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 创业投资涉水IC行业

时间:2022-10-09 04:12:43

主题故事 创业投资涉水IC行业

我国IC设计业近两三年以来一直是创业投资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去年中星微和珠海炬力的成功上市,更是鼓舞了创业投资对IC行业的热情,增加了其信心,业内许多专业人士预计,IC设计领域据此将出现创业投资热潮。在过去很长时间,中国一直大力发展IC产业,兴建了一些IC企业,而且与Ic行业相关的装配、测试与封装产业也在迅速发展。资料揭示,2005年国内IC设计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超过52.5%,规模首次突破100亿元人民币,达到了124.3亿元人民币。按照最新的统计数字,目前我国内地正式注册的IC设计公司已达479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回国创业的海归团队正在筹资设立IC公司。这些设计公司和团队大都处于初创期,资金缺乏是其面临的普遍问题。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绝大多数IC设计公司属于中小企业,因其特有的创新性和市场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风险性,这些公司往往很难采用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等传统的方式融资,所以对于创业投资等创新融资模式的需要十分迫切。但从投资者一方来看,许多创司却对IC这块等待开发的土地窥视良久,蠢蠢欲动。在投资中国的许多创业资本家拥有大把闲置资金却苦于找不到赚钱的好项目的市场背景下,IC领域成为了他们开发的又一块领地。中国拥有众多的IC芯片设计公司,这是许多创业资本家的关注焦点,但从中寻找金矿却需要时间。有创投人士认为,2005年,尽管中国IC产业吸收了数量较多的创业资本,但迄今为止的多数企业的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却不那么轰轰烈烈。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创业资本家的信心。iGlobe Partners的股东SooBoonKoh表示:“之前,所有大规模的、成功的海外上市活动都属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缺少IC企业的份,但未来5至10年情况将发生变化,中国本地的企业家将能够利用正在营造之中的本地生态系统。”AmadeusCapital的创业投资家ShantanuBhagwat则指出,印度在近期内引起了创业投资关注,因为印度政府发出了发展本地IC供应链的信号。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IC产业为主的创业资本家仍然认为中国比印度更有吸引力。许多海外创投于是闻风而动,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凯雷投资集团、高通公司创业投资部等知名投资公司都对中国的IC设计企业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在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刚刚宣布获得英特尔技术投资基金和永威投资公司领导的1000万美元投资的利好消息下,这一行业赋予了创业投资想象的色彩。

作为全球IC龙头的美国,具有一个很好的IC投融资平台,IC一直被美国视为高科技的核心支柱产业,并被认为是附加值最高的制造业。美国有3000家IC公司,包括设计、制造、封装、IDM、设备及服务等,许多著名IC企业在创立发展期间都吸收了创业投资商参与。对于IC制造公司,美国有着较为完善的融资体系及金融工具,除了一般的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外,许多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公司对IC企业从创业期到上市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反观国内,一般而言,国内IC设计企业大体有三种融资渠道:政府扶植资金、上市和创业投资。但是,政府的扶植资金数量有限,而上市对于一般性的IC公司而言也并非坦途,于是,寻找创业投资成为了大多数IC设计企业的必然选择。有专家预测,到2008年我国的IC设计产业产值将达到接近1000亿人民币的水平。对于中国的IC设计企业来说,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大量“海归”的回归,已经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IC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争取创业投资正是其获取资金来源的最便捷之路,IC设计公司通过与国外创业投资公司的合作,能够快速进入新兴领域,并有助于其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关注于IC的创投也没有放慢脚步,有创投人士笑称,在北京举办的与创业投资相关的论坛上,在座无虚席、人声鼎沸的会场,总是可以看到上海时代创投董事长及执行总裁马启元的身影,作为一家主要投资IC行业的创司,马启元对贮行业创业投资的分析总是能吸引与会者极大的关注。“在国内投资设立芯片生产线,制造成本要比美、日等国家节省30%至40%。尤其是随着境外IT制造业向国内转移加速,国内芯片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增长。内地的芯片制造还有很大的扩充空间,海外创业投资者们对该领域的投资充满了兴趣。”马启元评价。他介绍说,仅2005年国内IC芯片进口就高达700亿美元左右。相比之下,2005年国内IC芯片设计与制造的总产值只不过70亿美元。即便是要弥补目前一半的供需缺口,按产能计算,国内还需要兴建约40座8英寸厂。且在未来5年,绝大多数跨国电子公司都有将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计划,它们将会是带动国内IC市场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面对如此大的诱惑,海外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创业投资者们不可能熟视无睹,IC领域的创业投资将在接下来几年呈现爆发性的势头。

有创投业界人士表示,目前活跃于中国IC行业的海外及中国台湾地区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公司约有30多家,包括高盛、汉鼎亚太、华登、华平、凯雷、Intel投资等。不过,这些创投主要还是集中于IC公司中期和后期进入,专注于早期投资项目的还非常少。一般来说,海外的投资基金比较关心IC公司的销售情况,但对处于创业期的IC企业而言,在两三年内很难有实实在在的销售额,但恰恰这个时期是IC企业发展的最关键时期,最需要资金的支持。一些业内专家指出,由于目前中国在市场上站住脚、销售额足够大的贮设计公司并不多,导致它们成为了创业投资争夺的为数不多的对象。结果造成好的项目因为很多人竞争而抬高了价钱,一些急需投资的案子,则由于看不清市场前景和商业模式而受到创业投资的冷落。如果没有早期投资支持,IC企业成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这不但使创业投资做中后期选择的余地小,而且对整个IC产业的未来发展都会造成负面影响。缺乏早期创投的支持已经成为目前IC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有创投业界人士认为,尽管目前我国IC行业的早期投资要吸引到国外大的财团和创投基金并不容易,但归跟结底还是好的IC案子较少。一般而言,创业投资对IC行业投资项目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公司团队的能力,要求团队主要成员拥有成功的从业经历,具有做过相关的产品开发并成功推向市场的实践;二是看重IC公司实际推进的能力、按计划达成的能力和产业化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公司的商业计划书。不过,可喜的是,目前业界已经出现了一些好的迹象,现在已经有许多基金在投资中后期项目的同时,也在逐步尝试IC产业的种子项目。也许这正如中国的古语所说的那样,“是金子总是能发光的。”当然,对于在中国IC行业寻找金矿的创业投资来说,还需要他们有相当的发现金矿的眼睛,并配以需要十足的信心和耐心。

上一篇:新思路带来新玩法 下一篇:基金融资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