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

时间:2022-10-09 09:00:48

小学科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融操作性、实践性、趣味性、社会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课程,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任,是对学生进行科技训练、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科学素养,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与时俱进,成为创新型人才。因此,科学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立足于做,突出课程的实践性:重点于思,注重课上的启发性:力求于放,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一、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

培养创新意识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把对一般事物的好奇心转化为对科学的好奇心。在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浓厚的观察兴趣,是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前提。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强,但有效注意自控能力不强,他们只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感知深刻,以直接兴趣为主。因此,要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这样的心理特点,加强直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从科学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其创新意识,从中获得科学认识。

二、鼓励质疑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谛。教师在新课标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努力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敢于质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提问表明学生对事物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探究,他们是在努力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开端和基础。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向传统的、权威的思想挑战,大胆提出疑问,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迷信不盲从.从而点燃发明创造的火花。我们要知道:遏制学生提问就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扼杀,哪怕是一个幼稚的问题,也是学生自我思索的结晶,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埘问题探究的萌芽。

三、引导动手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科学课教学中,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实践活动。教师在课上要善于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想方设法让学生多动手实践,指导他们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和独立实验的能力,使他们沿着“观察、猜想、假设、思考、结论”的路子把每一节科学课都上成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索课,从而实现学生动手操作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并不深奥、不神秘,只要每一个教育者能够也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点燃学生创新的引擎,引领学生体会成功的情感体验,今天的孩子就呵以成为未来的发明家,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作者:吉林省松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小学副校长)

上一篇: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对 下一篇:牵着鼻子 走不出新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