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怪诞躯体美学与中国当代大众文化

时间:2022-10-09 10:20:45

巴赫金怪诞躯体美学与中国当代大众文化

【内容摘要】巴赫金怪诞躯体美学理论中充满着和狂欢,是民间社会为了缓冲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直接对抗而制造出的一种柔性的微观美学。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具有消费性和狂欢性的特征。为了对抗过度商业化和文化霸权,需要借助巴赫金的狂欢美学理论和怪诞躯体美学来寻求审美解放和意义创造的途径,使大众文化具有审美和批判的双重品质。

【关键词】巴赫金 怪诞躯体美学 大众文化

巴赫金是苏联著名的美学家,他的狂欢怪诞美学注重肉体解放对压抑的反抗作用。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商品经济到来,中国社会进入了文化转型期。中国的美学理论摆脱了庸俗的社会学和工具化文论共鸣的社会思想形态变成了无名的众声喧哗,走向了后现代美学。从形式上看,“后现代美学”就是由宏观转向微观。现代艺术理论关注国家、民族、经济等“宏大的叙事结构”,后现代艺术则倾向于贬低这些宏观范畴,否认普遍进步的标准,并将其视野转到了当下的、地方化的以及较为明显的日常生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美学”就是从解放美学转向生活美学。巴赫金怪诞躯体美学理论中充满着和狂欢,其实是民间社会为了缓冲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直接对抗,而制造出的一种柔性的微观美学。在当代中国,巴赫金研究的重新崛起,其是“后革命时代”的内在要求。巴赫金成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拓展公共领域,发扬民主精神的思想源泉。

一、身体的消费美学

身体,是20世纪西方美学的关键词。南帆认为:“20世纪的一系列理论故事纵深演变的时候,‘身体’成为一批风格激进的理论家共同聚焦的范畴。、欲望、力比多、无意识纷纷作为‘身体’之下的种种分支主题得到了专注的考虑。从萨特、梅洛。庞蒂、福柯、罗兰。巴特到巴赫金、德勒兹、弗。詹姆逊、伊格尔顿,他们的理论话语正在愈来愈清晰地书写‘身体’的形象及其意义。”①

怪诞是一种古老的艺术类型,是历史悠久、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审美形态。怪诞是一种流变的概念,怪诞具有构成的反常原则,混合恐惧和滑稽的震惊感。拉伯雷的创作当中,将“怪诞”美学建立在人文的基础上,用狂怪的方法来打破中世纪禁锢的空气,颠覆宗教的守旧观念,重建人本主义的价值观。拉伯雷的思想深受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和狂欢节习俗的影响,由此建构起“怪诞”的美学思想。巴赫金将拉伯雷的创作置身于欧洲的民间诙谐文化的语境中进行考察,揭示其深厚的民间文化根源和审美价值。巴赫金以人学的视野突出了“身体”的重要性,建构了本体认识――存在三位一体的生存美学理论,启发人们如何在科学性主宰下的世界里寻找生存本真的意义。

巴赫金认为怪诞美学中的人物形象极度夸张,通过降格对强权进行扭曲和戏谑。“不是封闭的、完成的、现成的、它超越自身,超出自身的界限”。②巴赫金认为:“与民间文化相联系的怪诞风格,使世界与人接近,把世界肉体化,通过肉体和肉体生活使世界亲近化(与抽象精神的浪漫主义把握方式不同)”。③巴赫金的怪诞狂欢美学理论就是打破唯我论、总体性和逻各斯中心主义,多样化和游牧化是其理论特点。通过狂欢达到多元的对话目的。人们借助狂欢的美学理念来对抗文化霸权,寻求审美解放和意义创造的途径。

二、身体的大众美学

巴赫金的怪诞躯体美学不但关注人文精神,更注重的是文艺大众文化的研究。对大众文化研究,是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一环。进入到20世纪之后,大众文艺成为了关注的焦点。90年代后,大众的概念又成为了都市商业文化的主体,形成了以感性娱乐为特征的现代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入侵,使公共领域及公共精神再度萎缩,商业化的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彻底改变了文艺的方向,大众文化丧失了批判的政治维度,出现了文化消费的伪公共领域。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研究主要从消费文化入手,注重视觉文化和对身体的观看策略。随着经济大潮的涌入,中国由传统的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欲望逻辑和文化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化,无论是文学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深受其制约反抗和冲突的力量越来越小,大多数的文化力量被其同化或改变趋向了媚俗,真正的先锋反思的艺术已经难以生存,文化生产呈现了碎片化、平面化和多元分化的特点。巴赫金认为,大众文化应该是具有野生的民间智慧,是体验与大众向度的结合。“民众可以利用大众文化提供的资源生产出意义和,这种不仅是逃避,它自身就是对一种新的意义的探索和诠释,就是对某种强制性的社会意义的抵抗。”④

面对中国大众文化过度偏向于商业消费的趋向,笔者认为,大众文化应该具有批判化和审美化的双重特质。巴赫金美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研究角度的变化,即从官方文化转向了民间文化。尽管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中,民间文化逐渐式微,但它仍发挥着根基性的作用。正如巴赫金所说:“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从17世纪下半叶以来)民间文化的各种狂欢节仪式――演出形式逐渐狭隘化、庸俗化和贫乏化。节日几乎不再是人民大众的第二种生活,即人民大众暂时的再生和更新。我们强调‘几乎’这个词,是因为民间节日的狂欢因素实质上是不可取消的。它虽受到限制和已经淡化,但它依然是生活和文化各个领域里的一片沃土。”⑤美学应该成为逃离异化,批判科学理性的有力工具,成为一种思考人类存在的文化哲学,大众文化应该是感性的,它是审美现代性对抗工具理性的一种表现。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项目编号:QDA1211008)

注释:

①南帆.双重视域[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84.

②③⑤巴赫金.巴赫金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6):31,46,40.

④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5.

作者李圣系哈尔滨师范大学文艺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魏少婷系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系教师

上一篇:从“水”歌曲看水文化的审美意蕴与传承作用 下一篇:王南溟批评性艺术的兴起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