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9 02:02:26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6页。

设计思路:

“毫米、分米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要使学生稳固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就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展开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体验活动”。本节课以厘米为纽带,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对毫米和分米有一个真实准确的体验认识。

教学目标:

1?郾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郾结合具体内容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发现问题

1?郾同学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到我们的课堂参观同学们的学习。看,他还带来了一件宝贝。(多媒体播放,出示字面:看!俺老孙的金箍棒多厉害!它能伸能缩,可以缩短到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2?郾提问:你听出我们学过的知识了吗?(厘米、米)

3?郾学生用手比画1米和1厘米大约有多长。

4?郾质疑:要是金箍棒缩得比1厘米还短,怎样表示它的长度呢?(板书课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是学习的认知起点,也是探索、建构新知识的“支架”。通过复习旧知,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其对新知的学习。用学生熟悉并且喜欢的动画人物孙悟空引入教学,简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能较快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究,注重体验

活动一:认识毫米。

1?郾认一认。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尺子,发现1厘米中间被分成一些小格,1小格就是1毫米。

2?郾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让学生细心数一数,还能发现关于毫米的什么秘密。(认识1厘米里有10个小格,10个1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3?郾量小棒。

老师出示小棒,要求学生先估一估,然后量一量自己的小棒有多长并与估计数进行比较。

4?郾感知1毫米的长度。

(1)(出示一张IC卡)先估计IC卡的厚度是多少,再量一量。

(2)教师示范: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地捏住IC卡,另一只手将IC卡慢慢抽出,看一看留在两个手指中间的缝隙,说明那就是1毫米长。学生试着比、观察。

5?郾说一说。

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适合用毫米做单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子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比一比,动口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的过程中强化表象,建立起清晰牢固的长度概念。】

活动二:认识分米。

1?郾初步认识分米。

(1)(每个小组发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轮流量一量这根小棒的长度。

(2)通过量、说,引出1分米。

(3)思考:分米与厘米有什么关系?(板书:1分米=10厘米)

2?郾感知1分米的长度。

(1)找一找。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说一说从刻度“几”到“几”的长度是1分米。

(2)画一画。用尺子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交换量一量画得是否准确。

(3)量一量。请同学们量一量从你的中指指尖到手掌,哪个位置的长是1分米。

3?郾认识分米和米的关系。

(出示米尺)学生在米尺上找出长度1分米,观察米尺上一共有多少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郾感知几分米。

米尺上从0到20的长度是多少?(用手比划一下2分米有多长。)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2分米?同桌合作,量出从中指的指尖到胳膊肘之间的长度。(大概3分米。)

5?郾观察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可以用分米做单位,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分米?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米的长度,知道用直尺画1分米的线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这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又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估计水平。】

6?郾学会用字母表示长度单位。

(1)复习:米用哪个字母表示?厘米呢?

(2)教师介绍:分米用字母dm表示,毫米用字母mm表示。

(3)学生尝试用字母写等式。〔板书:1cm=10mm,1dm=10cm,1m=10dm

=()cm=()mm〕

三、巩固练习

游戏:看谁的估计本领高。

4人一个小组,先选好要估计的物体,每人都来估计出长度,说出估计结果。然后进行测量,谁估计的结果最接近实际长度,谁就得胜一次,估计5次后进行统计,谁胜出的次数最多,谁的本领就最高。

【设计意图:注重学用结合,突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熟知的物体上感受长度单位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感觉还有哪些不足?你还想对老师说些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

作者单位

昆明市西山区春苑小学

上一篇:表扬是成功之母 下一篇:紧扣中心,引导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