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时间:2022-10-09 03:23:50

水库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摘 要: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也有的指相对稳定的、以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所处空间的环境。由于各种水体分布的环境不同,受气候、人类活动范围及强度等影响,造成的各类水库的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对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环境;影响因素;综合治理

1 水库水环境现状

我国的大小型水库中,特别是小型的水库数量居多,分布的地区多,存在的病险也越来越多。水坏境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乐观,受多种原因的影响水库的病险率高,如工程不达标,水土流失严重,防洪能力差。稳定性差,渗漏严重,许多的水库破坏严重,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损失。要想水环境达标,必须对病险的水库进行综合的治理。不仅仅是解决水库自身存在的问题,更要解决周围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问题。水库污染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水库大多数是承包给了养殖户,为了经济效益,养殖户会对水库中投放污染物质。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应给予解决的办法和方式。开展水环境规模养殖,取缔人工投料养殖,建立和谐的生态环境。水体污染在减轻的同时,富营养化的趋势越来越恶化,有些水库长期处于富营养化中,水体中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 水库水环境的影响因素

首先,工业文明以来,人们对环境的影响正成为主要的因素。人们对环境的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水体产生富营养化。施入农田的化肥,一般情况下约有一半氮肥未被利用,流入地下水或池塘湖泊,大量生活污水也常使水体过肥。过多的营养物质促使水域中的浮游植物,如蓝藻、硅藻以及水草的大量繁殖,有时整个水面被藻类覆盖而形成“水花”,藻类死亡后沉积于水底,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鱼类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水体富营养化会加速湖泊的衰退,使之向沼泽化发展。化工厂的一些有毒物质的产生,流入河流与水库,破坏水环境。水库周围民居区的生活生产垃圾,也是破坏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水体的污染还在于水库大多是承包给个人去养殖,很多的养殖户会在水环境中投入有利于鱼类的成长的资源,却会对水资源造成破坏。对于我国这样水资源总量较多,人均不丰富的情况,水体的污染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会导致水的供需矛盾。

其次,水环境的质量受人为的主要因素,那么自然因素则是主体因素。水环境的质量来自于水文的变化,气候条件,周围环境的变化等。气候条件是水库形成一个自然原因,降雨丰沛,多河流会形成水库。水库多分布于河流交汇,降水丰沛地区,这些地区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应该做好防护措施。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余热散发到环境中,会把环境温度提高到不理想或生物不适应的程度,称为热污染。不同方式的污染因素,随着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生态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水体质量恶化,危及水生生物,使水体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和使用价值。

3 水库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措施

3.1 保持水库的水环境,合理地利用土地开发避免水土流失等

准确地掌握水库周围的环境、气候和历史资料。对水库的水进行综合治理,净化水环境。恢复生态的平衡和稳定,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出现。加强水利排灌工程的建设,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做好水库的防护工作,提高并合理的利用水库资源,进行生产生活。对水库周围的生活或化工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和减少在水源地的排放和影响。在水库区经济承受能力内,建立污水处理厂,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接受能力。对上游的治理要加大力度,水库上游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做好资源的整合。

3.2 做好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强度

争取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支持,有效的保护水库和周围的生态稳定。加强力度整治污染源,重点行业综合治理。加大工业企业的结构调整力度。在水库水环境建立环境责任考核,把水环境的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水库周围建立有效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对水库的上游地区进行污染防治工作在源头抓取。流域内和区域管理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建设,对水库进行综合的治理,符合生态发展的要求。在治理水环境的同时,要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盲目的治理。要把治理水库水环境作为当地的产业,与效益相结合。整体上调动人们治理水环境的信心。

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很好的保护环境,让产业同环境共同发展。水库的水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的结果,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好的质量好水库水环境。可以整治水产养殖秩序,来确保水环境不受污染。水源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水源的保护,加强有关部门的执行力。水库水环境的治理关系到了生态的平衡和环境问题。我们要抓住问题,对水环境进行综合的治理。这样对保障水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秋佳.浅谈水库污染防治工程[J].科技资讯,2011(22)

2 马超,杨春,李万刚.新疆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浅析[J].干旱环境监测,2007(4)

上一篇:城市园林的生态景观施工方法 下一篇:屋顶绿化在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