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发展意义

时间:2022-10-09 04:27:07

食用菌产业发展意义

目前,食用菌生产通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食用菌产品也逐步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一种受欢迎的产品。但是在目前食用菌的发展阶段,还只是被当做一类高档蔬菜,栽培食用菌被农民当做一个致富项目。食用菌产业的重大意义和广阔前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1-2]。认识高度不够,对产业规划、技术研究方向、加工销售等方面缺乏系统的了解。现从营养学、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高度来论述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

1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营养学意义

1.1食用菌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价值优于植物食品和动物性食品

传统农业可划分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所生产的粮食、果蔬是人类必需的营养来源。但是,种植业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不能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于是人们就发展了畜牧业,从动物性食品中获得大量的蛋白质。但动物性食品中脂肪含量很高,不利于人体健康。食用菌是介于植物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之间的食品,其蛋白质含量比植物食品高很多,干品蛋白质含量与肉类相差不大,但脂肪含量却很低,能够很好地满足人类的营养需要,被称为“健美食品”。

1.2食用菌中的维生素含量高于大多数果蔬产品

维生素是人类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水果和蔬菜中含量较高,人们大多通过食用果蔬来获取身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食用菌鲜菇中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D含量都很高。例如:公认维生素含量很高的大白菜,每100 g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31 mg,而100 g鲜草菇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206 mg。摄取大量的维生素被认为是人类长寿的秘诀之一,多食用食用菌产品,有利于提高人类机体的抵抗力,保持健康长寿。

1.3食用菌药用和食疗价值较高,是一类少有的安全食品

在我国历史上,人们很早就将许多食用菌视为治病的药物。灵芝被传说成能够起死回生的“仙草”。银耳被历代中药大家认为是“润肺、补气、美容”的良药。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食用菌中含有的大量菇类多糖是治疗和预防癌症的良药,是人体干扰素的诱导素,能够起到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在民众更加重视“食疗”作用的今天,食用菌产品作为一类新型的保健食品,将会逐渐被人们所信赖。食用菌的生长周期短,从菇蕾开始到采收一般在10 d左右,一般不需要使用农药,因此是一种安全无公害食品。

2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生物学意义

生物界有三大类生物,在生物分类学上称为动物界、植物界和菌物界。通过养殖高等动物,获得肉、蛋、奶、毛皮等生活必需品。通过种植高等植物来获得粮食、水果、蔬菜、木材等生活必需品。现在,同样可以通过栽培高等真菌(食用菌)来获得一种高级食品。食用菌利用的是植物体中动物(包括细菌等微生物)不能利用的部分――木质素和纤维素。食用菌可以将其转化成为人类(和其他动物)能够吸收利用的有机物。因此,从生物学地位上讲,食用菌产业与种植业、养殖业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3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济学意义

食用菌的生产周期几乎比任何种植业、养殖业的周期都短。草菇从栽培至采菇仅需10 d左右,生产周期短,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国外的一些高效栽培菇房,在同一个菇房内,每年可以种植食用菌8次,每年可生产鲜双孢菇117 kg/m2。按我国市场双孢菇8元/kg的均价,产值可达936元/m2。这样,土地年产值可达900万元/hm2左右。提高设备投入和引进先进技术,食用菌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远远超越种植业和养殖业。

4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社会学意义

4.1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由于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之干旱、洪涝、风雹、冻害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困难。国际上许多专家提出,食用菌产业将是解决未来人类粮食来源的重要途径。有专家测算,目前,全世界每年由于农业生产产生的作物秸秆近40亿t,如果将其中的1/4用来生产食用菌,每年可以生产出10亿t鲜菇。有科学家测试,一个体重70 kg的成年人,每天食用不到1 kg的鲜菇,就可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要。因此,每年每人需要消耗350 kg的鲜菇,10亿t的鲜菇就可以养活24亿人口。

4.2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食用菌生产一般是半工厂化生产,其产业化率高,管理上要求比较精细,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由于城市生活成本较高,这些剩余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很难在城市长期生存。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就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5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生态学意义

5.1杜绝秸秆焚烧,保护环境

目前,食用菌生产的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的下脚料。以前农民总是在作物收获后,将秸秆就地焚烧,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这也成为困扰地方政府的难题。而发展食用菌产业,将秸秆进行合理地利用,不但提高其生物利用率,而且对杜绝秸秆焚烧、保护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2减少养殖业污染,保护环境

食用菌生产清洁、无污染,其生产要求清洁的无菌条件,生产过程几乎不产生污染物。相比而言,畜牧业产生的污染就严重得多。养殖过程中动物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污浊的气体,还会产生大量的粪便,污染周围环境。有专家估算,人类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中,有40%来源于养殖业。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从食用菌中获取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减少养殖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物利用率,具有很高的生态环保价值[3-4]。

6结语

综上所述,要全面认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5]。不能仅将食用菌生产看成生产一种高档蔬菜或一种致富手段;不要仅盯着鲜菇生产;不要一味追求高档产品,以满足少数人的需求。要抓紧研究推广大宗作物秸秆栽培技术,开发食用菌原料作物种植,为大规模生产打牢基础;要加大对食用菌产品的加工研究,开发多种食用菌食品,加强食用菌烹调研究,让食用菌突破蔬菜的地位限制,扩大消费量,从而增加需求,从根本上扩大食用菌产业规模,使食用菌产业早日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菌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造福。

7参考文献

[1] 王军,赵学坤,田婧,等.山东食用菌产业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79-81.

[2] 程乐庆,刘召,范成立.夏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种业导刊,2007(2):19-21.

[3] 潘春彩,石朝民,袁建生,等.许昌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4(6):71-72.

[4] 沈爱喜,熊宏亮,廖禺.乐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210-211.

[5] 张建新,任东生,纪永军,等.宁城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与对策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4):125-126.

上一篇:大中农场种业发展措施 下一篇:太和县双浮镇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