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课堂重点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间:2022-10-09 05:04:24

小议课堂重点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创新氛围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理论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秩序和阶段。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而逐步形成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多年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传承,把传承性教学置于中心位置,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因此采用的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学生只需在下面认真地听和记。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全面系统地为学生打好各学科的知识基础。它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完完整整地把一门门学科学好。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它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极易束缚和压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出的人才大多缺乏批判性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培养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即发挥师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这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气氛。如在《机械CAD技术基础》这门课中,讲授VistualFoxpro6.0数据库时采用了由学生上讲台来“show一show”的方法,学生主动申请上台结合书本上的实例讲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同时下面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最后,教师讲评。这样使复杂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地过程,学生会不断地与教师、同学进行心理互动,交流思想和情感,正是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目的。

二、要鼓励和启发学生发挥想象

创造离不开想象,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大多能预示着可能的后果,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被证实,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要珍惜他们的好奇心,要努力把学生的想象激发起来,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想象活动,大大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增长。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起点,疑问是创造的源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以解决或感到疑惑的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但是由于受我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和教育不甚得法的原因,我们的学生自幼开始较多地学会“服从”两字,不敢越雷池一步。当教师在一堂课教完后,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时,几乎很少有发问的。不善发问,既有长期以来学生发问的心理障碍,也有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或根本不动脑思考去发现问题等情况。这样的教育,学生哪有创新?社会岂能进步?教育是要培养善于质疑,有独立见解的人才,而不是墨守成规,唯唯诺诺的奴才。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学生能提出疑问,说明学生能独立思维,深入思考,这其中就包含着创新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动脑筋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久之,学生由质疑到释疑,思想活跃了,意识加强了,课堂内外越来越多的创新思维火花就会迸发出来。

同时教师要提高运用“以问题为主线”的授课艺术。一要善于置疑,讲究设问艺术。常见的设疑方法有:在两个事物的比较中设疑;依据事物发展过程在追根溯源中设疑;结合学生现实学习中的各种热点问题设疑;在容易出现误解处设疑。二要善于激疑,讲究提问艺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思维科学积极探索思维兴奋点,抓住关键,巧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识冲突,诱其入“境”,做到以需引思,以疑促思,以趣诱思,以难激思,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要善于释疑,做到适时、适度释疑。适时,指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要遵循思维发展规律,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待其考虑成熟,再予以解答或请学生代答。适度,指解答问题应把握一个度,释疑忌全盘托出,忌总是给予清晰、明确的答案,而应有意识地适当保留,以利学生继续研究与探索。第四,引导和培养学员“善问”。培养问题意识,光敢问还不够,应使学员“善问”,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要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能领悟出书本字里行间看不见的东西,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捕捉疑点。

四、引导学生善于合作,集智取长

一个人要有创造,除了个人的努力钻研及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具有真诚开朗的性格以及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能处理好与他人的协作关系,搜集群体人的智慧,取长补短,是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近年来,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议、多讨论,使学生彼此交流,相互启迪,对于启发学生发散性的思考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上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培养学生善于合作,集取众长。

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将现代化的多媒体引入课堂,进行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时展所趋,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飞跃。而且,这种多媒体教学,能创造思考的情境,制造良好的氛围,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能把一些静态物景动态化,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能把枯燥无味的问题趣味化。这不仅极大地刺激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想象力,极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钻研精神,化被动学习为主动自主自觉地学习,主动创新为一种自主自觉追求创新的心理取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闯、敢于创新,不畏艰苦、不怕失败;使学生的思维独创灵活,观察敏锐,善于发现,想象丰富,以创新为乐,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发展要求,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层次高水准高素质的创新型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安连锁.创新教育与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02

[2]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06

[3]贾元华.高等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上一篇:小议多重视角下企业劳资关系 下一篇:创新的整合管理体系建立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