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慈善理念的伦理透析

时间:2022-10-09 05:24:34

试论慈善理念的伦理透析

【摘 要】本文结合慈善理念的内涵和慈善理念确立的功用,对当前我国慈善理念现状做了分析,并对如何提升我国慈善理念提出尝试性对策,提出:匡复中华慈善传统,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现代慈善理念;加大并完善慈善伦理教育,促就民众确立理性财富观,使得慈善真正地发挥作为第三次分配的社会功能,以助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关键词】慈善理念;伦理透析;伦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229-02

党和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日益重视。总书记在党的17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党的18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慈善事业亟待一个全方位保障和支持体系才能得以长足健康、繁荣发展,因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受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民众的慈善理念是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最深层因素,经济政治环境是影响其发展的中间层因素,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是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直接因素。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不单单依靠政府及慈善组织自身管理的改进,更为重要的是深厚的现代慈善文化根基的建立。没有慈善文化的兴盛,慈善事业想得到长远健康发展,无疑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面对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窘境,我们必须反本溯源,探寻慈善理念的内涵,正视当前国人慈善理念现状,探索提升国人慈善理念的相应对策,正是在此意义上,本文尝试对慈善理念作一次三维透析。

一、溯源:慈善理念的古往今来

“慈善”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我国最早提及慈善思想的著作是《管子》,列举了“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 [1] 儒家经典《论语?为政》也有:“孝慈则忠,举善而教。”《左传》则谓:“慈者爱, 出于心, 恩被于物也。” 《韩非子?内储》:“王曰,慈惠,行善也。”完整出现“慈善”一词是在《北史?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历代都有不少的义仓、义田,在历次赈灾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西方,慈善更是源远流长,英文“charity”(慈善),意思是“基督徒的爱”。倡导天下一家、和睦兼爱的基督教自诞生以来一直注重慈善精神的弘扬。《圣经》中处处充满博爱、施舍、利他、济世等神性谕示和样板事迹。由于慈善理念的普遍确立,“责任重于泰山”的契约观念渐入人心,西方慈善事业历来发达。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时至今日,慈善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在当代的语境下,如何定义慈善呢?《辞源》只解释为“仁慈善良。”显然仍然比较简单。而西方学者贝克(gary becker)认为:“如果将时间与产品转移给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或组织,那么,这种行为就被成为‘慈善’或‘博爱’。” [3] 侧重从行为上点题出慈善的公益性和利他性,从而最广泛的程度上囊括所有的慈善现象。

慈善,作为一个道德范畴,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善的精神、爱的理念的体现。慈善理念是一种心态,对待众生平等友爱的心态;是一种倾向,向弱者伸以援手的倾向;是一种萌因,突破小我实现大我的萌因;是一种信仰,对真、善、美的信仰。慈善是健全人格构成的必需,是个人的平等、博爱精神的伸延。一个人单单宣称其信仰平等、博爱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惟以行效慈善,其平等、博爱精神才能得以宣泄和落实。慈善还是个人价值信仰的实现平台。

慈善理念的确立,不仅事关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大繁荣,也是重铸中华民族精魂的必要,而且由此对整个社会道德状况的改善至为关键。试想人人都怀有慈善之心,社会焉有不和谐之理?

二、正视:慈善理念的惨淡背后

慈善理念受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本文仅从文化角度探究慈善理念的惨淡经营之背后故事。

(一)公益文化氛围淡薄

1.全社会缺少一种浓厚的公益文化氛围。严格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在我国并未形成,公益组织、公益行为和公益理念却有长久的渊源。由于一段较长时期的中断,我国民众的社会公益价值观依旧匮乏。无论是“呼吁捐助”的报道,还是有关“为富不仁”

、“舆论绑架”的社会讨论,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社会公益意识的薄弱,或被商业化侵蚀。而社会公益价值观对培育现代民主社会的公民意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很实际的意义。公益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是“诚实、平等、大我”。诚实是人类承载美德的基石;平等是互敬互爱互惠互利的基础,大我是自我权利和自我责任的有机统一。它应当成为每一位成员一切行为表现和理想追求的灵魂。

2.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宣传广泛但并未深入人心。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认识到:“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 [4] 马克思一生都在为人类解放事业奔波和思考。马克思曾提出:“部分地用国家保证工作的办法,部分地用各种慈善救济的办法,使工人有较高的工资和较有保障的生活。”[5]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三个有利于”为基本尺度,达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当前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宣传不可谓不广泛,但究其宣传实效却不尽如人意。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但遗憾的是,在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并未成为全民的共同价值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仍然大行其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开始确立,但仍未化成社会公众的普遍行为。

(二)民众对慈善角色认同感不强

根据责任伦理的观点,角色是责任伦理的逻辑起点,角色认同是主体对在特定时空中社会所赋予的社会关系的认同。角色认同是责任认同的前提,责任认同是角色认同的后续。国人慈善理念缺失实质也就是责任认同的缺失,再往前说就是国人尚未达成对自己的角色认同。造成这种不正常的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对慈善的认识存在误区和慈善与个人之间尚未全面达成直接互动。

1.民众对慈善的认识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将慈善误以为是伪道德。有人误以为:慈善不过是富人小恩小惠的施舍,因为是彻头彻尾的虚情假意。有的为了捞名,有的为了谋利,更有人是做秀而已。这种情况的确存在,致使民众对这种慈善深恶痛绝。其实,慈善行为,不仅给受惠之人带来生活的安定,也给施惠之人带来内心的平和,体验到生命存在的价值。(2)将慈善仅仅界定为一种绝对利他主义。慈善是以人的善心为基础,展现的是人类互助友爱的人性光芒。因此,部分人会单纯地把它看作是爱心、正义和使命的象征。其实,这种认识也是有局限的。世界上不存在德性完美的神话,绝对的利他主义是不存在的。人们难免出于不同动机而行慈善,现阶段应当予以包容,不能苛求无私奉献不求任何回报。奢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道德处处可见是不现实的。从目前情势而言,一切自觉自愿的慈善行为,无论其动机如何都是值得鼓励的。

2.慈善与民众间尚未全面确立直接的互动。大多民众感觉自己与慈善没有任何关系,更别提有一种有效的责任关系。公众与慈善事业无法直接对接。由于历史的因素,民众对政府寄托过多的期望。1998年特大洪灾、2008年南方雪灾,都是政府领导组织救灾,组织慈善捐助。因此,凡事有政府、凡事靠政府,民众意识不到慈善与自己的责任,更谈不上主动自觉的慈善救助。 [8]

(三)慈善伦理教育的偏差。

1.没有系统地继承传统慈善文化。五四以后,国人注重向西方学习,一开始是科学技术,后来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这种学习的积极作用毋庸多言,但如此造成传统文化的长期的封尘,甚至一提到传统就与“落后、腐朽、迷信”等同。传统文化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慈善理念的意识形态化更是对民众心里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十年“”对于传统文化之摧残是前所未有的。“国学热”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仅仅限于《三字经》、《论语》、《唐诗三百首》等少量简明读本。传统文化中的儒、佛的仁心与行善积德的观念应可构成慈善捐助的文化基础,但我们一直挖掘得不够,宣扬和弘扬更不得力,因而在民众心中未能形成深刻的道德影响。

2.伦理教育忽视道德的层次性。道德是人类文明的大地,而不是人类生活的天空。让所有的人都在坚实的道德基础上自由舞蹈,是人类文明的目标。而道德内化须经历三个过程:自发、自觉、自由,呈现出层次性特征。忽视道德的层次性,盲目追求高

次道德,只会舍本逐末,适得其反,高不成低不就,必然导致整个伦理道德体系的崩溃。当年孔子就斥责子贡赎买奴隶而不求鲁国赔偿金的行为,反对道德高标。

3.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欠缺

所谓公信力,从本质上说就是指公众的信任度。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就是指慈善组织获取公众信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慈善组织承担着“上(政府)情下(民众)达”和“下情上达”的特殊角色,其公信力对公众的慈善理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有公信力的慈善组织,通常可以民众的慈善意愿,达成捐助行为。(2)无公信力的慈善组织极大挫伤民众的慈善意愿。

三、憧憬:慈善理念的三十六计

“5.12”汶川地震后,国民救灾的表现值得称颂,由此窥视出大灾大难面前,民众慈善行动的积极,生命的尊重和人性的光辉得意闪现。但是要实现慈善的常态化、制度化,仍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过程。古语云:“有善心,则有善言。以言而察行,有善言,则有善行矣。”[9] 要想发展繁荣慈善事业,提升国人慈善理念自然是当务之急。基于此,笔者但献拙计如下;

(一)匡复中华慈善传统,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匡复中华慈善传统,首先是整理传统慈善文化,然后是批判地继承。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爱爱人,而亲仁。”(《论语?学而》)“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论语?颜渊》)孟子主张“可欲之谓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尽心下》)还提倡以慈善施予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教佛教更是有丰富的慈善渊源,亟待我们去认识和发掘。老子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极推崇慈善之人。更有“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道德经》)。又曰:“圣人不积。即以为人,己愈有;即以与人,己愈多。”(《道德经》)佛教经典《大智度论》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熄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皆可为我国古代悠久的慈善传统的最好佐证。

对于西方的博爱观,主张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因此不赞同全盘引进西方慈善理念和操作模式。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因此,过分的强调西方慈善理念的普适性是无理无据的。笔者拙见,引进西方慈善理念,并不是全盘适用,而且结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前国情,进行有机地结合以期实现这种融合的最佳效果。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影响着慈善事业的发展程度。可以说,公信力是慈善组织赢得组织声誉和获取社会捐赠、资助、吸引志愿者以及实现组织终极目标的必要前提。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关于诚信的思想,可以继承为构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提供思想基础。同时要将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基础建立在“透明的玻璃口袋”上,这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慈善事业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现代慈善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要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民心,提高全社会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提升国人慈善理念的思想基础。正确的慈善理念必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范呈现。因此,当务之急,更要用法规政策、媒体舆论引导民众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呼唤现代慈善理念。在我国,现代慈善理念必须是在吸收继承中华慈善文化的优秀部分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慈善理念的优点,创造性融合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慈善理念。乐善好施的传统必须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扬,而但轻施舍、重回报的理念应当有所摒弃,树立现代公益价值观,把对弱势群体的帮助看作是自己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形成全社会同舟共济、互爱互助、诚信合作的文化氛围。

(三)加大并完善慈善伦理教育,促就民众确立理性财富观

在卡内基看来,富人的财产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其实是“上帝的受托人”、财富的看管人、公众的人,钱是社会存放的“信托

基金”(trust fund)。“但是,富人们也应该因为从事这些善举而受人感戴,他们的人生也因此而尊贵。”[10] 在美国“富人仅仅是财富的看管人”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财富的真正品格是:拥有的财富越多,相应承担的责任越大。这种理性财富观在中国的缺失需要现代伦理教育来挽救。

慈善伦理教育属于伦理教育的一个方面,而且不是一个独立的方面。慈善伦理教育涵盖在伦理教育之下,只有通过整个伦理教育体系的完备健全,才能真正地促发慈善伦理教育的目的之达成。慈善伦理教育的目的主要有慈善理念的树立和理性财富观的确立。换言之,慈善理念的树立和理性财富观的确立,都不能单单依靠慈善伦理教育,而必须依靠伦理教育,更大而言之,要依靠整个教育体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不然,会涌现更多的类似湖北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因未给捐助人联系而被取消受助资格的“道德绑架”和“人身依附”事件。

正是通过批判、匡正和克制人性的缺陷,慈善发挥出超乎寻常的力量,并能为人性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正确的导向。慈善理念的匮乏之可怕不只在于阻碍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样,慈善理念的确立和光大其意义并不止于促进和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现代慈善理念的确立之过程,是对国人本有文化理念、生活态度的一次重大洗礼和再造,也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世界文化的对撞中的升华,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内在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对慈善寄予了莫大的厚望,期盼国人早日树立现代慈善理念,实现慈善的常态化,真正的发挥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高中华,刘乃山.慈善探源[j].中国减灾.2005.11(18)

[2]王开岭.西方的“瘦身”与东方的“胖虚”—慈善文化漫谈.书屋.2003.8(34)

[3][美]加里?贝克.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321页

[4]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页

[5]蔡勤禹.慈善理念论[j].天府新论2006.2(103)

[6]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第7页

上一篇:谈企业的品牌设计策略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