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模仿“灰太狼”伤人动画公司被判赔偿

时间:2022-10-09 06:25:14

孩童模仿“灰太狼”伤人动画公司被判赔偿

2013年4月6日,江海县的3名孩童因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剧情,玩起了“灰太狼绑架烤羊”的游戏,这导致其中两人被严重烧伤。为此,伤者家属将未被烧伤的第三人和《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制作公司告上了法庭。

2013年12月18日,法庭一审对此案作出判决:由动画制作公司和第三人的父母共同赔偿原告损失,其中动画制作公司承担赔偿金额的15%,即3.9万余元。理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存在暴力情节和画面,对本案未成年人的行为认知产生了不良影响,误导本案未成年人模仿其情节,导致原告李某冉、李某被烧伤的严重后果”。

该判罚引发广泛讨论,有人认为,明明是孩童之间的游戏,两名孩童也是因另一位同伴而烧伤,动画制作公司不该承担赔偿责任。而更多人则在思考,今后应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多维解读

用责任感赶走孩子心中的“灰太狼”

喜羊羊和灰太狼虽然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动画形象,但看过动画的人都知道,其在内容上存在不少“幼儿不宜”的情节设计:如烧烤小羊、平底锅砸头、踢狼入水等。这些潜藏暴力的桥段可能对儿童产生误导。类似的动画还包括《熊出没》,熊大、熊二与光头强的斗智斗勇也含有相当多的暴力情节。这两部动画也在几个月前被《新闻联播》点名批评。被广电总局要求“整改”。

之所以会让这样的动画在各大电视台长期播放,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在电影电视节目方面没有实行分级制,一些婴幼儿动画节目在制作时没有参照标准,也没有任何约束,从而导致不健康的情节充斥在动画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动画公司必须为内容生产承担责任;另一方面,也在于影视监管部门把关不严,没有考虑到这些电视节目播出后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虽然法律已对动画制作公司开出了罚单,但影视监管部门更应该反思、总结。只有整个社会都加强对孩子教育与呵护的责任感,我们才能将“灰太狼”从孩子心中赶走。

孩子受苦,成人难辞其咎

在我国影视节目分级制尚未实行之前,家长和老师的把关、推荐就尤为重要。孩子适合看什么样的动画片,家长应该最关心,也最清楚。在为孩子挑选动画片之前,家长不妨自己先看几集,先了解整个动画片的情节、内容、主题等,这样才能将更健康的动画带给孩子。

在引导孩子方面,老师扮演的角色也相当重要。不少小学老师曾将《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列入推荐清单,这可见老师在判断上的疏忽。在责备学生为什么将电视里的粗口、段子拿到课堂上说,甚至在学校打人、骂人时,老师们也应反思工作中有没有忽略一些看似不重要实则影响深远的细节。孩子是在对成人世界的学习和模仿中长大的,我们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我们不仅不能让动画中的不健康因素毒害孩子,更不能让自己在生活中的不良举止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

麦叶蜂的破绽

麦叶蜂是一种虫子,黑色微带蓝光,最喜欢以小麦的叶子来当食物。

如果你到麦田里去,只要稍微触动一下麦叶,甚至,你还没来得及碰到麦子,停在叶子上的麦叶蜂,就会迅速把身体卷起来,飞快地滚落到地上去。这种死里逃生的办法,其实正是麦叶蜂逃生的绝技。

因为这样一来,人们往往以为麦叶蜂已经死了,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狡猾的麦叶蜂,往往趁此机会,赶快逃脱。

不过,麦叶蜂的小伎俩,却逃不过农人们经验丰富的眼睛,他们只要稍稍瞄上一眼,就能判定麦叶蜂是真死还是假死。原来,装死的麦叶蜂,它的足收得紧紧的,企图还要抓住些什么的样子,而真正死去的麦叶蜂,它的足都是完全松开的。

人们往往会嘲笑麦叶蜂“装死”的愚蠢,其实有的人,比麦叶蜂更加执迷不悟,面对名利权势,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放手,慢慢陷入贪婪的泥淖里,毁掉了原本可以幸福美满的人生。(张军霞)

素材点拨:因为贪婪而导致的破绽,有时候,恰恰也是人性的破绽!

适用话题:学会放手、贪婪的代价

上一篇:生态技能培训一助力折翼天使 下一篇:减少不平等将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