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别让冷饮病危害宝宝

时间:2022-10-10 01:51:40

夏季,别让冷饮病危害宝宝

夏季如约而至,意味着冰棒、雪糕、冰激凌等冷饮品大行其道的时候到了。如何满足宝宝的口福又不影响健康,一直是个颇令父母纠结的问题。不过,看完本文你也许就不再忧心忡忡了。

冷饮一定有害吗?

应当肯定,冷饮并非垃圾食品,食用得法不仅有助于宝宝消暑、解渴,还可获得一定的养分。就说冰激凌吧,主要由两类物质组成:一类是蛋白质、脂肪、乳糖等奶中的养分,另一类则是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糖分、乳化剂、稳定剂以及其他风味物质。与奶相比较,冰激凌的蛋白质高出12~16%,脂肪高出3~4倍,含有的维生素(无论是脂溶性还是水溶性)也比较丰富;同时,每100克冰激凌还可以提供0.122克钙与0.105克磷。冰激凌的营养之所以能“出于奶而胜于奶”,主要得益于添加了鸡蛋、水果等其他营养食品。

冷饮吃得不当,会给宝宝带来哪些危害?

吃冷饮切不可由着宝宝的性子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啥时吃就啥时吃,否则真的可能会“招灾惹病”。请看冷饮造成的疾病黑名单:

厌食症

中医认为,宝宝脏腑功能不健全,寒凉之物可伤及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影响正常饮食,甚至出现消化功能下降,导致进餐量与营养吸收量减少。西医则归咎于冷饮中含有的大量糖分,引起血糖持续升高,导致位于脑内的食物感觉中枢神经兴奋而产生饱食感,造成正餐时食欲不振,甚至延误攀上厌食症。

喉头水肿

小宝宝喉部血管表浅,冷饮会刺激局部血管充血、水肿。严重的喉头水肿可导致喉痉挛,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死亡。主要见于6个月以下宝宝。我们国家的婴儿一般习惯于四个月左右添加辅食,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认为凡是“好吃的”都急着给宝宝尝尝。

胃炎

冷饮的温度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20℃~30℃,进入胃后可使胃黏膜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破坏胃的“天然屏障”――黏液层,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力增加,出现黏膜水肿和糜烂,最终形成胃炎,胃痛、呃逆、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随之产生。

肠痉挛与肠套叠

冷刺激可使胃肠的蠕动失去正常规律,轻者蠕动加快,运动功能失调,导致宝宝腹痛发生,特点是以脐周痛为主,不定时、无规律,到医院做各种检查都正常,谓之肠痉挛。重者可迫使一段肠子“套进”另一段肠腔中,造成肠道不通,肠道里的东西如食物、粪便等堆积起来引起绞痛、呕吐、腹胀,称为肠套叠,属于肠梗阻的一种。

营养不良

冷饮虽有养分,但毕竟无法与正常饮食相比。如蛋白质,乃是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宝宝的首要营养素,而冷饮中几乎没有或者含量极少;加上冷饮刺激胃肠道,造成消化酶减少,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进而加重营养缺乏,导致宝宝面黄肌瘦,比同龄宝宝身材矮小,面色无光,口唇晦暗(俗称冰棍脸)、毛发干燥,严重者可株连大脑与智力发育;或者诱发贫血症及多种微量元素缺乏症,使宝宝成为林黛玉那样的“多病身”。

脑水肿

冰激凌、果汁饮料等含钠较低,可引起血钠过低,进而诱发脑水肿。周岁内的的婴儿常常发生这种情况。

骨质过轻

美国儿科专家发现,一些宝宝高达40%的热量摄入来自冷饮,结果严重影响到钙、磷等矿物元素的摄取,致使骨骼发育障碍,骨质变轻,长成一副“轻骨头”,日后更容易与骨质疏松症结缘,骨折的危险也随之大大增加。

过敏症

冷饮中含有的香精、稳定剂、食用香料等风味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而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过早地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其免疫系统致敏,为日后发生过敏反应埋下祸根。

肥胖

不少冷饮类富含高脂肪。我们在正常饮食之外,多吃进去的冰激凌看上去不算什么,其实它们却不声不响地给宝宝多提供了很多脂肪和饱和脂肪,相当于多吃了许多猪肉。有导致宝宝肥胖之虞。

蛀牙

医学研究资料还显示,冷饮中的大量糖分可引起蛀牙。

多动症

一些冷饮中含有过多色素,这也是诱发多动症的祸首之一。

面对冷饮,怎样让口福与健康兼得?

看到上面的举例,相信很多父母都明白了吧?对小宝宝来说,冷饮类的“副作用”实在不少且不小,趋利避害势在必行。可是,夏天来了,小宝宝要吃冰激凌,而且大人也会忍不住馋,到底该怎么办呢?建议您抓住以下要点,做一个聪明父母,让你的宝宝熊掌(口福)与鱼(健康)兼得:

1.择优选购。即为宝宝选购优质冷饮品种。首先要细看包装及商标,包括所含成分(如鲜奶、添加剂、奶粉、黄油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出厂日期较近,质量有保证的的产品。其次是对初步相中的冷品从外形、色泽、香味、口感等角度来一番全面考察与评估。举例:食用冰应色泽均匀,有透明感,形态完整且大小一致,冻结坚实,滋味纯正,无异味,肉眼看不出杂质;冰激凌应口感清凉细腻,滋味和顺,绵甜爽口,具有特有的香气,呈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或与其花色品种一致的均匀色泽,无变形、无软塌、无收缩,涂层无破损;雪糕色泽符合品种应有的基本色泽,且均匀一致,形态完整,表面起霜、插杆整齐,无断杆、多杆和空头现象,涂层均匀无破损,组织结构坚实、细腻、滑润,无明显粗糙的结晶,香气纯正,无异味,无杂质等。

2.适时食用。一天中不是任何时段都适合给宝宝吃冷饮,日本专家提倡中午到下午3点为佳,因为这个时段不仅是一天中阳气最盛,也是人体阳气最旺、容易中暑的时刻,吃冷饮不用担心食物过于寒凉伤身,也能更好地消暑降温。有些时段不能吃冷饮:

饭后1小时内(最好在两餐中间吃)

大汗淋漓时(吃冷饮会让身体急速降温,产生头痛、胃痛、肌肉酸痛)

空腹时(冷品影响脾胃消化,甚至造成胃肠溃疡)

呼吸道不适(罹患感冒、气喘、咳嗽期间,冷品可刺激气管收缩,导致久咳不愈)

头痛或肌肉酸痛时(冷品可令血管与肌肉收缩加剧,致使疼痛更厉害)

清晨

以上这些时段最好以温白开水代替。

3.食用要适量。限制给宝宝冷饮的食用次数与数量,如雪糕、冰激凌等固体冷饮,一次只吃1支(以100克以下为宜,超过100克者应监督宝宝分几次吃完);液体冷饮一次约150毫升,每天不超过1瓶。尽量吃含奶成分多一点、水分少一点的款式,以降低“冰凉”度。

4.坚持正确的食用方法。就时机而言,不要从冰箱里拿出来就给宝宝吃,应先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到半小时,待凉气消散后再吃不迟(储存于冰箱中的其他凉食,如秋梨膏、绿豆汤、西瓜汁等也可参照饮用);冷饮进入口腔后可稍含5秒钟再慢慢吞咽。目的是不要进食太快,太快会刺激交感神经,让血管快速收缩而诱发头痛。

5.注意绝对禁忌。有些宝宝不能吃冷饮,如6个月内的宝宝、患消化道疾病的宝宝、身体虚弱的宝宝等等。

6.做好护牙措施。宝宝吃完冷饮后,一定要督促他漱口或刷牙,防止伤害牙齿。

吃冷饮导致不适,怎么办?

如果宝宝吃冷饮后出现不适,父母不用着急,可以采用以下2种方法:

1.生姜洗净切片,装入醋瓶中用醋浸泡24小时备用。使用时取出2~3片,加红糖适量,以沸水冲泡,晾温后给宝宝饮用。

2.生姜6克、葱白3根,加适量水煮成姜汤,然后将1克胡椒粉放入汤中,让宝宝趁热喝下。

小贴士:

冷饮虽可解暑,但非解暑佳品。解暑佳品当首推汤、粥类(如豆汤、豆粥),可补充宝宝出汗过多失去的钾、钠等矿物质。也可以自制清凉解暑的饮料,如蔬菜汁、果汁等。其实,最简单的是白开水,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宝宝饮用了解暑饮品而忽略了给宝宝及时喝水,因为冷饮不能代替水。

上一篇:流程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及效果... 下一篇:宝宝的夏季饮食需求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