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促进地调经济发展

时间:2022-10-09 04:08:07

浅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促进地调经济发展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为例,通过强化四种意识、推进学风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完善青年后备人才库等人才队伍建设途径,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优化专业结构,保持合理的高中级技术人员结构,形成一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业务精湛的人才队伍,增强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地调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才队伍;建设;地调;经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地调工作的进一步规范,从事地质调查的单位资质要求级别越来越高,单位的资质级别是公益性地勘单位竞争力的体现,只有具有较高级别的资质,才有资格获取项目的承作权利,才能促进地调经济发展。然而,由于国家对地质勘查资质实行申报、审核制度,对地质勘查资质有相应的地质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如固体矿产勘查甲级资质需要具有地质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15名,工程师30名等要求)。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持合理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对地质勘查事业单位资质维护和升级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形成一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业务精湛的人才队伍,才能保证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地调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人才队伍建设概况

2011年,我院人才队伍规模从建实之初的不足10人,增加到178人。2006年末至2011年末,中专及以下学历的比例由35.1%减少到17.9%;大专学历的比例由16.8%减少到9.6%;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由48.1%增长到72.5%;研究生学历的比例由1.5%增长到10.9%。从专业技术职务来看,2006年未至2011年末,我院正高由0人增加到6人,副高由25人增加到32人,中级由37人增加到76人,助理级由54人增加到69人。我院现有省管专家1人,局管专家3人,局管专业骨干16人,具有注册师资格的1人,现院已有博士3人,硕士23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13人。基本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干部、人才队伍,大大提高了我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人才成长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人才缺乏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地调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我院目前地质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较为突出,地质领军人才奇缺,水工环类、物化遥类专业结构配置的不尽合理,尤其是物化遥类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少,与承担的项目结构之间存在一些错位,缺乏复合型技术骨干和项目管理人才。对我院实现地矿局“找矿突破、推进矿业开发、构建和谐地矿”的科学发展目标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也制约着我院“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二是人才知识老化,存在人才断层严重问题,暂时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三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地质工作提出新的任务,科技进步带来了生产的不断发展,大量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涌现。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地矿人才的知识水平、能力/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

(1)强化四种意识。意识影响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通过强化系统意识,提高队伍业务能力,应用多专业、系统的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我们的综合研究水平,提高成果质量。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保障和环境保护。通过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我们的找矿能力,多出优秀成果。质量是产品品质的重要内涵,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我院生存的根本保证。通过强化团队意识,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多一份努力,少一份抱怨,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以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态度推动地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推进学风、作风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建立和完善项目之间工作、学习心得体会交流的运行机制,以全院性学术交流、地调学报和完整的地质科技图书库为平台,积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形成良好学习风气。开展学术讨论,促进项目之间、不同专业和学科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达到共同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交流提高的目的。二是加强各类规范、规程的学习。相应的规范读本技术人员人手一套,掌握规范、熟悉规范、灵活运用规范,保证成果质量。三是继续发扬以“找矿立功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围绕“友善诚信、务实敬业、精琢地学、创新发展”的地调文化建设目标,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提高队伍专业素质。扎实推进作风建设,提高队伍的凝集力和战斗力。(3)建立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一是在准确、全面摸清现有职工队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各岗位的具体要求,制定培训计划, 开展短期专业技术培训,同时, 根据地质工作发展的需求,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以拓展知识面为主题的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培养地矿专业人才。使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达到最佳组合状态,使单位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化,为地矿职工更好完成岗位工作提供智力保障。二是采取单位组织、选送、出台有关报销学费、奖励等政策,鼓励选送专业技术人才攻读博(硕)士学位和提升学历教育,使部分专业技术人才学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完善职工参加有助于加强或提升单位资质的各种执业资格、注册师考试鼓励政策,提高地矿职工文化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培养领军、骨干人才。三是要培养高素质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活动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就必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项目合作、委托培养、岗位锻炼等方式拓宽职工视野,提升自身创新能力。通过重视人才培养,加大人力资源培训,为公益性地勘经济发展培养各类所需人才,对促进地调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4)建立和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建立奖励、出版专著奖励、优秀成果奖励、学历提升奖励机制;建立专业职称、局管专家和技术骨干申报鼓励政策;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奖励与激励机制,鼓励地质科技人员积极承担地质找矿科研项目,对地质找矿和科技创新人才实行重奖。鼓励全院干部职工敢创新、能创优,积极推进地质科技进步。(5)建立、完善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师带徒形式,大力营造尊师、敬师、超师的良好氛围。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年轻人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使一批有志于地质事业的年轻人脱颖而出,老、中、青结合的人才队伍配比趋于合理,尽最大可能缩短人才成长周期。(6)加强岗位锻炼,推进队伍业务能力建设。一是通过实施地质项目来培养锻炼地矿专业人才。根据院承担的项目,组建项目组,专业技术人员主持或参与项目工作,通过实施项目的全过程,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通过项目培养来塑造实用型专业人才。二是以承担工作项目为平台,加强项目区内的热点、难点地质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思考锻炼人才,提升科研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我院所承担的综合型项目的带动示范作用,加快综合手段的运用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加强与科研院所、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我院技术骨干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科研人才,为我院实现多兵种作战、提高综合勘查实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地调经济发展。(7)建立完善青年后备人才库。建立完善青年后备人才队伍推荐、选拔、培养、使用机制,建立多学科后备人才库,推进青年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增强职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挖掘人才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总之,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优化专业结构,努力造就合理的高中级技术人员结构,提升队伍的整体合力,才能增强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只有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地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不断前进。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解析 下一篇:浅析薪酬制度改革中队伍出现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