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南京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时间:2022-10-09 12:18:20

浅论南京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摘 要: 本文对南京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了策略性的探讨,指出了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一方面依赖体育产业自身的繁荣,另一方面要借助旅游的平台,并从旅游产品规划、拓展民间体育交流、发展体育用品购物旅游、借助体育赛事的东风等方面探讨产业发展是需要关注的细节。

关键词: 南京 体育旅游产业 概念 发展现状 发展

2008年奥运会掀起了全国人民关注体育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潮。在本地或到异地参与体育盛事及体育健身类活动也逐渐由情感上接受上升到肢体上参与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及旅游事业正在共同发展,关于如何使两种事业得到共赢,使其迅速产业化,并通过体育旅游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话题。

2001年以前,南京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不快、水平较低。“十五”期间,随着南京市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借助“十运会”的东风,南京市体育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是大规模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社会资金对体育健身场馆的投入,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体育活动场所;二是竞技体育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关注和参与体育活动的人迅速增加;三是群众体育的普遍开展,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大大提高。但是,将体育与旅游结合起来发展并形成产业化还是南京体育事业发展的盲区之一。笔者拟对南京市(包括下属各区县)现有的体育旅游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就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点管见。

一、体育旅游及体育旅游产业的概念

根据上世纪70年代AIEST会议所界定的“旅游”的定义,旅游必须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和关系的综合;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不会发生赚钱行为。换言之,假设A先生住在南京奥体中心附近,A先生在奥体中心办了一张储值性的全能活动卡,为了锻炼身体购置了相关的体育器材,同时A先生偶尔也会买票观看在奥体举办的各类赛事活动,那么A先生的行为并不属于旅游行为。

由此可见,体育旅游并非“体育”与“旅游”两种概念的简单结合。近年来,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研究有所拓展,但是关于体育旅游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晰。部分研究对体育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分不够,认为“体育旅游是游客借助各种自然资源并通过旅游而获得心理满足和身体健康的活动”;一些研究对体育旅游与旅游者参与的体育活动的区分不够,认为“体育旅游是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由此可见,体育旅游是人们以参与和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即以此类活动或其构成要件为消费品的产业。笔者认为,像上述A先生这样的城市居民群体,他们对健康的投资活动虽然不在体育旅游研究的范畴之内,但是作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在分析产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进行单独的分析。

二、南京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体育产业可分为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用品生产、体育用品销售、体育赛事表演市场等方面。南京市的体育产业在“十五”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南京市“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做大体育产业的任务,南京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也将体育健身业列入了重点发展行业。一方面,早在2003年,南京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是年,南京体育产业增加值已达11.2亿元,占该市当年GDP的0.71%。南京市人民的生活也开始进入消费结构剧变期,居民在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享受性消费支出比重日益增加。

需要看到的是,体育产业并不等同于体育旅游产业。严格意义上说,南京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体育旅游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南京市民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加及体育用品生产规模与销售市场的扩大,更需要依托南京的体育资源,吸引外地人到南京消费,同时吸引本地人参与体育消费活动。

三、如何促进南京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如何将体育与旅游相互结合,如何促进南京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消费群体的确定

有资料提示,改革开放至今,南京市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少年儿童比重逐步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增加,老年人口呈上升趋势。根据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少年儿童(0―14岁)占南京常住人口的11.58%,15―59岁的群体占总人口的74.04%,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14.38%。此类现象在国内各大城市均有体现。市场经济学告诉我们,产品的设计必须针对一定的市场需求。结合各类群体的消费实力以及消费习惯,我们可以将体育旅游产品所针对的群体设定为3个大层次:少儿群体、中青年群体、老年人群体,重点为中青年群体。

2.产品的设计

就南京而言,爬紫金山已经成为很多南京市民及周边民众愿意而且经常参与的活动。但是,单纯的爬山活动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可见,发展体育旅游事业,关键在于将体育活动市场化,这个市场化的平台便是旅游活动。由于每一类体育活动能够吸引的群体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团队体育旅游活动是我们在发展体育旅游事业时应关注的重点。我们设计产品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全国其他地方有此爱好的群体到南京来参加体育旅游活动。

第一,将体育活动纳入旅游产品的规划中。南京主城区的传统旅游项目已经趋于成熟。如钟山风景区,除了日常观光与文化旅游及城市居民的锻炼之外,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空间有限,只适合少数个体体育旅游爱好者进行活动。但是南京郊县的旅游规划和旅游产品设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些旅游景区大多打出“农业乡村”、“生态”、“美食”等招牌。笔者认为,南京郊县地区温泉、山体、水资源相对充足,可以在适当的景区,利用场地开展赛车、越野、攀岩、游泳等活动。

第二,将新兴科技、网络娱乐方式与体育活动相结合。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娱乐习惯有所改变。把网路娱乐方式搬到现实生活中意味着每一个网络娱乐的使用者都是体育活动的潜在客户。如常州恐龙园中将CS游戏仿真化的体育娱乐性项目,它的成功对于体育活动的拓展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第三,避免低档次的复制性产品。海南的体育旅游项目颇具特色,如潜海、帆船、冲浪等。笔者在去山东某地旅游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类似的体育活动,但是产品品质和效果和海南相去甚远。可见,体育活动的复制需要尊重风土民情和当地特色。

第四,拓展民间体育交流。当一个地区的体育活动和周边的体育活动没有较大差距的时候,应该寻找之间的共同点,即引发某一体育活动群体对某类体育活动的共鸣。如空竹运动,此项活动能够强身健体,民间艺人将其艺术化之后其便不断登上舞台。倘若以空竹活动做为切入点,必将吸引南京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甚至全国的空竹爱好者。山东“潍坊风筝节”便是典型。但是,此类活动大多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整体包装。

就南京而言,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很好的资源。有资料显示,南京有包括世界“四大天王”之一杨阳在内的7个羽毛球世界冠军,有部级羽毛球学校和一批知名教练,有与国内羽毛球界良好的关系;有遍布城市的大小羽毛球馆和广泛的羽毛球爱好者,有包括亚狮龙、胜利、羽翔等知名企业在内的十多家羽毛球生产厂家。南京市体育局也有意将“南京羽毛球”打造成城市体育名片。

第五,依托体育用品生产和销售,开展体育用品购物旅游。购物活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毋需赘述,香港、上海等城市的购物旅游即为实证。南京有良好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还有很多的体育用品集中购买区,如五台山体育场、进香河路、南京市内各大综合性商场等。结合产地优势,依托体育用品的零售业发展体育旅游事业不失为一种策略。

第六,借重大体育赛事的东风。北京奥运会带给北京的综合效益有目共睹,南京体育事业发展也得益于“十运会”的东风相助。如南京奥体中心场馆的建设,不仅成为南京市民日常锻炼的佳处,还带动了河西片区的经济腾飞。可见,依托重大体育赛事,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和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四、结语

南京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体育产业自身的繁荣,另一方面需要借助旅游活动和重大体育赛事的平台创造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从根本上需要政府的支持,即从城市规划中预留出体育旅游产品的空间,并进行集中推介与宣传。此外,还需要完善体育事业的管理机制,并处理好体育主管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的利益关系,抛开部门小利,多方协作、立足城市经济的总体发展才能达到共赢。2008年6月,南京市政府转发了体育局《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体育强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具体包括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全面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体育科研和宣传教育水平、加快体育强区(县)建设步伐、加强体育强市建设组织实施力度等方面。我们可以坚信,南京的体育事业和体育旅游必然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体育局.《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意见》的通知,2008,(6).

[2]陈爱宣.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合作与保障[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吴登峰.对我国体育节事旅游发展趋势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10)(上旬刊).

[4]肖桃芳,赵金岭:北京奥运会旅游的理性思考――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J].企业经济,2006,(7).

[5]曹兴国,曹丹.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旅游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12)(上旬刊).

[6]石岩,舒宗礼,夏贵霞.近十年来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现状综述与展望体育文化导刊,2007,(4).

[7]仇建生,汤建文.南通体育文化现象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论杜郎口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凸显的问题