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9 06:55:23

浅论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法是唯物辩证法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一定的要求,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的方法。

比较研究作为方法论风行于学术领域,比较语言学、比较文化学、比较文学、比较心理学等都是当代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教育学当然也不例外,语文教材的选择和编排已经充分体现出“比较”的意图。它的每组文章或体裁相同,或题材相同,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比较来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在求同存异的思考中掌握知识、提高理解和思考能力。可惜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进行比较分析的重要性,以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可比性文章的对照比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运用比较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依靠现有的文本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思维习惯。语文教育前辈叶圣陶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探索。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比较法教学,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文章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求同存异分析,对学生来讲,这就是一个搜寻异同,寻求认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思维相互碰撞处于兴奋状态,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求同存异”的结果就在可能发现的“新大陆”中,而知识的“正迁移”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完成。教学中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用已知启发未知,以新知巩固旧知。

二、教学中比较的范围和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不局限于整篇文章,也可以是文章的某一方面,如文体、文章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句式、人物刻画、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式、记叙顺序等,都可以进行比较。那么,如何进行比较呢?总的说来,就是寻找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具体教学时,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同题材文章的比较分析

同题材的文章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身份、地位、性格、阅历的不同,观察体验生活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写出的作品也各有千秋。《草》是王愿坚写的反映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情景小说。同是反映长征这一题材,作家王朝柱也有题为《长征》的电影剧本。教学中通过比较,学生能很快发现两文在内容、主题等方面的相同点:都是描写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都刻画了红军战士与革命家在过草地时那种大无畏的革命形象。这时,再引导学生深入比较,同中求异,并给出具体提示,讨论后交流,学生总结概括如下:小说《草》中成功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自咀嚼毒草,果断作出明智的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突出表现人物的高尚人格。《长征》是电视文学剧本,通过四个不同的场景充分表现出官兵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在人物塑造上相比《草》更细腻,人物描写的方法侧重于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这样比较起来学,同学们对怎样刻画人物就有了较深的印象。通过相同题材文章的学习,在同中找异,在异中产生新的领悟。

2.同作家文章的比较分析

一个作家,在其创作路上,因社会变迁,个人生活境遇的变化等原因,作品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基调。如:九年级上册中有一篇郭沫若的《白鹭》,在讲授这篇文章时,笔者一再强调让学生去体会郭老清新质朴的文风,感受他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的朴实情感。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同一作家不同风格的体验,教师可以在授课时与七年级上册中《天上的街市》进行比较,这首诗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该诗想象大胆,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虽然这两篇课文体裁不同,但从作者的选取意象、选词用词、写作背景等的比较中,可以使学生对作家的创作风格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3.同一作品先后两稿的比较分析

好的文章都是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许多看起来平易妥帖的文章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反映的就是这种过程。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大作家大多如此,读其反复修改的手稿,玩味之,可发学者之思。有位名人曾说过: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不应该那么写,恐怕最好是从同一作品的初稿中去学习了。这也启示我们要留心作家的初稿、手迹等,用以研究同一作品“不应该那么写”的一面。在执教鲁迅小说《孔乙己》一文时,笔者把最初发表于《新青年》上的《孔乙己》与课本进行比较阅读,并就其中关于人物描写方面的修改进行举例分析。例一,“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绝不责(骂)备的。”(注:括号内是最初发表时的原文,后同。)课堂上,让学生辨析“责备”与“责骂”的内涵,探究其修改原因。通过一番分析比较,学生认识到这一字的改动,在人物神态的描写上显得更加恰如其分。再出示第二例:“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引导学生比较思考:为什么要加“暗”字?有个学生的回答颇有见地:“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小伙计的复杂心理,既是对‘讨饭一样的’孔乙己的冷漠、轻蔑,又是自己深感与掌柜的等级相距太远所表现出的一种妄自菲薄的自卑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叫好,有的反对,纷纷据理力争,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笔者趁热打铁,把这场讨论引向深处、广处,让学生反复比较两稿,从一个字、词乃至一个标点的增删修改中,探求其所以改动的真谛。这样的比较,能收到别的教法难以企及的好处,学生思维的火花一被点燃,自然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4.假设一种情况和作品的实际进行比较分析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在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方面的匠心,笔者在教学时常采用假设调换词句,改变句式、句序,增删小节的方式来比较。如:把《画山绣水》题目换成《游桂林》。显然,换后的题目太直白,原题目具有诗意的美,且能起到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作用……一经比较,优劣自明。又如:把朱自清《绿》中联想和想象的句子删去,虽能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但作者的情感似乎快要达到顶点的那种炽热的爱恋却含而未放,使读者无法处于感情激流中,也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大大削弱了文章的深刻艺术感染力。而这些结论的得出,只需让学生朗读原文与删除的多余文字,无需赘言,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白杨礼赞》中“难道你就只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等四个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层层延伸扩展的反问句用的精彩,很有气势。运用比较法讲解,可先引导学生将它们改成陈述句,如“你就不会只觉得它只是树,你就会想到……,你就会联想到……,你就会更远一点想到……”先帮助学生正面理解这四句话的意思,接着启发学生将改成的陈述句与原来的反问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便对这样的句式所饱含的激情,以及那启发读者思想的魅力,那不可抗拒、冲决一切的力量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像这样的比较,在讲解排比、反复、对偶等句式时,同样可以进行。

纵观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可供比较的内容甚多,比较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要运用得当,还得深入研究、周密设计、广泛积累、精选可比材料。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较法”只是“他山之一石”,但愿有更多的“他山之石”飞到中学语文的课堂上,帮助我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困惑,打开一座又一座的迷宫。

上一篇:记叙文阅读训练(三) 下一篇:你的笑容永远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