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10 12:51:09

1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措施。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10例均好转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的甲亢情况和血糖状况确定热量,合理选择食物的种类和用量,预防了各种并发症,促进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c)-084-0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糖尿病并不多见,但二者相互影响,甲亢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而代谢紊乱又加重了甲亢,形成恶性循环。在治疗过程中,饮食治疗是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基础,患者只有长期坚持饮食疗法,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因此,我科加强了饮食管理,科学选择食物的种类和用量合理配膳,减少了各种并发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1岁;空腹血糖最高37.7 mmol/L,最低8.4 mmol/L。10例均好转出院。

2护理措施

2.1饮食原则

2.1.1合理控制总热量患者总热量的摄入以能维持标准体重为标准。热量的需要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肥胖患者体内脂肪细胞增多、增大,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不利于治疗,所以要首先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消瘦者对疾病抵抗力降低,影响健康,要提高热能摄入,增加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消耗增加,所以要适当增加热量,比单纯糖尿病患者总热量增加10%左右[1]。

2.1.2碳水化合物不宜控制过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但不能过低。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过低,不易被患者接受,同时,机体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谢供给热量,更易发生酸中毒。在合理控制热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进量,对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均有一定作用。但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保持总热量不变,若总热量增加,易导致病情恶化。

2.1.3蛋白质供应要充分糖尿病造成的代谢紊乱使体内蛋白质分解加快、丢失过多,容易出现负氮平衡。另外,饮食中的蛋白质丰富,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易使机体恢复健康,所以,甲亢合并糖尿病的饮食中,应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给。

2.1.4减少脂肪的摄入为了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注意合理使用脂肪。肥胖患者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必需脂肪酸是人体代谢的重要物质,须从食物中摄取;植物油是人类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食用植物油,尽量少食或不食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

2.1.5饮食中补充含钙质丰富的食物糖尿病可引起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缺少胰岛素,呈高血糖状态,大量糖尿排出时,大量钙、磷亦由尿中丢失,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肾小管滤过率增大,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患甲亢的患者钙和磷的排泄量增加,应增加钙磷的供给量,预防骨质疏松。所以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应补充钙质丰富的食物并及时补充维生素D。

2.1.6注意含丰富维生物食物的供给由于糖尿病患者限制主食和水果的摄入量,造成维生素的来源不足。所以饮食中应增加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丰富的食物。

2.1.7合理安排餐饮,科学配膳注意主副食搭配,做到每餐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主食分配按早、午、晚为1/5、2/5、2/5的比例定时、定量供给。

2.2运动指导

适当运动可以消耗部分热卡,减少脂肪的堆积,使肌肉发达,血运丰富,体质增强,并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血糖控制有利。一般未经降糖药物治疗的轻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空腹运动,而使用降糖药物治疗者一般在餐后1 h前后开始活动比较合适,一般推荐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方式是合适运动强度下的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最佳,例如在一般情况下,中老年人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 min,运动时要达到合适的心率(120 次/min),运动方式可以结合自己的体质情况酌情选择步行、骑车、游泳、打太极拳等[2]。

2.3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

因糖尿患者终身服药,患者很难接受和坚持,必须端正患者的用药意识,一定要遵守服药原则,按时、按量、按规定服药,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4定时测血糖、尿糖

指导患者尿糖测定。教会患者使用快速血糖测定仪的方法,有助于了解病情,指导调整用药。

2.5定期复诊

评价血糖及体重控制情况,若血糖过高,须检测尿中酮体。

2.6告知危险因素

告知患者促发糖尿病昏迷的危险因素,如感染、食欲不振、酮尿及酸中毒症状。

2.7随身携带识别卡

随身携带标志清楚的疾病识别卡,以便发生昏迷时及时处理。

2.8做好出院指导

遵守饮食原则,若病情发生变化,应及时改变饮食计划,调整进食量;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每日活动量应基本恒定。选择比较方便,适合个人并易于坚持的活动,如散步等。遵医嘱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并养成按时测体重的习惯,以维持标准体重;定期检查尿糖和肝功能并记录,及时了解疾病情况;避免精神紧张和各种刺激,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态度,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预防感冒,避免过度疲劳。

[参考文献]

[1]姚玉华.糖尿病83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5(11):837.

[2]王艳华,王芳.糖尿病诱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49-450.

(收稿日期:2008-04-18)

上一篇: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微波热凝术治疗的护理... 下一篇:133例婴幼儿硬膜外麻醉的护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