灾害频发。长期以来,荆州重防洪排涝,轻引水灌溉,所以排水设施比较齐全,但引水设施严重不足。

第三,围湖造田造池易带来隐患。由于可用水资源有限,一些地方因为“抢水”引发争执。荆州的洪湖、长湖等水位下降后,沿湖村民开始围湖打堤、造田造池,这也给湿地长远保护带来了隐患。

四、旱灾重创洪湖水产养殖后引发的思考

第一,提升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势在必行。本次旱灾重创洪湖,对洪湖的水利设施及政府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要求。洪湖当地政府应该以本次旱灾为契机,加强对水利设施的检修和兴修。一直以防洪为己任的洪湖在注重防洪的同时,也要增强自己抗旱的能力。

经过旱灾之后,很多渔民面临的是渔场和渔业的重建过程。加强对渔业的扶持力度,能使他们尽快恢复生产,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特别是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龙头企业恢复生产的状态良好,才能发挥良好的龙头作用,带领当地的经济复苏,给当地政府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第二,洪湖生态亟待恢复。首先,加强洪湖水面资源综合利于的开发和规划。主要应根据环境容量、水面的容量来合理的调整养殖业的布局,淡水湖,如何发展适度养殖?同时要完善水产养殖技术环境标准,强化管理监督。其次,退耕(养)还泽(滩)工程。建设内容包括:评估现有湿地利用方式和湿地退化状况,实施湿地恢复和重建工程,进行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对恢复的湿地进行监督和管理等。拆除原有的围网和过多的网箱,同时加强堤坝建设,防止农业用水富营养化的水体流入洪湖,使整个工程出现延误。

第三,应考虑部分渔民转业的合理诉求。洪湖旱灾过后,很多渔民的生活遭到重大的打击。同时由于洪湖生态恢复计划,很多渔民可能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渔船和广阔的湖面,他们面临着转业的问题。渔民的地位非常尴尬,渔民不比农民,农民有房有地,可是渔民全家全部行当都在一条船上,上岸没有宅基地,没法批,没有地方批。让渔民转产转业,在岸上发展服务业、发展鱼类的加工业等等,相关配套又跟不上去。所以,洪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来反哺专业渔民,使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得到合理改善。

第四,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有渔民反映,2010年遭遇洪涝灾害,2011年又逢罕见旱灾,损失巨大,但没有任何保险来补偿,他们强烈呼吁享受农民同等待遇。只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让渔民的生活在灾难中更加容易生存,才能促使洪湖渔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有了渔业补贴,渔民就能不被生活压力而去过度捕捞造成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渔业补贴,对于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爱萍,伊育群,杨署生.“千湖之省”敲响水危机警钟[J].世纪行,2005(7).

2、段子霞,毕建国.我国渔业补贴政策及其改革探索[J].生态经济,2010(2).

3、刘紫凌,吴植.荆州:发展现代渔业打造淡水鱼都[J].渔业致富指南,2010(22).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上一篇:家庭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顺应市场 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