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烧饼/酒之诗词――《破阵子》

时间:2022-10-09 08:26:22

周村烧饼/酒之诗词――《破阵子》

周村烧饼

小吃风味

周村隶属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淄博是个人文古迹和天然景区众多的旅游区,所以其传统名吃自是种类繁多,其中,“周村烧饼”就是最为出名的一种小吃。

周村烧饼色泽淡黄,形圆而薄,正面粘满芝麻仁,背面布满酥孔,酥脆焦香,却香而不腻。这种饼有甜、咸两种,甜者酥脆甜香,咸者爽脆味美,各有所长,但是以“薄、香、酥、脆”著称。

来历传说

周村烧饼历史漫长。但是“周村烧饼”这种叫法,其实是外来人对于来自周村地区那种独特风味烧饼的笼统称谓,而地道的周村人,则把这种烧饼叫“香酥烧饼”或者“大酥烧饼”。

据说,周村烧饼源于汉朝的“胡饼”,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有史料记载,明朝中期,周村是个繁华地带,商业发达,商贾云集,所以多种小吃应时而生。

此时,一种烘烤胡饼的“胡饼炉”传到了周村,当地师傅就结合胡饼薄、香、脆的特点,进行改良,终于做出了一种厚厚的大酥烧饼,这就是如今周村烧饼的雏形。

但是,周村烧饼最终具备今天我们所说的“薄、香、酥、脆”四大特点,却是在近代。

如今生产周村烧饼最多的村庄是周村区高塘镇王家庄,周村烧饼正是这个村里一个叫郭云龙的师傅改造成功的。

据说,郭云龙烤大酥烧饼时,偶然发现烧饼上面鼓起来的那部分既薄又脆,加上点芝麻,竟然香而不腻。

于是,他就大胆尝试、改进,终于做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薄薄的大酥烧饼。于是,他有意推广了一下,效果果然不错。这样,真正的周村大酥烧饼开始流传。

1880年,“聚合斋”烧饼老店,即郭师傅家的烧饼店,首先使用纸包装,之后采用印花纸包装,发现久藏不变质,因此现在周村烧饼依然采用这种包装方式。

在清朝末年,皇宫多次命令进贡周村烧饼,这也给周村烧饼创造了一个名满天下的好机会。

当时山东省的著名绸缎商号“祥”就专门定购周村大酥烧饼,作为馈送佳品,成箱发给外地的客户。

20世纪50年代,周村人民曾经把周村烧饼作为礼品,送到抗美援朝第一线去慰问我们的志愿军将士。

这一切都说明周村烧饼是当之无愧的山东名小吃。所以,去淄博,千万不要忘记去品尝一下周村烧饼。

制作工艺

周村烧饼原料主要有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仁,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其间要经过配方、延展成形、着麻、贴饼、烘烤等多道工序。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配方、成形和烘烤,尤其是烘烤的火候,如果不是技术非常高超的师傅,很难做到每次都炉火纯青。

酒之诗词――《破阵子》

文/路英

忆得去年今日,黄花已满东篱。曾与玉人临小槛,共折香英泛酒卮。长条插鬓垂。

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睹芳菲。重把一樽寻旧径,所惜光阴去似飞。风飘露冷时。

晏殊的《破阵子》亦是饮酒怀念故人的作品。在词一开始即以回忆的方式写作。回忆去年此时盛开,曾与如花似玉的美人一起饮酒赏花,并且共同摘花浸酒。这些去年的记忆在此刻被唤起,然而此刻呢?

于是场景跳回现在,晏殊继续书写现在的情景。“人貌不应迁换”,词人心中揣想着故人容貌依旧,而一如往常,仍于此时节盛开,只不过今日只有词人一人独自把酒观花,照着脑中的回忆版图,循着去年的路径,重温往事。“光阴去似飞”,时光飞逝,如此又过一年了,词人不禁感叹。

此阕词以今昔作对比,烘托今日孤单的心情,有股淡淡哀愁弥漫,不致过浓,显得淡雅清幽。

上一篇:不粘锅的由来/苏丹人不可一日无糖 下一篇:饮食与成语――磨杵成针/伏羲\神农对饮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