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异质性视角的退耕还林农户收入研究

时间:2022-10-09 11:14:57

基于农户异质性视角的退耕还林农户收入研究

摘要:基于农户异质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陕西省吴起县退耕还林农户收入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文化程度、参与退耕还林的意愿、对退耕还林影响评价、退耕补贴收入、种养收入、非农就业收入和家庭非农就业人数对退耕农户人均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耕地块数与面积、退耕地块数与面积和农户离最近镇距离对退耕农户人均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大劳动技能培训投入、优化退耕补贴和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政策建议,以保障退耕区农户的收入。

关键词:退耕还林;收入;农户异质性;多元线性回归;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7-4300-04

Research on Farmers’ Income in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Based on Farmers’ Inhomogeneity:A Case Study of Wuqi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

FENG Xiao-xue,LI Hua

(Research Center of Resource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farmers’ inhomogeneity,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is paper analyses farmers’ income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on RFTF of Wuqi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study shows that farmers’ education, willingness and valuation on RFTF, subsidy cash, planting and raising income, farmers’ non-agricultural income and employment have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farmers’ per capita income; the labor force, the number and percentage of farmland and returning farmland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village and town have negative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farmers’ per capita income. This paper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secure a steady source of farmers’ income, such as increasing labor skills training input, optimizing subsidy cash and developing high-yield and efficient agriculture.

Key word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RFTF); income; farmers’ inhomogeneit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Shaanxi

收稿日期:2012-10-11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基金项目(Z109021128)

作者简介:冯晓雪(1986-),女,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电话)15991710741(电子信箱)

.cn;通讯作者,李 桦(1974-),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涉及国家、地方和农民的系统性工程,广大退耕农户既是这项工程末端的实施主体,又是最直接的受益个体,是整个工程实施的基础力量,因此,农户对工程的实施态度和参与程度是退耕还林实施成败和成果保持的关键性基础因素[1,2]。农民具有明显的“经济人”属性,退耕还林对其而言就是一种投资行为,所以,让农户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充分实现其经济利益,是激发退耕农户参与热情和巩固退耕成果的关键[3]。

对于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总体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并且改善了农户的收益结构[4-7]。这一大型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已实施多年,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那么,退耕农户的收入情况如何,以及新时期退耕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具体有哪些,都是政府和广大农户所关注的[8-10]。本研究通过对陕西省吴起县退耕农户的抽样调查,对所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农户收入为主旨,立足于退耕农户的异质性来研究退耕还林农户的收入。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回归分析[11]是研究变量间的非确定关系,构造变量间经验公式的数理统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是当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时所进行的回归分析,其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b0+b1X1+b2X2+…bnXn+μ

影响退耕区农户收入的因素很多,本研究基于农户异质性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来研究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12]。

从理论分析出发,考虑调查问卷中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从农户资源禀赋、退耕信息、社区经济3个方面对退耕农户的异质性进行分类描述(表1)。

1.2 数据来源

吴起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吴起县辖5个镇7个乡,164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万人,人口密度为33人/km2。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对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退耕农户经营情况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户个体特征、家庭人口结构、种植业、养殖业和非农就业等收入情况,退耕林地数量等地块特征,农户生活及经营的相关支出,以及农户对退耕还林相关政策的了解与认识情况。共发放问卷235份,调查结束后对问卷进行了集中检验,共获得有效问卷218份。

2 实证分析

2.1 农户异质性描述统计分析

从表2可知,被调查农户中,男性占大部分,达到77.1%;农户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小学及以下的有53.7%,而高中及以上只占10.5%;农户中自己或亲戚(曾)担任村干部的占26.1%;劳动力人数占家庭人数比重主要集中在40%~70%,达到了样本数的45.0%;农户土地块数主要集中在5~10块,达到52.8%;有50.0%农户的耕地面积在0.67 hm2以下,1.33 hm2以上的占14.2%。

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意愿可以看出(表3),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支持,表示愿意的达到了81.7%,并且有79.8%的农户认为退耕信息透明;62.4%的农户的林地在5块以上,农户林地面积主要集中在1.33~3.33 hm2;对于退耕还林政策的评价,认为其对家庭收入有促进作用的只占25.2%,表明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有限;退耕还林补贴的兑现率很高,全部兑现的达到92.7%,没有兑现的为零;退耕还林补贴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较低。

表4采用了百分数的形式,样本农户离最近镇的距离主要集中在3~10 km;非农就业人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非农收入的多少,从表4可以看出非农就业人数为零的家庭占到了20.0%,这个数据可能与样本的选择有关,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从数量方面来考虑,当地农户的非农就业偏低;非农就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较高,对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种养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介于退耕补贴收入与非农就业收入之间。

2.2 农户异质性对退耕农户收入影响分析

从回归结果看(表5),样本的R值为0.869,R2值为0.747,调整后的R2值为0.600,可认为因变量可基本用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来解释,因为影响退耕农户人均收入的因素很多,很难在调查问卷中包含所有因素,所以导致R2值略低。F检验值为9.506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模型的整体线性关系是显著的,方程拟合程度好。

从表5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农户文化程度、参与退耕还林的意愿、对退耕还林影响评价、退耕补贴收入、种养收入、非农就业收入和家庭非农就业人数对退耕农户人均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文化程度越高,非农就业的选择就越广,工作质量和报酬越好,因此收入相对较高;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意愿以及其对退耕还林影响的评价都反映了农户对退耕工程的态度,直接决定着退耕工作的进展,从而影响退耕补贴收入;农户非农就业收入、退耕补贴收入、种养收入是其3大主要收入来源,其中非农就业收入影响最大,它每增加1%,人均收入增加0.585%,退耕补贴收入每增加1%,人均收入增加0.198%;家庭非农就业人数越多,获得的非农就业收入就越多,从而影响到家庭收入状况。

2)家庭劳动力人数、耕地块数与面积、退耕地块数与面积和农户离最近镇的距离对退耕农户人均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每减少1%,人均收入增加0.230%,一般意义上,随着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家庭产出应随之增加,但如果家庭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都从事一些低收入作业时,将直接影响收入的人均值;无论耕地还是退耕地,其地块数和面积的增大,都预示着家庭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产出比较少的土地上,从而最终影响家庭收入;农户与城镇距离的远近会影响农户获得非农就业机会、了解农业资讯等,从而影响家庭创收。

3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从农户资源禀赋、退耕信息、社区经济3个方面对退耕农户异质性进行分类描述,分别进行了农户异质性的描述统计分析和农户异质性对退耕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文化程度、参与退耕还林的意愿、对退耕还林影响评价、退耕补贴收入、种养收入、非农就业收入和家庭非农就业人数对退耕农户人均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耕地块数与面积、退耕地块数与面积和农户离最近镇的距离对退耕农户人均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

为了保持和提高退耕农户的退耕收益,维持和改善退耕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大对退耕农户的技能培训。开展多元化的劳动技能培训,弥补农户文化素质偏低的短板,使闲置的非农劳动力学到一技之长,以便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使家庭取得更多的非农就业收入,最大程度地减少家庭劳动力人数对家庭收入的负向影响。

2)优化农户的退耕补贴,这要同时考虑退耕数额和退耕期限两个方面。不同退耕区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文化传承的不同,直接导致退耕农户生活成本、退耕林木生长期限、退耕成果巩固情况的不同。退耕补贴对退耕农户收入的影响显著,因此,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个退耕地区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优化退耕补贴,对维护退耕农户收益和巩固退耕成果大有裨益。

3)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种养收入对退耕农户家庭收入影响显著,而退耕区农户的种养收入主要表现为种植收入,因此,建设稳产高产田地,一方面可以增加退耕农户的种植收入,弥补退耕还林造成的耕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动力,使其通过其他方式给家庭创收。

参考文献:

[1] 党晶晶,付少平.退耕还林工程对陕北农村发展的效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6):275-277,282.

[2] 李 桦,姚顺波,郭亚军.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行为影响分析——以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吴起县)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6(10):37-42.

[3] 韩洪云,史中美.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分析——基于陕西省眉县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4):85-91.

[4] 黎 洁,李树茁.退耕还林工程对西部农户收入的影响:对西安周至县南部山区乡镇农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0, 24(2):57-63.

[5] 申 强,姜志德,王继军.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吴起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4):212-215.

[6] 王春梅.退耕还林的成本—效果分析和经济影响评价——以敦化市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549-553.

[7] 吴 穹.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影响评价与分析——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J].林业经济,2011(6):34-40.

[8] 于金娜,姚顺波.退耕还林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吴起县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9,29(5):434-437.

[9] 支 玲,张 媛,林德荣,等.基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视角的西部退耕还林影响评价——以陕西省宜川县为例[J].林业经济,2010(1):99-106.

[10] 支 玲,张 媛,李广宇.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影响评价[J].林业经济,2010(3):81-86.

[11] 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2] 赵丽娟,王立群.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对农户收入和就业的影响分析——以河北省平泉县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 10(2):76-81.

上一篇: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破坏市场机制 下一篇:浅议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