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偶发事件为契机提高教育效果

时间:2022-10-09 04:35:56

以偶发事件为契机提高教育效果

一、冷静沉着,不惊不慌

偶发事件因其出现的突然性,常常令班主任措手不及,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尤其是有些事件纯粹是由学生不讲文明、不守纪律所导致,有的甚至是个别学生对教师尊严的“公然挑衅”,很容易使班主任产生“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激动愤怒情绪,并因此产生要 “杀一儆百”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产生恼怒、急躁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不能为此而失去理智。

因为通常偶发事件发生后,学生处在不冷静的状态之中,班级气氛也处于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此时,学生们对外界都非常敏感,都十分关注班主任对此的态度和情绪。如果班主任冷静沉着地处理偶发事件,不仅能够稳定事态,而且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和示范,使学生的情绪也逐渐平静下来,这就为偶发事件的妥善处理确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反之,如果班主任缺乏冷静,急于解决问题,就会忽视对偶发事件的前因后果做认真详细地了解,容易偏听偏信、主观臆断,或是只从表面现象来认识和解决问题,这样就难以把握处理偶发事件的分寸,造成处理不当或失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导致师生矛盾,极大地削弱班集体的凝聚力。

所以,当偶发事件发生后,班主任首先要冷静沉着下来,然后再了解情况,分析事情前因后果,设身处地地对学生行为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我刚当老师不久后的一天,一进教室就遇到了这样的严峻挑战。我刚踏入教室,全班学生就前仰后合地大笑起来。我心里很纳闷,巡视了一遍教室,发现黑板上画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猪,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因为我长得稍微有点胖,有的学生便恶作剧地给我取了这个绰号。我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心里也很气愤,但理智却提醒我,教师的威信尊严不是靠训斥压服来获得,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必须首先尊重学生。一瞬间,我平静了下来,泰然自若地扫视了全班一眼,一声不响地拿起黑板擦慢慢拿擦黑板上的字画……学生的笑声逐渐停下来了,他们不知道我这个老师如何处理这场乱子,都以期待好奇的眼光盯着我。我擦完黑板,转过身来微微一笑,诚恳地进行了自我介绍,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们要尊重别人,接着便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课。这堂课静得出奇,事后恶作剧的同学还主动找我承认错误,要求给予处罚。

二、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

偶发事件虽然是偶发的,但要想做到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资源,却需要班主任多在平时下功夫。

要做到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资源,就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班主任平时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分析研究学生,积累占有资料。

要做到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资源,就必须努力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平时要多组织班级各种活动,善于调解学生间的矛盾;多与学生沟通,善于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只有这样,遇到偶发事件时,才容易让学生积极配合,使学生较容易接受班主任的临时安排,使偶发事件更容易得到恰当处理。

当偶发事件发生后,班主任要迅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根据平时积累占有的学生资料捕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抓住偶发事件转化的“契机”,挖掘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将偶发事件的处理迅速转入最为积极的轨道并将此作为教育资源。

偶发事件常常是比较孤立的事件,也多半发生在少数或个别学生身上,但处理偶发事件却要着眼于全班同学,以此提高教育的效能。除了极个别的偶发事件涉及个人隐私,不宜公开处理外,大多数的偶发事件班主任都可以用来“借题发挥”,作为教育的内容,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资源。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学会正确处理偶发事件,而且善于以偶发事件为契机提升教育效能,通过偶发事件的妥善处理,使全班同学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受到教育。

上一篇:巧用片段训练写好高考作文 下一篇:让你的作文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