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的案例与思考

时间:2022-10-09 03:07:46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的案例与思考

在学校组织的三校区联动的六年级新教材研讨活动中,我执教了“解决问题策略”一课。两次试教中对例1及“练一练”环节的改动,给了我很深的体会。

[案例一] 例1的第一次教学情境。

1.出示“曹冲称象”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替换策略。

2.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3.引导交流。⑴题中告诉了哪些已知条件?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的?⑵要求的是什么?有两个未知量,根据条件,能直接求出这两个未知量吗?你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下面的提纲四人一组讨论:①替换的依据是什么?②把什么替换成什么?③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⑶学生汇报两种替换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⑷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进行替换。⑸指导检验。⑹回顾反思:①你能说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②为什么要这样替换呢?

[反思] 考虑到我国有经典的应用替换方法解决问题的事例,所以上课伊始便引入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曹冲称象》的故事,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考虑到学生有替换的经验,所以给出例题后直接让学生思考讨论、列式解答。巡视中发现,经过这么一个过程,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但是这样的教学问题目标太过透明,学生未能经历策略自主生成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够。而且例题的教学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学生费时较多,课堂表现比较松散。尤其是讨论的环节,学生没有经历一个充分替换的过程,有纸上谈兵之嫌。

鉴于这些问题,备课组的教师们反复讨论,最后经过修改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案例二] 例1的第二次的教学情境。

1.直接出示例1。

2.引导交流。⑴题中告诉了哪些已知条件?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边说可以用以前学过策略――“摘录条件”的方法简单地摘录,边板书: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1个大杯=3个小杯。⑵要求的是什么?有两个未知量,该怎么求?请你用大圆来表示大杯,小圆表示小杯,在自备本上画一画帮助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⑶学生汇报两种替换的方法(交流中指出学生的思路就是“替换”)。汇报交流后,教师结合电脑演示两种不同的替换思路,并板书:1个大杯=3个小杯;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2个大杯(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或6个小杯+3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⑷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独立列式解答。⑸指导检验。⑹回顾反思:①为什么要这样替换呢?②为什么可以这样替换?

[反思] 与第一次教学明显的不同有四点:⑴没有用故事导入,而是在例题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发地、自觉地需要替换、感受替换、生成替换;⑵在读题后引导学生把文字表达的信息用数学化的方法进行整理,列出两个等式,使学生对题目给出的信息、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简明、清晰的认识,接着又在等式上直观清晰地表示出两种替换的方法与过程,使学生有法可依,有路可走,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替换的实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度;⑶教师明确提示学生用上述直观的方法去表达过程,更有利于对替换策略的深度把握,更有利于后面练一练的教学。⑷在解决例1的问题后,再发出两个“为什么”,连续追问,这是对例题教学的深化与提升,它让学生在反思中进一步清晰替换的依据,替换的视角,使例题的教学意义超越解答一道题目,得到一组答案,体会一种思想方法。事实证明,第二次的教学更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更体现了教材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意图。

[案例三] “练一练”的第一次教学情境.

出示“练一练”: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小盒里装满乒乓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大盒和小盒各能装多少个?

①题中告诉哪些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反思] 这次教学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加上教师的讲解没有抓住要领,而且没有直观的演示,教学效果并不好。巡视过程中发现,尽管教师一再提醒学生“有困难的可以在自备本上画图帮助思考”,可学生不知该如何画图,只有很少几位同学能够列式解答。显然 “练一练”的难度比例1要大得多,在这里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直接把题目“放”给学生显然是不妥当的。

鉴于这些问题,备课组的教师们反复讨论,修改后进行了如下尝试。

[案例四] “练一练”第二次教学情境。

1.改编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⑴题中告诉哪些已知条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边说可以用以前学过策略――摘录条件的方法简单地摘录,边板书: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大杯-小杯=160毫升。⑵这道题目还是求大杯和小杯的容量,还是有两个未知量,但是改变了其中一个条件,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替换)?该怎样替换呢?⑶学生汇报两种替换的方法。汇报交流后,教师结合电脑演示两种不同的替换思路,着重讲清并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大杯替换成一个小杯,少装了160毫升,总量也就少装了(720-160)毫升,7个小杯就装了(720-160)毫升;1个小杯替换成1个大杯,就多装了160毫升,6个小杯替换成6个大杯,就多装了6个160毫升,总量也就多了6个160毫升。并板书: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1个大杯-1个小杯=160毫升6个小杯+1个小杯=720毫升-160毫升或6个大杯+1个大杯=720毫升+160毫升×6。⑷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独立列式解答。⑸指导检验。⑹回顾反思:这道题目与例1同样是替换,但替换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出示“练一练”: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乒乓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大盒和小盒各能装多少个?

①题中告诉哪些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反思] 由于“练一练”的难度比例1要大得多,如果单独作为一道例题教学,显然有悖于教材的编排意图。于是我们做了这些改动:⑴对例题进行改编,把“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改成“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突出了主要等量关系的变化,使得两道题的异同更为明显。⑵仍旧用等式表示题目中的条件信息,使学生对题意一目了然,容易把内隐的思考过程通过算式外化,清晰、具体地表达出来,这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支撑,也为教师的清晰讲解提供了方便。这是第二次教学中感觉特别深刻的一点。⑶教师的讲解更具指导性,更切合学生的理解角度与理解水平。“一个大杯替换成一个小杯,少装了160毫升,总量也就少装了(720-160)毫升,7个小杯就装了(720-160)毫升;1个小杯替换成1个大杯,就多装了160毫升,6个小杯替换成6个大杯,就多装了6个160毫升,总量也就多了6个160毫升。”讲解加上简明的板书,学生确实是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了。⑷加上直观图例的演示,使学生对相差关系的数量之间的替换领会得更到位、更准确。⑸通过例题改编和“练一练”的训练,基本知识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更高。其中教师还比较注重对题目的比较概括,让学生对所学的替换策略的两种情况有了更全面、精准的认识,也进一步感受到替换在实际应用时的细节处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定的高度与深度。

以上两次的不同设计与教学引发了我们更深的思考:

1.基于学生的实际改造教材。教学中我们习惯于对教材进行一定加工,但有个问题经常被我们忽略:重新加工教材的目的何在?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法固然是重整教材的重要原因,但与此相比,如何更好地基于学生的实际,更客观地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这才是重构教材的目的和依据。这节课,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重构了教材。由于例1的“倍比关系”与练一练”的“相差关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替换后倍比关系的总量没有变化,而相差关系的总量发生了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完例1后把它进行改编,相同的情境更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在应用替换策略时的变与不变,寻求异同点,促使学生由条件的变化引发到思维方向的改变,让知识的生成由模糊到清晰。所以尊重教材与重构教材二者并不矛盾,关键是改变教材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基于学生实际达成教学目标。我们看到了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初步感知到深刻认识的变化。如此看来,看待教师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关键看教学效果,看学生在课堂中的变化。

2.立足课堂的效度设计过程。我们一直追求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度是在设计每节课时必须思考的。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

⑴重视教师讲解的功用。教师讲、学生学是一种接受性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提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显然接受学习仍然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方式,本节课上体现得较为明显的就是改编题的教学,教师结合图示简洁、明了地分析与讲解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理解后的接受,是一种主动的接受。

⑵适度的“放”与适当的“扶”。在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小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凸显,教师该出手时需出手,该抽身而退时当果断、干脆。课上两道题目的审题、弄清题意是教师在带着学生进行,而怎么解决问题都是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信任与时间,让学生去探究、摸索、思考,学生也不负师望,能自行寻觅到方法,生成出策略。

⑶古代与现代题目的合理配置。我国古代有经典的应用替换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果用这些题来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解法,潜在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开发。这些离开生活实际的题目虽然能引起学生短时间的好奇,却难以维持学习热情,更不会产生学习需要。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需要用替换方法解决的问题,而在学生的经验结构里有替换,不过是潜在的、无意识的,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沉睡的方法唤醒,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第一次教学例1时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策略,但备课组老师一致认为这样把策略直接给予学生,学生显得比较被动。所以在第二次教学例1时直接出示例题,用已学的策略――“摘录条件”来理解题意,用“画一画”的方法帮助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在汇报时教师指出学生的方法就是“替换”,策略自主生成了,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课尾教师利用情境在“你知道吗”里介绍古代名题,让学生了解我国很早就有替换思想,现代与古代的题目合理配置,本单元教学更有价值。

⑷行之有效的策略运用。本节课运用了替换策略、画图策略、用数学化方法表征问题的策略等。重点是用等量替换的方法实现问题的简单化,并相应地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同时体会画图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这对于强化学生的策略意识,养成策略运用的自觉性,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教师还注重让学生说说每步算式的意义,把替换时的思维过程用语言和算式外化,这样更利于替换时的思考数学化、模型化,有利于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增强应用策略的能力。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下一篇:引“生活”之水润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