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自主 关注差异 追求长效

时间:2022-10-09 10:55:04

注重自主 关注差异 追求长效

说起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在许多教师的心目中认为,这不就是作业批改吗?每一位老师批改作业的要求就是做到认真、及时,努力争取当堂清、当面批。其实这只是对作业评价一个较为肤浅的认识,作为小学数学学科评价重要组成部分的作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不仅是对学生现状的肯定,更是对学生的未来的一种激励。苏霍姆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一次良好的作业评价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被肯定的喜悦,它会像是一针催化剂,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小学高段学生经过几年学习在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上有最基础的积累,在作业规范和要求有基本认识,使在小学高段进行数学作业改革成为一种可能。在近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评价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作业评价应强化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自评与互评得到自我激励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学生学习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效果有赖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有效参与。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评价,积极采用一些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作业,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和对作业评价过程的关注。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作业自主评价往往会成为教师批改的简单替代:教师上边说答案,学生下边改;或是,全凭学生自由发挥,放羊式的乱批乱改,这种所谓的自主评价丧失评价的基本功能。在学生的自主评价时应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那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做到有效自我评价呢?

(1)给予学生评价方法的指导;有效评价离不开学生对评价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只有学生对评价方法有了一定掌握,自主评价才能真正的开展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具体作业要求,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作业评价指导,对自评和互评的过程提出明确的要求:在批改时与同小组反思自己的得失,解题的依据和查找错误的原因。

(2)尊重学生自主评价的结果;在教学中,在学生自主评判后,由于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往往出现教师一票否决的现象,全盘否定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在教学中我不轻易的否定学生已得出的自我评价结果,如果离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就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得到评价的强化,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比如,班上钭詹予同学是个学困生,成绩差、作业非常潦草。有一次他计算题作业全对,但作业潦草,他给自己打上星。这作业离星级标准还是有较大差距。但我没有草率的否定他的评价,而是在他的作业中找出书写比较好的标记出来,对他说 “啊呀,你这几个题目做的好啊达到星级的要求”,听了表扬,他一下子高兴很多,在后来,对数学学习渐渐有了兴趣,成绩慢慢也上来了。

(3)教师评价与自评互评有机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不是“自由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自评和互评作业进行复评,通过复评来监督学生自评和互评情况,提高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质量。

二、作业评价应更多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俗语说:“世上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叶子”。那更何况的人呢?因此,学生的好与坏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在评价中忽视他们之间的差异,用统一的刚性要求去评价全体学生,那就有可能对一部份学生造成意想不到伤害。因此作业评价应该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选择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评价标准分项化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更要关注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既要关注学生作业的准确性,更要关注他们在作业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创新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扬弃在传统教学中只注重作业知识掌握的评价,而应采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并重的评价方式,将学生作业分为双基评价、书写评价和作业态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星级评价。

双基评价的重点是问题解决是否正确。书面评价的重点是学生作业的清晰程度,主要看学生在作业中文字书写是否整洁,格式是否规范。作业态度评价重点是学生在完成作I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主要看学生写得是否认真,交作业是否及时,订正是否完成。又将三项方面评价各自分成三个等级:好,一般,待加强。好用“”表示,一般用“”表示,待加强用“”。为此,在每次做作业前,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分别写上双基、书写、态度,评价者根据其作业情况做出具体评价。为了使作业评价成为更多同学自主学习的新起点,我把每天三项都达到的作业或进步明显的作业在班级中加以表扬。

2、评价标准柔性化

如果在作业评价中采用“一把尺子”评价学生,就会失去评价的激励功能,那些落后学生因达不到统一标准而永远得到负面评价,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积极性,慢慢地开始怕数学,甚至逃避数学。因此,在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在作业评价中实行柔性化评价,采用“多把尺子”去评价不同的学生,也就是说在以实现学期目标为最终目标的前提下,在某一特定阶段采用不同标准去评价不同学生,使每位学生能得到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在评价中获取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1)作业再次评价。在一节课的教学后,总有一部分学困生的作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应放低评价的标准,对其作业的正确部分做出肯定的评价,并且允许他们更正错误,再次进行评价,将第二次评价的成绩作为作业成绩。如上学期的从外校转入我班的蔡官锋同学,他头脑灵活,口才不错,但成绩却很差,每次作业都会有“三多”,不交的次数比交的多,空的比做的多,做错的比做对的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经过仔细的了解,原来他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在民办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由于这些学校教学质量意识淡薄,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差。于是我在批改他的作业时,特意将他叫到跟前,他在我面前低着头,显得忐忑不安,我当他的面先把他做对几题打上大大的“√”,再对他说:“官锋,你这几题做得很好嘛。”听了这话,他露出了笑脸,我接着对他说:“你作业想不想得到星星?”他犹豫了好久才轻轻地说:“想”。于是我对他说:“现在,老师给你一次机会,那些不会做的,你可以查资料、问同学,当然也可以问我,把它做对了,我可以把你的作业评为星星,你说怎么样?”“真的?”他问。我肯定地说:“绝对是真的”。他拿着作业一蹦一跳地回到座位,重新做起作业。待他的作业第二次上交时,全做对了,我给他打上了大大“”,他显得非常的兴奋。经过一个学期的强化,他的作业态度积极多了,布置的作业基本上能够一次完成,成绩也有较多的提高,得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作业强项优先评价。对学困生的评价,可以先忽略评价的整体性,如他哪一方面有所突出,就优先评价那一方面,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然后鼓励学生学好其他方面。例如:班里王聪倩同学的字写的非常好,但对知识的理解接受比较慢,作业老是做错了。这时,我就优先对书写方面做出优异评价,然后通过评语进行鼓励:你的字写的真漂亮,如果你能与写字一样认真,你的作业肯定会做好的。过了一段时间,她的作业进步了不少。又如班上吕维钏同学,他的作业正确率高,速度快,但字不好,我就说:“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每次作业都很少错,假如你的字也能写工整,那就锦上添花了。相信你一定能写好的。”经过一段时间鼓励,他的作业明显清楚起来,作业逐浙达到老师的要求。

三、作业评价应追求长效性,着眼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更有必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养成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有资料表明,在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对于中学、大学的继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都有很大影响。

而作业习惯、作业态度不是一时一刻所能养成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要形成一种习惯,至少也要21天,特别关键的是前3天。这就要求我们的作业评价要有一定的持续性和连贯性,要不断给以强化,直到学生成为自觉行为为。依据这样理论我在教学中,根据分项评价方法,采取升级策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比如学生作业一次性达到100分,并书写清楚格式规范可得到一颗星,如果一个学生在一周内得到三颗星,就可升级为月亮。获得月亮的同学可以作为作业互评中的小老师,指导同组的同学进行作业批改。如果连续获得三个月亮,就升级为太阳,可在上课时做为小老师,帮助老师进行课堂组织,由这位小老师来指定同学回答老师的提问。在一个单元学习中,作业优秀的,写出小奖状,放入成长记录袋,作为学期评价的参考。经过这种较长时间的B续评价,学生的习惯与态度有了很大改观。

总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应坚持学生主体参与,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评,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促使学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主编:《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2] 庞维国著:《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第一版;

上一篇:让激励性评价成为英语学习的持久动力 下一篇:常见的数学逻辑推理题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