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转:馅饼中谨防有陷阱

时间:2022-10-09 05:03:19

大比例除权在牛市发生的频率要明显高过熊市,因此,在今年中报行情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提出大比例送转股的上市公司要明显高过往年。

近来,受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的影响,国际股市普遍风雨飘摇,而自4000点以来一直被国际投行以“泡沫”围攻的沪深A股却没有停下上涨的脚步。8月8日,大盘强势向上再次创出历史新高――4711点。此前的8月6日,中国A股历史的首只200元股――中国船舶也赫然现身。

高股价的出现往往伴随的是高送转,虽然中国船舶的半年报还未出炉,但高送转仍是可期。那么,高送转对投资者究竟意味着馅饼还是陷阱呢?

200元股首次现身

8月6日,中国船舶盘中最高上冲200.50元,成为沪深股市自拆细后的首只200元的股票。而成都建股、贵州茅台、国脉科技、山河智能、山东黄金等紧随其后,有望继续冲击200元。

事实上,这些高价股并非是真正的贵族股,以复权价来看这些百元股,上市6年的贵州茅台复权价为629元,其后是中国船舶(284元)、成都建投(162元)、山东黄金(137)、国脉科技(107元)、山河智能(104元)。

据WIND资讯的统计,除去一上市就好几百元、后经过拆细的“老八股”(现复权价多为几千元,甚至好几万元)外,一些优质股早已价值不菲了,如上市已16年的万科如今的复权价已是l 378元了,深发展的复权价1000元,泸州老窑复权价874元,福耀玻璃复权价825元,泰达股份复权价595元,美的电器复权价561元,金融街复权价502元……除此之外,一些上市年数不算长的上市公司的复权价也是涨幅惊人,如苏宁电器,上市刚3年,复权价已高达1019元,堪称两市的“速度之王”。因此,中国船舶的复权价与这些老牌绩优股相比而言,只是“小巫见大巫”。

可以说,首只200元股的出现之所以会引起市场的如此关注,与中国投资者一向的“恐高症”有关。而年复合增长迅速的老牌绩优股只能通过不断地送股、分红等除权手段来摊薄股价,以换取新的上涨空间。当然,除权手段也被一些操纵股票的庄家所广泛利用,这一点可以从历史上的庄股东方电子、南开戈德等窥见一斑。

“高送转”遭到暴炒

另有相关数据表明,大比例除权在牛市发生的频率要明显高过熊市,因此,在今年中报行情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提出大比例送转股的上市公司要明显高过往年。

7月12日,国脉科技(002093)半年报推出10转增10方案。此后,成都建投(600109)、科陆电子(002121)等,就连业绩亏损的荣华实业(600311)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高送转预案。

据WIND资讯的统计,截至8月7日,在已披露中报的302家公司中,推出送转方案的公司达16家,其中10股送转5股以上的有11家公司,占比3.6%。而在去年半年报的1345家公司中,推出高送转方案的一共不过22家公司,占比1.6%;2005年中期则仅有8家。

高送转“阵势”蔚为壮观,由此引发的行情也异常火爆。半年报的高送转行情从开始的波澜微起逐渐到狂风骤雨。7月12日,国脉科技在公布10转增10的当日,股价仅上涨了0.15%;7月18日,安琪酵母在公告预案时冲高回落,最终只涨0.13%。然而,情况却在此后不久发生了出其不意的变化。7月21日,海马股份(000572)公布10转增6,周一开盘后,该股以涨停板直接开盘,此后又连续涨停或大阳线报收,在不到10个交易日里,股价暴涨80%,并由此带动此前的国脉科技、安琪酵母等直冲云霄,掀起了半年报高送转行情的第一波热潮。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在公告前或者公告后,几乎每家公布预案的公司股价都出现了大幅上扬。成都建投、山河智能、国脉科技等更是凭借高送转站上了百元台阶,其中成都建投还成为两市的第二高价股。

半年报高送转是喜是忧

从根本上说,高送转本身只是一个数字变化,对企业的经营和投资者权益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那么,上市公司为何又如此热衷于高送转?市场又为何如此热捧高送转概念?

综合2007年半年报高送转公司可以发现,其推出高送转方案有三大原动力。

一、普遍处于“高处不胜寒”。除前几日刚刚公布预案的荣华实业外(其公司股价并不高,而且中期业绩仍旧亏损),国脉科技、山河智能和成都建投已经是百元股,通过送转降低股票的价格有助于增强这些股票的流动性。其他公司股价在公布高送转后,也纷纷步入高价股的行列。

二、高送转公司有强烈的再融资动机。牛市里股价的高企刺激了公司再融资的愿望,一次高送转能扩大股本,降低股价,为再融资能够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公司敢于送股,也是表明公司对业绩的持续增长有信心,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市场形象和搞好投资者关系。

三、高送转公司的大股东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或自然人,他们有更强的动力做高市值。

此外,从外部动力看,机构也是这场“高送转”游戏的重要参与者。长城证券分析师杜长江认为,公司的很多高送转方案都是在机构的要求下作出的。机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散户参与,使股票有更好的市场表现,有的则是为了顺利出货。

谁具有“高送转”潜力

时值中报行情,中报业绩的大幅增长加上分配方案上的大比例送转股,是发掘中报牛股的两条基本线索。但从实际操作看,等中报正式出来一切都明朗之后再介入,虽然不失为较稳妥的方法,但不能做到收益最大化。那么,谁又将成为下一波“高送转”行情的主力?

其实按目前上市公司的披露制度,上市公司业绩没有秘密可言,因为中报业绩会事先预告。发掘中报牛股的重点是从那些业绩比去年周期有较大增长甚至暴涨的个股中寻找那些可能在中报上大比例送转股的公司。哪些公司中报最有潜力进行大比例送转呢?答案是:具有“一小一高”的公司最有潜力。

先说“小”。所谓“小”,指的是股本较小。正因为上市公司的股本较小,所以才会有股本扩张的潜力。从苏宁电器等公司上市以来的发展轨迹看,不断地大比例送转股,正是这类当初的小企业的最大魅力所在。因此,从“小”的角度分析,中小企业板个股无疑是最有潜力的。在中小企业板中,总股本在2亿股以下、流通盘在5000万股以下的公司大量存在,随着中报的陆续公布,相信会出现为数不少的大比例送转股公司。

当然,同是中小板,新上市的公司比上市较早的公司更有潜力。道理很简单,上市较早的公司可能已经有过一次甚至不止一次的大比例送转股,而新上市的特别是今年刚上市的中小板个股则还没

有进行过送转。

再说“高”。所谓“高”,指的是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和资本公积金高。上市公司想股本扩张是一方面,有没有能力扩张更为重要。如果是送股的话,就要求上市公司有较高的未分配利润,而如果公司通过转增股本的方式进行股本扩张,则需要上市公司有较多的资本公积金。

在刚进行过融资的公司中,有可能存在较多未分配利润和较高的资本公积金,这也正是刚上市新股和刚进行过融资的公司会受到市场更多追捧的内在原因。这些公司无疑有能力做到大比例送转股。

根据统计,沪深两市1400多家公司中,有681家公司的每股资本公积金超过了1元,具备了利用资本公积金10转增10的“实力”,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业绩欠佳的ST公司。

但是,兼具“小”和“高”的上市公司并不一定就等于会大比例送转股,毕竟业绩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股本较大、甚至未分配利润和公积金积累较少的公司,同样也有可能较大比例地进行送转股,但业绩增长快、股本小、未分配利润和公积金高的公司更有可能成为中报牛股。而往年高送转股票有着良好的表现,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这一印象。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高送转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多。

警惕“高送转陷阱”

高送转能够增加股本,增强流动性,吸引机构入驻。对股本小的、业绩增长快的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板上市企业来说,高送转也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不断被推高的个股股价也使越来越多的公司产生了通过高送转来降低股价的想法,国内股市存在一种“低价股溢价”现象,低价股往往容易有较快的市场涨幅。而在“仙股”大量存在的香港市场以及国外市场,这种现象并不存在。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与目前A股投资者中相当比例是散户有关,即散户更加偏爱低价股,而这促成了低价股股价的“快速成长”。

然而,越是美丽的越可能是陷阱。有业内人士提醒,高送转在短期内看几乎对所有的人都有利,容易得到各方的支持,形成可能的“高送转馅饼”,但投资者需谨防别有用心的上市公司利用高送转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高送转的盲目爆炒已经给相关公司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以今年初公布10转增10方案的大唐发电为例,公布方案后股价连拉数个涨停,而这只是开始。该公司股价从14元最高涨到45元,除权以后目前股价接近25元,动态市盈率超过了80倍,而同行业的其他4家上市公司市盈率基本都不到30倍。更让人吃惊的是,该公司H股股价不过6港元,差价高达75%!

上一篇:各方激辩“机票价格垄断” 下一篇:股指上行难挡日标指向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