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妈妈再打我一次”走红网络

时间:2022-04-30 12:07:35

漫画“妈妈再打我一次”走红网络

2013年12月2日,网民“meow本本本”在微博上了其同学创作的一组题为“妈妈再打我一次”的四格漫画(又称“打脸图”),没想到随后网友的追捧竟令他始料未及。作品模仿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连环画的风格。第一格,妈妈微笑着对正在学习的女儿说:“学习了一天,妈妈带你去公园玩啊!”第二格,女儿笑着回答妈妈:“不,妈妈,我喜欢学习。”第三格,故事风起云涌:妈妈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出左手,扇了女儿一个耳光。第四格,无语的女儿,用手捂着右脸,一脸的委屈、愁苦。网友们热情高涨地对此图进行了加工创作,小女孩被打的理由也多种多样,星座版、雾霾版、明星版、广告版等纷纷出炉。

12月4日,“打脸图”的原作者“黄博楷bK”了作品原图,这个美术学院的学生解释道:“这个画是在毕业创作时画的,是看了小学课本的插图和宣传画后,结合我自己想的情节画出来的。网上改的图不是我的想法,‘妈妈再打我一次’也不是我起的名。没有特别含义,大家怎么理解就是什么样。”

多维解读

“打脸图”走红因现代人压力大

“打脸图”之所以走红,主要是因为满足了网络时代人们易被激发的解构欲望和娱乐心理。“打脸图”几乎满足了网络微娱乐的所有要件:一是采用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连环画的风格,画面充满怀旧感,让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代;二是剧情曲折离奇,突兀之际充满幽默感,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三是这一漫画的语言模式与过去的“三句半”很相似,可以套用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可复制性极强,创作技术非常简单,初学者都能掌握。

“妈妈再打我一次”正如当年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一样,网友们一次一次将其玩出了新“高潮”。这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跟风心理,人们集体无意识地参与网络上的主题狂欢活动时,其实还带有表达自我、娱乐创造、减压放松的目的。现在很多人生活压力很大,人们更喜欢能让自己开心的东西。而这一系列的图片,消耗时间短暂,幽默效果明显,自然受人追捧。

“打脸图”实为曲线抗暴

不管“妈妈再打我一次”漫画如何改编,妈妈甩出的耳光,小女孩红肿的脸颊、委屈的表情都是不变的,于是有网民就对其中的暴力倾向产生了质疑,甚至有网民将这组漫画与“重庆10岁女童摔婴事件”联系起来,认为漫画充满“恶趣味”,宣扬家庭暴力,应该抵制。

但其实人类并没有那么软弱,绝非一说打就是暴力渲泻。事实上,人们很容易从“打脸图”中看出,与其说这是在表达暴力,不如说是曲线抗暴。原作品取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彼时还真是一个家长乐于选择棍棒教育的年代。作品所表达的恰恰是一种软反抗,用怀旧的方式曲线表达了对棍棒教育的批评。至于网友改编的雾霾版、旅游版等,也无一不是对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形形暴力现象的委婉讽刺。诚然,即使是曲线抗暴的娱乐表达,画面能够更干净些当然更好,事实上这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建立媒介分级制,进行分级管理,以免类似漫画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形成误导。

萨克雷的“药丸”

萨克雷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1848年发表小说《名利场》后在文坛崭露头角。儿时玩伴查尔斯听说他出了名,便常来找他借钱。

一次,查尔斯的妻子生病了,没钱买药,他只好又去找萨克雷帮忙。萨克雷安慰了他几句,推脱说:“要是你妻子知道你连买药的钱都得跟人借,该多伤心啊!”查尔斯没借着钱反被挖苦一通,灰溜溜地走了。回至4家,他意外地收到一个装着药丸的盒子。查尔斯打开一看,发现每个空药丸里都藏着钱。

那之后,查尔斯实在缺钱时,还是会去找萨克雷借钱。但往往会碰一鼻子灰。可奇怪的是,每次从萨克雷那儿回来,他都能收到匿名人寄来的药盒,而且都塞了钱。查尔斯怀疑萨克雷就是那个寄钱的好心人。于是他假装又去借钱,然后偷偷躲到他家屋后,想看个究竟。果然,没多久萨克雷就捧着药盒出了门,查尔斯走上前,紧握住他的手说:“为何你多次救济我,却不肯当面把钱借给我呢?”萨克雷笑了:“我不想让你把我当作救命稻草,一有问题就找我帮忙,而希望你自己去解决问题,改变现状。”(张书宁)

素材点拨:真正的朋友会在危难关头救你于水火,却不会助长你懒惰的品性。

适用话题:友情、真诚、帮助与自助

上一篇:嫦娥三号成功登月 下一篇:乌干达青年开展拯救香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