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教育发展思考

时间:2022-10-09 02:28:39

贫困山区教育发展思考

我国西部贫困山区的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多种因素制约,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当前贫困山区“两基”巩固提高困难重重,教育教学质量低迷,办学效益、办学规模和水平呈滑坡趋势。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必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西部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的瓶颈。*省*县是一个部级的贫困县,又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在西部贫困县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本人就以*县为例,结合自己的工作思考,浅析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县情及教育发展现状

*县位于*省东北部,*市的西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北纬*°*′—*°*′,南北长*公里,东西宽*公里,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个行政村,人口*万,居住着汉、彝、苗、回、布依等多种民族,县境东北与*省昭通市的鲁甸县隔牛栏江相望;西北沿金沙江与四川省的会东、宁南、布拖、金阳四县毗邻;东南与*省昆明市东川区和曲靖市的会泽县接壤。*县境内最低海拔*米,位于金沙江和牛栏江交汇处;最高海拔*米,位于药山顶峰。*一地几乎包罗了从海南岛至黑龙江的气候类型,属亚热带与温带共存的立体气候,海拔高低不同气候差异较大,故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民谚。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峰峦重叠,云嶂雾绕,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地貌。

*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在农业经济中以种植业为主,在河谷地区、低二半山区,物产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对较好;高二半山以上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耕作粗放,有“种一遍坡收一箩箩”的说法,当地老白姓还未得以解脱贫困,生产生活水平低下。由于社会形态、自然环境及其它诸多历史原因的局限和制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群众生活贫困和文化教育不发达的状况。*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贫困县,*年被国务院列为部级贫困县之一。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后,*再次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县。

自解放以来,*教育历尽风雨,初露曙光。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各项事业取得巨大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紧紧抓住发展的良好契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把经济发展同教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的发展战略。*年,*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年实现“扫盲”目标;*年,全面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实现了教育事业跨越发展。至*年底,全县共有学校校点*所,其中幼儿园*所,小学校点*所,其中完小*所,村小*所,教学点*个;初中*所,高中*所,职业中学*所,教师进修学校*所。全县现有*个班,在校学生*人。其中幼儿教育*个班,*人;小学*个班,*人;其中六年级*人。初中*个班,*人,其中初三*人。高中*个班(含药山中学高中班),*人;其中高三*人。职业中学*个班,*人。

五十多年来,*教育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但由于自然、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现代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教育内部自身的一些因素制约,教育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水平与发达地区甚至相邻县区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处于落后状态。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教育布局分散,点多校少,基础薄弱,效益低下

以*为例,全县现有小学生*人,小学校点*所,而其中设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完小仅*所,乡村完小*所,村小*所,教学点更多达*个;村小、教学点学生占小学生总数的*%左右。教学点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不高,只能进行不规范的四年级以下的教学活动。因而导致了学生流失率增高,巩固率下降。由于布局分散,学校规模偏小,学生不足百人的校点比比皆是,造成教育资源投入的浪费和不合理,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成本效益低下。

(二)“留守儿童”、“三难”问题困扰基础教育发展

“收费难、入学难、巩固难”,一直是困扰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年,国家实施“两免一补”,从根本上解决了“收费难”。但“入学难”和“巩固难”,仍是贫困山区教育发展挥之不去的阴影。*尽管*年完成了“普九”重任,但压力型体制“普九”冲刺带来的后遗症却难于消散。除了背负沉重的“教育债务”,就是入学率不断下降而失学率反弹。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教育新的难点课题,以*为例,全县现有学生*人,其中“留守儿童”竞高达*人(其中小学段*人,初中段*人),近占全县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不但使贫困山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起伏不定,造成“两基”巩固提高任务艰巨;而且给本来就质量不高的山区教育带来新的难点课题,直接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三)教育教学质量较差,教育自身功能贫血

贫困山区的教育历史短,起步晚,底子薄。就*来看,解放前教育尚属“盲区”、空白,因而缺乏必要的人文精神、文化积淀和文明传承。总体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与省外、市内其它县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高中教育,改革开放之初短暂辉煌后便跌入低谷趋于沉寂,近几年虽有上升势头,但高考升学率寥寥,远远无法达及社会的希望和要求。造成全县每年通过各种渠道送往外地读书的初高中生达数百人,而其中大部分都是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如此恶性循环,导致贫困山区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如何实现办学规模效益,赢回失去的生源,仍是贫困山区教育面对的一大课题。

(四)师资结构欠合理,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现有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其中幼儿教育教职工*人,专任教师*人;小学教职工*人,专任教师*人;初中教职工*人,专任教师*人;高中教职工*人,专任教师*人;职业教育教职工*人,专任教师*人;教师进修学校教职工*人,专任教师*人。全县现有代课教师*人,全部从事小学教育。

从目前师资情况来看,中学师资力量薄弱,小学师资不仅数量不足,质量也有待提高。学科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高中数理化、英语等学科师资奇缺。小学教师主要体现在整体素质上,无论师德师风,敬业精神,还是知识修养、业务能力都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

(五)教育投入不足,教学设施欠缺,办学条件差

近年来,随着国家“义教工程”和“普九”的实施,我县的教育投入得到极大加强,乡一级中心校在校舍、设施等硬件上大为改善。但由于校点多,许多村小校舍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木房屋,大多数村小校点危房大量存在并不断增多。再加上“普九”和教育发展,现有寄宿制学校和中学校舍已不能满足学生增长的需要。在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教育现代化方面,因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更是有心无力。

(六)职业教育起步艰难,后续发展乏力

*历来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但由于观念、资金、设备、师资包括学生出路等方面原因,职业教育起步艰难,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促成我县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但由于县域经济水平低下,经济发展科技含量低,以至于全县职业教育至今仍停留在农村扫盲的初级阶段,后续发展乏力。

*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实也代表了西部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共性,其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经济发展水平低是阻碍教育发展的基础原因。

没有相对发达的经济,通常不会有发达的教育。西部贫困山区绝大多数地区处于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出产单一、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极端落后。仅靠有限的财政收入根本无力承担巨大的教育支出,只能依靠国家的有限投入,这不能不说是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另一方面,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贫困,只能维系基本的生活所需,没有多余收入负担子女入学的各种费用,直接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和入学难、巩固难。

其二,思想观念落后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原因。

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作用,贫困山区广大农民、特别是高二半山的少数民族群众,千百年来刀耕火种,结绳记事、与世隔绝。思想封闭、观念落后、再加上大中专就业制度的改革,教育被视为可有可无,甚至看作负担。农民群众普遍认为送子女读书费时又费钱,让孩子受教育耽误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于将来也无多大益处,反正迟早还是要回到大山回到土地。所以宁愿让孩子放猪牧羊,也不愿送子女入学,这已经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

其三,教育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本质原因。

教育与其它上层建筑领域一样,有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就贫困山区教育发展而言,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影响事业前进的问题,首先是教育发展的目标导向、定位出现一定偏差。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农村教育是不能与城市、发达地区教育整齐划一、同等追求的。因此,教育发展的目标导向要体现特色,体现效益。教育定位更要选择面向本地实际,面向本地发展,面向本地需要。其次,办学体系、教育布局的不完善,导致有限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低。再次,教学质量差,极大挫伤了农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教育因此丧失自尊和信任。

三、发展与对策

(一)广泛、持久、深入地宣传教育,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将教育真正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和开创能力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及中央有关教育改革发展决定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科教兴国”、“科教兴县”的认识,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各级党政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将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纳入工作中心和重点,上下齐心,共同努力,逐步形成教育发展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经济,巩固和加强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外部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教育的发展,必需要有强有力的物质经济基础支持,发展县域经济是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贫困山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少,产品竞争力弱,这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也削弱了农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现行教育并不能对农业生产施以直接影响,因此,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产量和竞争力,是发展贫困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资源转化为资本的必然要求,更是增加农民的教育需求,主动送子女入学的关键。同时,发展经济,才能实现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自觉追求教育境界,予教育以支持。

(三)科学地进行学校结构布局调整,盘活现有资源,减少资源结构性浪费,提高资源效率

学校结构布局是县级区域教育发展一个基础性问题。从贫困山区地理环境、生源分布、人口出生率等因素分析,应逐步形成以初中为龙头,乡镇中心校为主体,带动辐射村小的办学格局。首先要办好完小、初中和高中,扩大单位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成本效益。此外,高二半山农民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居住分散,一师一校教学点偏多,要以寄宿制为主要形式,逐步实现集中办学,规模办学。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新的战略取向

随着中国教育整体上已从“以教育事业发展为目标的战略取向”转向“在教育事业发展基础上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战略取向”,贫困山区农村教育也必须以此为战略定向,在战略思想上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质量差一直是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内部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在质量上有所突破,才能保证和促进教育正常有序地发展。首先是建立一支整体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搞好当地的教师培训工作,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贫困山区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请不来“洋专家”,就要千方百计培养适合自身教育实际的“土专家”。特别要重视教师自我提高的指导和管理。还要创新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建立以县城和片区小学为龙头的教育科研基地,带动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通过教育科研,促进质量提高,通过提高质量,换回教育尊严,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五)切实加大对贫困山区教育发展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国家、省实施“义教工程”和“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机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紧缺的困境。但随着教育发展日愈增长的经济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需要国家和省在政策倾向上更加优惠,项目安排上优先考虑,投资比例上重点倾斜,切实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国家应为贫困山区教育立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二是加大税费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三是在各种教育项目上重点支持和支援,增加投入,彻底改善办学条件,增大寄宿制规模,巩固“两基”成果,完成“普九”任务,确保贫困地区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六)教育发展要与移民扶贫和计划生育统筹考虑,同步进行

对那些散居在缺少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生存条件太差的高寒山区农民,迁移至生存条件较好的地区异地安置,让他们的子女集中上学,以降低教育成本,减少教育投入。同时,对他们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往往是越穷的地方生育率越高(越穷越生),而生育率越高就越穷(越生越穷),生育越多,子女受教育的水平就越低。因此,对这些地区,教育的发展要与移民扶贫和计划生育统筹考虑,同步进行。

(七)确立具体明确的目标导向,找准定位,发展符合经济发展、人民需要的多元化教育

贫困地区农村教育长久以来在目标导向及定位上出现偏差,一味追求与潮流接轨,与发达地区平等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模式,其实受种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这种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先天不足,只有极少数升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更多学生则念完初中,念完高中重新又回到农村。而往往这些学生并不能带给农业生产新的,实用的、有益的帮助和改变。于是造成群众办学的积极性降低,不愿送子女入学的尴尬局面。所以,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必须调整原有的目标导向和定位,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的方向。要广开思路,大胆尝试,探索适合贫困山区具体实际的多元化教育体系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之路。要面向农村,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在普通中小学逐步开设实用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推广农业新科技,让学生学会*-*门实用技术,并在初中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使广大农民真正尝到教育的甜头,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对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从而加快实现贫困山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上一篇:动物防疫情况报告 下一篇:教育发展调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