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董事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时间:2022-10-09 11:30:45

忙碌董事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摘要: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忙碌董事对董事会监督、咨询效率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忙碌董事与董事会监督效率负相关;忙碌董事与董事会咨询效率正相关,在“投资不足”企业更为显著;忙碌董事有利于“低监督成本、高咨询需求”企业绩效的改善,对“高监督成本、低咨询需求”企业绩效影响不具显著性。

关键词:忙碌董事;外部董事;董事会监督;董事会咨询

引言

忙碌董事是指在多家企业董事会兼职的董事[1]。忙碌董事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并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没有足够时间与精力履行董事义务是忙碌董事潜在问题[2];忙碌董事更有可能缺席董事会会议[3];企业拥有的忙碌董事越多,其CEO超额薪酬越高,因此忙碌董事无法有效监督经理层[1];如果多数独立董事在3家及以上董事会兼职,则该企业具有较低的市值-账面价值比且盈利能力较差[4]。因此,理论与实务界广泛呼吁应对董事任职数量加以限制。但是,董事之所以能够成为“忙碌董事”,其本身就是董事个人知识、能力、经验和技能等的体现[5];尽管忙碌董事能够分配给某个企业的时间与精力有限,然而选择效应的存在意味着只有那些具有一定声誉的董事才有条件成为“忙碌董事”[6];在业绩较好企业任职的董事,更有可能成为忙碌董事[7];忙碌董事是重要信息来源,有助于提高企业并购绩效[8]。

综上,忙碌董事经验、能力和社会关系等优势有利于他们成为高效咨询者,而因过度忙碌所导致的时间、精力等约束使他们无法有效监督。在中国情境下,忙碌董事如何影响董事会监督、咨询效率以及企业绩效?本文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探讨忙碌董事对董事会监督、咨询效率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绩效的综合效果,旨在为规范董事行为和提高董事会治理效率提供借鉴。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忙碌董事与董事会监督效率

理论视角下,董事有效监督可以降低成本并改善企业绩效,因此董事主要功能是代表股东对经理层实施监督。事实上,董事会每年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监督经理层,且近2/3的董事会会议是围绕监督议题展开[9]。Ferris et al.,(2003)提出“忙碌董事假设”,认为忙碌董事因过度忙碌而无法确保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履行监督[7]。忙碌董事要在多个任职企业之间分配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出席率较低的往往是那些忙碌董事[3]。同时,相对于内部董事,外部董事都有自己专职工作且需要持续投入充分时间与精力保持既有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作为稀缺资源,他们更有可能受到各个企业董事会青睐并成为忙碌董事,那么如何在已有专职工作与多个董事会兼职之间合理地分配时间与精力,对忙碌董事个人而言极具挑战。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1:忙碌董事与董事会监督效率负相关。

1.2忙碌董事与董事会咨询效率

忙碌董事有利于提高董事会咨询效率。首先,“声誉理论”认为,个人能够受到多家企业董事会任职邀请并成为忙碌董事,其本身就是董事个人监督与咨询等能力的外在体现[10]。董事人才市场对忙碌董事需求旺盛,因此忙碌董事平均薪酬显著超出其他董事[11];其次,董事会作为一个群体,决策效率高低取决于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获取的异质性和完备性。在多家企业董事会任职的忙碌董事,虽然能够专注于某个企业的时间与精力有限,但是他们更容易获取多元化、异质性的产品市场变动与创新模式变革等信息。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充分获取,加上自身信息处理能力和技能、经验等支撑,忙碌董事可以提出高质量的决策方案,进而提高董事会咨询效率;最后,忙碌董事出色能力是否为董事会咨询效率提供支持,还取决于其主观意愿。作为理性经济人,忙碌董事未来经济与非经济利益均与当前履职行为以及由此积累的“声誉”有关。其中,前者包括未来更多任命机会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利益,后者包括社会地位与业界影响力的提升、广泛社会资源获取以及更多的学习机会等[5]。因此,忙碌董事有足够激励履行咨询职能。综上,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2:忙碌董事与董事会咨询效率正相关。

1.3忙碌董事与企业绩效

对那些监督成本较高、咨询需求较低的企业而言,由于监督所需的企业专有信息获取成本较高,需要忙碌董事投入较多时间与精力。对在多家企业董事会任职的忙碌董事而言,时间与精力有限且属稀缺资源,是否投入时间与精力取决于他们对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如果忙碌董事勤勉监督,可能触犯经理层既得利益,获得后续任命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并失去与之相关的收益。因此,在监督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忙碌董事会理性选择不监督或少监督,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咨询功能行使上。如果此时企业咨询需求较低的话,那么忙碌董事外部信息获取等优势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忙碌董事会负向影响企业绩效。相反,如果企业监督成本较低,咨询需求较高,一方面忙碌董事可以投入较少时间与精力获取企业专有信息,并履行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忙碌董事在多家企业董事会任职,外部异质信息获取与处理等优势可以提高董事会决策质量以及企业绩效。在创新投入较大等咨询需求较高的企业中,咨询型董事的价值效应更显著[12]。综上,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3:对监督成本较高,咨询需求较低的企业而言,忙碌董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假设H4:对监督成本较低、咨询需求较高的企业而言,忙碌董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2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以2012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于国泰安(CSMAR)等数据库,收集这些企业2012年董事会构成、年龄、性别、兼职与任职年限等数据,并进行忙碌董事分析;收集2011~2013年中小板上市公司CEO薪酬、企业规模等数据,并分析董事会监督与咨询效率。剔除金融类和数据不全的企业,最终有效样本为698家。

2.2 变量设计

为探讨忙碌董事对董事会监督、咨询效率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忙碌董事为解释变量,以董事会监督、咨询效率以及企业绩效为被解释变量。其中,忙碌董事选用董事任职数量、董事兼职比例等量化[4][13]。董事会监督效率选用CEO超额薪酬来测度 [14]。董事会咨询效率选用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来衡量[15]。

3 实证分析

3.1 忙碌董事

首先对忙碌董事四个测度变量:董事任职数量、外部董事任职数量、董事兼职比例和外部董事兼职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略),结果显示这四个变量之间在0.0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为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在后续忙碌董事对董事会监督、咨询效率和企业绩效的实证检验中,将这四个变量分别放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3.2 忙碌董事与董事会监督效率

以忙碌董事的四个测度变量:董事任职数量、外部董事任职数量、董事兼职比例和外部董事兼职比例为解释变量,以CEO超额薪酬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表1可知:忙碌董事四个测度变量,均与CEO超额薪酬均显著正相关说明忙碌董事与董事会监督效率负相关,因此接受假设H1。

3.3 忙碌董事与董事会咨询效率

以忙碌董事的四个测度变量为解释变量,以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略)。结果显示以董事任职数量测度的忙碌董事对董事会咨询效率有显著积极影响,而以外部董事任职数量等三个变量测度的忙碌董事对董事会咨询效率有积极影响,但效果不显著。企业非效率投资包括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两种情况,为了进一步探讨忙碌董事的影响,将样本分为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两组,分别进行回归分析。表2投资过度样本组的回归分析中,忙碌董事四个测度变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的影响均不显著;表3投资不足样本组回归分析中,除外部董事兼职比例负向影响不显著外,忙碌董事其余三个测度变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均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忙碌董事可以有效遏制企业投资不足水平并提高董事会咨询效率。因此假设H2部分通过实证检验。

3.4 忙碌董事与企业绩效

按监督成本与咨询需求高低,将样本分为“高监督成本、低咨询需求”和“低监督成本、高咨询需求”两组,分别探讨忙碌董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表4忙碌董事对“高监督成本、低咨询需求”企业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拒绝假设H3;表5忙碌董事对“低监督成本、高咨询需求”企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接受假设H4。

4 结果讨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忙碌董事与董事会监督效率负相关。本文发现违反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独立董事兼职数量“最多不得超过5家”的忙碌董事极少,仅占样本总数的1%。而忙碌董事对董事会监督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那么当前我国上市公司“5家”企业的限制性规定是否合理?

第二,忙碌董事与董事会咨询效率正相关,在“投资不足”企业尤为显著。首先,忙碌董事不利于董事会监督而有利于董事会咨询。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独立性”缺失会制约忙碌董事有效监督,但不会影响忙碌董事咨询职能的行使。二是忙碌董事监督与咨询均需要信息支持。由于董事对各自功能的认知不同。侧重于监督的忙碌董事,“监督与信息来源悖论”使其很难从被监督方,即经理层那里获取信息支持。但是侧重于咨询的忙碌董事,与经理层之间的信任和友好合作关系,使经理层有足够动力分享并提供内部信息。其次,忙碌董事积极效应对“投资不足”企业更为显著。对投资不足行为的解释有“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理论”。本文研究发现,“忙碌董事假设”下忙碌董事无助于董事会监督效率的提高,因此无法通过约束经理层以改善“理论视角下”投资不足问题;但是“声誉假设”下忙碌董事可以通过内外部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缓解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

第三,忙碌董事有利于“低监督成本、高咨询需求”企业绩效的改善,对“高监督成本、低咨询需求”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那么,对企业而言,如何根据自身需求和所处行业、所处周期、所有权结构、经理层构成等特质不同,有针对性地考虑是否选择忙碌董事以有效发挥其积极效应的同时规避不利影响?需要引起理论与实务界进一步的关注。

参考文献

[1]Core J, Holthausen R., Larcker D. Corporate governanc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ompens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9,(51):371-406.

[2]Lipton M, Lorsch J W. A modest proposal for improved corporate governance[J]. Business Lawyer, 1992,(48):59-77.

[3]Jiraporn P, Wallace N. Davidson III, Peter DaDalt, Yixi Ning. Too busy to show up? An analysis of directors’ absences[J].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09,(49): 1159-1171.

[4]Fich E., Shivdasani A. Are busy boards effective monitors?[J]. Journal of Finance,2006,(61): 689-724.

[5]Coles and Hoi. New evidence on the market for directors: board membership and Pennsylvania Senate Bill 1310[J]. Journal of Finance, 2003,(58):197-230.

[6]Adams R B, Hermalin B, Weisbach M S. The role of boards of director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survey[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10(48):58- 107.

[7]Ferris S P, Jagannathan M, Pritchard A C. Too busy to mind the business? Monitoring by directors with multiple board appointments[J]. Journal of Finance,2003(58):1087-1111.

[8]Harris I C, Shimizu K. Too busy to serve?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over-boarded director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4(41):775-798.

[9]Miriam Schwartz-Ziv, Michael S. Weisbach. What do boards really do ?Evidence from minutes of board meeting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3,(108):349-366.

[10]Fama E F, Jensen M C.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83, 26(2):3101-325.

[11]Linn S C, Park D. Outside director compensation policy and the investment opportunity set[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5,(11):680-715.

[12]Faleye O, Hoitash R,Hoitash U. Advisory Directors[R].SSRN Working Paper, 2012. http://papers.ssrn. com/sol3/papers.cfm?abstract id=1866166.

[13]Laura Field, Michelle Lowry, Anahit Mkrtchyan. Are busy boards detrimental?[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3 (109):63-82.

[14]Faleye O, Hoitash R, Hoitash U. The costs of intense board monitoring[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1,101 (1):160-181.

[15]Kyonghee Kim, Elaine Mauldin, Sukesh Patro. Outside directors and board advising and monitoring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4,(57):110-131.

上一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铁路变电所接地电阻的降低方法研究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