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10-09 09:32:44

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摘要】 纳米脂质体由于具有靶向性,能直接向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靶结构输送药物,还具有缓释、保护药物、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同时在稳定性、吸收和体内分布等方面的特殊效应等优点,而受到药学工作者的青睐。因此,笔者参阅国内外代表性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靶向治疗以及给药途径等方面加以综述。

【关键词】 纳米脂质体;靶向;治疗

【中图分类号】R3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49-01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SLN)是近年来处于研究和发展之中的新型毫微粒类制剂的统称,已研究的纳米粒包括聚合物纳米囊与纳米球、药质体、纳米乳和脂质纳米粒等。这种新型给药载体使用无生物毒性的脂质作为基质,同时具备纳米粒的物理稳定性高、可控制药物释放以及良好的靶向性等优势,又兼具了脂质体、乳剂的毒性低、能大规模生产的优点,是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给药载体,同时又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控释药物、避免药物降解与泄漏、易于大工业生产等优点。

1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特性

1.1 增强药物的稳定性 徐雄良等[1]用复乳-溶剂扩散法制备了静脉注射用胰岛素三嵌段共聚物纳米粒(Ins-PELGE-NPs),并通过考察得知,载药量为4.48~4.67%的Ins-PELGE-NPs呈球形或近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40nm,平均包封率为94~98%,增强了胰岛素药物的稳定性.

1.2 促进透皮吸收陆杨燕等[2]将维甲酸用甘油单硬脂酸酯与混合乳化剂[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7∶3)]的最佳配比为1∶6,制备成维甲酸微乳固体脂质纳米粒。用兔离体皮肤试验表明,该制品8h累积透过量明显高于维甲酸乳膏。

1.3 具有缓控释作用韩静等[3]用熔融-超声法制备了降香挥发油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同时研究了该纳米混悬液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介质中,药物释放符合一级释放方程,且释放完全,降香挥发油固体脂质纳米粒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1.4 具有靶向性靶向制剂何林等[4]制备的阿克拉霉素A固体脂质纳米粒(ACM-SLN)冻干针剂,用其给小鼠静脉注射后,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小鼠血浆和各脏器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ACM-SLN具有良好的肝靶向性,SLN可以作为治疗肝脏疾病药物的良好肝靶向载体。

2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2.1 高压均质法 高压均质法是目前制备SLN的经典方法,用此法制备得的纳米粒粒径小且分布范围窄。目前市场上已有不同规格的高压均质机可供选择,便于工业化生产,也可利用现有的静脉乳生产线进行工业化生产。

2.2 热融-分散法Marengo[5]等将Epikuron 200和热水加入到融化的硬脂酸中,再将助乳化剂牛胆酸钠盐加入到上述热混合物中,在(70±2)℃下搅拌,形成热乳剂。将热乳剂100mL加入到新研制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注射针头里,上部是充气活塞;底部是0.22μm的滤膜,以保证产品的无菌。过滤后,热乳剂从注射器直接滴入搅拌下的冷水中,制备成固体脂质纳米粒。

2.3 超声分散法 该法是将药物和类脂等溶于适宜的有机溶剂中,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形成一层脂质薄膜,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水溶液,用带有探头的超声仪进行超声分散,即可制得粒径小而分布均匀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对5-氟脲嘧啶脱氧核苷(FUDR)进行结构改造,合成FUDR的酯化前体药物3',5'-二辛酰基-氟苷(Do-FUDR),制成SLN,可延长FUDR在循环系统的滞留时间,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降低毒副作用[6]。

2.4 溶剂-扩散法 该法是将亲脂性药物和类脂溶于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中,加入到含有乳化剂的水相中乳化,挥发有机溶剂后,类脂在水相中沉淀形成SLN。张强等[7]报道环孢素A硬脂酸纳米球的制备: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搅拌使充分溶解,加热至(75±2)℃,倒入75℃熔化的硬脂酸和CYA的混合物中,快速搅拌,逐渐降温到室温,即得CYA-SA-NP的白色乳状液。

2.5 溶剂-乳化法 将药物溶于有机溶液中,然后加入到含乳化剂的水相中,进行乳化,然后蒸去有机溶剂得到SLN的稳定分散系统。如Sjostrom等[8]用此法,以卵磷脂和胆盐为表面活性剂,制备醋酸胆固醇的SLN,粒径约100nm。

3 结论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型亚微粒给药系统,因其独特而优良的性能在新药制剂中将广泛用于口服片剂、静脉注射剂、透皮吸收等剂型中。其对于靶向给药系统在肿瘤生物中的治疗,尤其在解决肿瘤多耐药性的问题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各学科的共同发展下,作为药物载体的纳米脂质体,在制备方法、工艺及给药途径等方面正逐步走向成熟。应用日趋广泛。尽管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脂质体传递系统将会在临床治疗中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徐雄良,段友容,等静脉注射用胰岛素三嵌段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J].华西药学杂志,2006,21(4): 321~324

[2] 陆杨燕,周华锋,夏强,等.维甲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兔体外透皮研究[J]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6, 37(1):17~18

[3] 韩静,唐星,巴德纯.降香挥发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评析[J].中医药学刊,2005, 23(1):110~112

[4] 何林,李素华,吴正中,等.肝靶向阿克拉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质量考察及体内分布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 2008, 43(6):431~435

[5] Marengo E,Canalli R,Capato O,et al.Scalup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J].PartI.Int J Pharm.2000,205:3~4

[6] 平其能.纳米技术的研究[J].中国医药报,2002,11(2):84~85

[7] 张强,叶国庆,李晔,等.环孢素A硬脂酸纳米球的实验研究[J].药学学报,1999,34(4):308~309

[8] 王建新,张志荣.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2):73~74

作者单位:150010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门诊护士接待礼仪与护患沟通技巧 下一篇: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