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09 03:55:31

论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柱。文章在分析创新创业能力是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制约因素,并指出应从政府、社会各界、高校及大学生自身等多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Economy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LI Xian

(Jiaozuo He'nan Jiaozuo University Student Affairs Office, Jiaozuo, He'nan 454003)

Abstract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s intelligence of entrepreneu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illar articl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novative ability i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discusses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points out that government should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etc way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ducation; entrepreneurial economy

21世纪是创业型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科技大国,就需要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潜质的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提高全民创新意识、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任。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与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使之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积极应对未来世界的严峻调整、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

1 创新创业能力是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人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①创新是创业能力的基础,当创新精神消失时,创业意义也就基本消失。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创造性,是若干种能力的组合,包括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承诺能力、机会开发与识别能力等,这些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创业者特有的不可或缺的创业能力。

在进入创业型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是我国创业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创业,不仅能带动就业,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而且能够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高度化,对我国创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客观因素

(1)创业教育的影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创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的影响。然而,当前高校的创业课程开设情况不容乐观,创业课程占课程总数比例极小,且多数任课教师没有相关的创业经验,学校领导及多数教师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开展认识不到位,对创业环境与创业文化的建设不重视。(2)国家政策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大环境下尊重创业、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国家关于创业方面的政策实施程度也较低,政策整体不完善,政策方面的宣传还很不够,并且还存在基金资助额度过低的问题。另外,国家就业创业服务机制的不健全性也给创业制造了相当严重的障碍。

2.2 主观因素

(1)缺少创业知识。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积累知识和经验。创新思维与创业知识对创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当前,多数大学生不注重自己创新思维的开发,始终处在“被学习”状态不积极主动积累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限定了创业能力的提高。(2)缺乏创业意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我们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但由于大学生缺乏科学的自我分析评估,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加上对创业知识的了解不足,认为创业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使大学生不能将创业目标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3)创业信心不足。创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大学生是否自信对于创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拼搏精神、创业信心不足,就会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能够吃苦耐劳、瞻前顾后、不能克服创业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从而制约了大学生创业能(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11页)力的发展。

3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1)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社会各界积极配合,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政府在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过程中起着推动援助的作用,要创造一切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条件,鼓励并扶持大学生成功创业。家庭应转变就业的传统观念,能充分理解、引导、支持孩子的创业活动,从而对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

(2)高校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育应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出发,加强教学改革,转变传统的培养“专家型”人才的教育观,突出人才素质的综合性;转变传统的“专业对口”的教育观,突出人才素质的基础性。②在现有的专业教育体系基础上建立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方式,针对大学生创业发展及需求不同,要分层次开展专项培训:面对全体学生,可开展创业素质教育;对创业大赛获奖团队及优秀自主创业团队,可开展SYB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KAB项目)培训、SIYB培训等。③

(3)大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是一项没有定式的自主创新活动,要求创业者有综合的素质能力和很高的意志品质。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进行科学的自我分析评估、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增强创业的意识性。学习力和创新力是最本质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大学生要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主动性的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学习工具,有效掌握各类信息和资源,并通过实践得到锻炼提升,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提升河南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政策诉求与行动策略研究(批准号:132400410820)

注释

① 苏晓晋,武珺,曹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1(11):76-77.

② 刘艳.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J].江苏高教,2010(3):106-108.

③ 纪玉超,林海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解析及多维培养方式[J].教育与职业,2011(30):83-84.

上一篇:抚仙湖:传说开始的地方 下一篇:你不知道的90后婚礼纪实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