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内翻畸形矫正术教训分析

时间:2022-10-09 10:54:40

肘内翻畸形矫正术教训分析

725000陕西安康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725000安康市中心医院骨科

资料与方法

1998~2004年收治肘内翻畸形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2~20岁,平均16岁,内翻角在15°~20°,平均为17°。

手术方法:在臂丛麻醉或全麻下手术,仰卧位。肘外侧标准切口入路,截骨部在鹰嘴窝上缘,远截骨线应平行于关节线,近侧截骨线向尺侧斜行向下,在尺侧皮质内交叉,保留内侧皮质少许及完整骨膜。取出楔形骨块后,肘关节伸展,前臂稍加外翻压力,两截骨面靠拢后作固定。

术后随访: 4个月~2年,结果其中优为13例(有大于0°的外翻角),良5例(内翻角0°~5°),劣4例(有大于5°内翻角)。从本组病例可以看出,肘内翻即使做了矫正手术,但其劣者发生率仍可达18.1%。不令人满意,故预防其内翻发生远较治疗更有意义。

讨 论

肘内翻畸形是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常遗留的并发症,轻度肘内翻畸形时,肘关节功能多无明显影响,严重者除外观上不佳外,行走时手部不自主与身体发生碰撞而感不便,也可因畸形之故上肢肌力难于发挥作用。

目前各种类型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各种的采取治疗手段已取得良好效果。但晚期发生肘内翻并发症,其发生率达30%~57%。其中尺偏型者占47.3%[1]。

本组的原因:固定不牢靠,术后再移位,我们认为远截段再移位是结果不佳的主要原因。4例结果为劣者全部是这个原因。其中3例在截骨畸形矫正后仅做了单纯的钢丝外侧骨缝合,另1例用了粗丝缝合,以期待能维护截骨的稳定性。有2例在拍片复查时发现截骨远段有再移位。另2例术后4周祛除石膏开始做关节伸屈活动时逐渐形成肘内翻。又因截骨矫形后,由于肘内侧软组织张力加大,外侧变得松弛,因此,在截骨后就存在着再移位及畸形复发的趋势。因而控制住截骨远段再移位就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不适当开始过早肘关节伸屈活动:因为担心较长时间的石膏制动会导致关节活动障碍。本4例在没有使用牢靠固定的前提下,都是在4周后开始做伸屈关节活动,其中有1例为成年人。在此期间内,又因截骨断端尚未得到较为牢固的骨愈合,仍有再移位倾向,最终发生内翻畸形。倘若有较可靠的内固定及科学的制动时间窗,也不致于会发生这种情况。

如何提高疗效:实践提示我们要维护截骨后稳定性,应采用Langenskiold主张的钢板螺丝钉内固定[2]或者钢针交叉固定,因较为可靠,才能消除截骨远段有向内移位及内倾向的自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陆裕朴,等主编.实用骨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585-586.

2Langenskiold.A,et al.Varusand Valgus DaFormity of the E160w Following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the Humarus.Acta Orthop Scand,1967,38:313-320.

上一篇:喉结核12例误诊分析 下一篇:748例乙肝DNA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