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收账款及存货异常增加的思考

时间:2022-10-10 01:48:03

对应收账款及存货异常增加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应收账款及存货异常增加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常见性的问题,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像,本文从应收账款及存货异常增加引起的风险分析,探讨解决应收账款及存货异常增加的具体措施。

关键字:应收账款 存货异常 措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购货商而言,赊购使其从供应方处获得了一项融资来源,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对于供应商而言,加强库存有利于保证货源的持续问题,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赊购和存货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重要战略要素,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一、当前我国企业应收款现状和存货风险分析

(一)企业应收款现状与风险

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呈上升趋势,企业流动资金短缺与大量债权无法变现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应收账款的不断增长使不少企业运营资金拮据,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加大了 ,企业的机会成本增加,而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又使公司的坏账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费用,致使许多企业虚盈实亏,影响企业的利润。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管理原因。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一些企业经常出现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有章不循,销售与核算脱节等情况。企业忽视信用管理:一些企业一味地扩大市场占有率,追求销售额,缺乏必要的防范措施没有对客户的资信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加大应收账款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信用政策不合理,追讨欠款工作不得力。

(2)企业的商品质量因素.一些企业销售的商品价格高、质量差或规格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导致客户延期付款甚至拒付货款。

(3)市场竞争因素。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得不使用各种手段扩大销售,其中赊销是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手段,这必将引起应收账款的增加,随之风险也会增加。

(二)存货异常增加的风险

由于存货中投入了资金,而且存货有可能成为陈旧物,因此,持有存货是有风险的。企业的存货资金占用量大,导致大量资金呆滞,周转不灵,这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存货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往往由于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不准导致销售预测的不准确,进而因为避免因缺货而错过交货期,造成存货库存的大量积压。上述情况不但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造成大量资金的呆滞,流动资金严重紧缺,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容易因存货的长期积压导致贬值、毁损、失窃等情况的发生,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另外我国很多企业都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有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内控制度,但在缺乏执行力度,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企业各部门各自为营,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实物周转与核算脱节,品种收发记录不准确,财务部门的存货信息与仓储部门的实物信息不能对应等不良现象频繁出现,无形之中给少数部门或员工营私舞弊创造了条件,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流失。

二、应收账款、存货对企业现金流及利润的影响

(一)应收账款对企业现金流和利润的影响

借助两个指标来判断:赊销比率=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若企业与正常的往年比较该比率较高或变动较大,则表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依赖应收账款,或者主营业务收入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公司可能面临很大的坏账风险。此时,还要看另一比率:应收账款回收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平均应收账款,若该比率很低,则表明应收账款的实际返还率也很低,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虚构了销售额。如果规定检查时间内产生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突发性的营业收入,应该对其进一步了解,判断企业是否利用了企业资金;对于高龄应收账款,在分析时应将其剔除;其他应收账款的余额不应过大,否则应从其他应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的明细表入手,识别是否有操纵利润的情况。

(二)存货对企业现金流及利润的影响

一是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当存货价格处于上涨时期,采用后进先出法,是将最高价格的材料入账,使当期成本费用上升,减少当期利润;若采用先进先出法,是将最低价格的材料入账,使当期成本费用下降,增加当期利润。若存货价格处于下降时期,则正好相反。企业可以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水平。但是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要求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使所有企业的当期成本反映的都是实际的历史成本,而没有人为调节因素。二是存货计价不当。比如,通过提高产成品入库单价,多转产品销售成本,少计利润;不及时处理变质报废、质次价高、长期积压的存货,少提存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利用材料成本差异调节利润,视利润的需要随意结转;实物运动与账务核算脱节,产成品实际几年前已经发出,甚至有的已形成呆死账款,但是因未收到货款会计不作任何反映和处理,造成该确认的销售收入无法确认,存货严重不实,可能虚增利润。

三、有效识别应收帐、存货对企业现金流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在国有企业的管理过程当要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全面管理企业信用赊销的各个环节。一方面通过外部力量转移风险:银行提供的担保、保险公司提供的信用保险等。另一方面通过自身控制风险:让客户签署人提供物的担保和抵押等,要有担保人等。在后期,实施对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企业要对赊购者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及时了解客户现金的持有量和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金额大,挂账时间长,经营状况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措施。

2、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进行坏账准备分析

有商品赊销就存在坏账风险,为了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坏账发生时不至于引起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的困难就要预先按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在实际发生时再冲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坏账准备分析中,主要是了解坏账准备是否按规定的计提比例提取,年内“坏账准备”账户应注销的坏账额

3、制定合理有效的收账政策

对客户欠款的催收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对超过信用期限不多的客 户宜采用电话,发短信等方式提醒对方付款;对久拖不还的欠款,应具体调查分析客户欠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客户确应财务困难而无力支付,则应与客户相互协调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较理想的办法,甚至对客户予以适当帮助、进行债务重组等。如客户欠款属恣意赖账,品质恶劣,则应逐渐加大催收力度,甚至诉诸法律,并将该客户从信用名单中剔除。

(二)加强存货管理的具体措施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建立起健全、合理的存货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贯彻、落实,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为存货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首先,结合自身实际,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存货的购进计价方法、盘存方法等具体方法,且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采购是存货管理的第一步,企业应本着节约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合理地制定采购计划。最后,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企业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使之与员工绩效挂钩,明确奖惩,确保相关员工自觉执行各项存货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许志国.浅析应收账款的管理[J]. 公用事业财会, 2007, (01)

[2]王长伟.我国企业应收账款与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06)

[3]喻建红.应收账款系统管理策略[J]. 财会月刊, 2005,(15)

[4]赵晓娟.清理企业欠款的几点建议[J]. 山西财税, 2006,(06)

[5]石玉海.应收账款风险转移方式探讨[J]. 冶金财会, 2011,(03)

[6]郑云武,沈爱凤.试论对应收账款及存货异常增加[J]. 工业会计, 2002,(08)

上一篇:关于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控制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财产保险公司的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